新華社瀋陽12月10日電題:新官要“理舊賬”更要“買舊賬”

新華社記者徐揚

近日遼寧省委領導在一次座談會上說,新官不僅要“理舊賬”更要“買舊賬”。意思是說:面對歷史遺留問題,不僅要管,還要管到底、解決好。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地方“新官不理舊賬”的問題較爲突出。有的新官認爲自己的事情還沒幹,就要管前任的事,管好了是給前任貼金,管不好是給自己添堵,於是“舊賬”變“呆賬”、成“壞賬”,越來越難解決。這樣的事情多了,久而久之,羣衆的心寒了,企業的信心涼了,黨政部門的公信力怎能不受折損?

好乾部要敢於擔當責任,勇於直面矛盾,善於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新官不僅要“理舊賬”,還要“買舊賬”。“理”是直面不迴避,“買”是解決不拖延。光“理”不“買”,乾打雷不下雨,賬沒有銷;既“理”又“買”,真抓實幹,銷賬又消氣。記者調研時發現,有的新官來了確實理舊賬,但會開了幾輪,調研去了幾次,事情原委和是非責任理清了,但怎麼辦誰來辦遲遲沒下文。這就是光“理”不“買”,羣衆和企業依然缺乏獲得感。

“舊賬”如何買?有的新官面對陳年舊賬,敢於介入又量力而行,能啃下一點是一點,爲問題最終解決不斷夯基壘臺;有的新官面對歷史遺留問題,抓住主要矛盾,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以前辦錯了就大膽糾正切實改進。由此可見,事業就像接力賽,一棒接着一棒跑,每一棒都要全力以赴,不能甩給下一棒。“買舊賬”要祛除“擊鼓傳花”的心態,樹立“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一任接着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處理好舊賬,更不能再添新賬。

從“理”到“買”,一字之變,倡導的是幹部擔當的精神,看重的是處理和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樹立的是黨委政府的誠信。當前,全面深化改革正向深水區挺進,新老問題交織在一起,全是難啃的“硬骨頭”。唯有不避艱險,不畏風雨,扛起肩上的責任,才能把我們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