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小学师生参加第三届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精准扶贫,爱心助学”夏令营活动。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组织下乡义诊活动。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优秀青年员工支教授课。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发起的致富带头人生态养殖项目。

7月18日,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行史纪念馆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客人——他们是来自深圳中行精准帮扶对口地区广东河源市桂林村桂林小学、潭头小学的小朋友,以及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艾尔木东乡阿亚克艾尔木东村、努开村小学的师生,他们一同受邀前来参加第三届中国银行精准扶贫爱心助学夏令营。

夏令营的小朋友参观了深圳海洋馆、世界之窗、野生动物园,第一次近距离与海洋生物接触,第一次探访书本中描绘的世界名胜,第一次体验到了动物世界的神奇……

自精准扶贫桂林村以来,深圳中行已连续3年举办扶贫爱心助学夏令营,这只是深圳中行在桂林村推出的创新扶贫措施中的一项。

自2016年与河源市江东新区临江镇桂林村启动扶贫工作以来,深圳中行上下联动,夯实根基重实效,一切从利民惠民出发,积极履行国有大行的社会责任。从派驻工作队进村,到全员参与献爱心,各项扶贫措施有序推进。引进工业、商业等项目,切实提高困难户收入、提供务工机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创新扶贫、捐资助学、一对一帮扶、金融“造血”等多种形式,确保精准扶贫工作稳步有序开展。桂林村被评为对口帮扶工作示范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深圳中行于2016年及2017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扶贫工作优秀单位。

撰文:谭冰梅

1 高度重视

加强统筹规划,举全行之力精准扶贫“桂林村共有贫困户60户、185人。其中一般户35户134人,低保户15户40人,五保户10户11人,无劳动能力户14户17人。”深圳中行进驻桂林村的扶贫工作队队长卢亦洪,虽然履职不到2个月,却对桂林村的情况了如指掌。

黑色T恤因为天气太热而湿透,鞋子沾满泥土,一张黢黑的脸,说起桂林村的贫困户非常熟络……如果不介绍他的身份,很容易把他当成当地的一个村干部,而不是深圳中行一个网点的行长。

深圳中行党委对精准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坚持和发挥党组织对扶贫工作的核心领导作用。一方面成立由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宁效云牵头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落实帮扶责任人制度,精心制定扶贫开发工作三年规划。

根据桂林村的实际,深圳中行因地制宜,对症下药,采取“一户一策”,全面制定了到户脱贫三年扶贫规划,启动具有桂林村特色的精准扶贫“五个一批”战略——通过产业扶贫稳定脱贫一批、一户一策勤劳致富一批、致富带头人带动一批、政策兜底帮助一批、教育帮扶重点扶持一批。

帮扶期间,宁效云行长多次前往桂林村开展调研考察,现场协调解决问题。辖内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定期到桂林村访民情、送温暖,让广大贫困户、村民真切感受到来自深圳中行6000名员工真情实意的帮扶。

截至2018年6月,该行共筹集资金572万元用于对口帮扶。“我们认真落实扶贫工作精神,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该行进驻桂林村的扶贫工作队前队长唐旭介绍,两年来,深圳中行已将桂林村作为“党团共建基地”和“青年员工教育培训基地”。

“通过金融知识下乡、互联网培训、支教助学等不同形式的共建,以党建促扶贫。”唐旭说。两年来,该行通过精准帮扶超额完成减贫任务。

2 百年树人

不遗余力开展教育扶贫

去年1月,深圳中行联合重点客户在桂林小学的精准扶贫项目——桂林小学标准灯光篮球场竣工并投入使用,球场耗资20万元,是目前河源市最高标准的灯光篮球场。教学楼配备了全新的课桌椅,并捐赠6套投影仪和4套音响设备。

这只是深圳中行教育扶贫过程中众多案例中的一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该行不遗余力开展教育扶贫,通过教育扶贫阻断贫困基因的代际传递。

2018年深圳中行拨款15万元专项用于桂林小学硬件设施的建设,还帮助桂林小学设计了“勤奋博学阳光向善”的校训和校徽,牵头进行校园规划,援建小学图书馆。

小树(化名)是该校三年级的学生,她的父母都远在外地打工,每天跟着爷爷奶奶。小树爱读书,他说,“自从有了图书馆,我和同学们每天中午都早早来到学校,书架上每年都会新添好多书,我最爱看侦探书了!”

如今,学校的图书馆窗明几净,各类图书琳琅满目;学校的教师办公室也已改造成现代化的办公室,老师们谈起工作条件的改善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白天孩子们可以尽情在篮球场上运动,晚上,球场对村民开放,不少村民来到灯光球场打球运动……

在援建桂林小学硬件设施的同时,深圳中行不忘提升其学校的软实力。该行启动了中国银行爱心课堂支教活动,从2017年11月份起每月选派5名优秀青年员工到桂林小学支教授课,开设舞蹈、音乐、篮球、美术、英语5门课程,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我们每个月最期待的就是中行的哥哥姐姐们来给我们上课,他们给我们上课特别有趣,每次还给我们带巧克力来,只要我们的问题回答对了,就奖励巧克力。他们走的时候,我们都不舍得。”小学三年级的小玲(化名)说。

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每年暑假的夏令营活动,帮扶村的贫困户学生来到深圳,游览深圳的动物园、世界之窗、海洋馆,与深圳的孩子们一起交流,在活动中增学识、长见识、开眼界、立志向。

为了增强孩子们的体格,从2017年秋季开学起,深圳中行为桂林村2所小学师生共计257人每人每天免费供应1瓶牛奶,提升师生身体素质。

深圳中行还积极促成桂林小学与深圳市重点小学——深圳小学的两校共建帮扶,成立并启动“中国银行奖教助学”基金。2017年度对桂林村高考学子和桂林、潭头小学优秀教师共计14人奖励4.6万元。

“我们去深圳小学参观和培训,接触到不少先进的教育理念,感触还是蛮大的。”桂林小学的校长介绍,桂林小学一共就十几个老师,一直以来,他们一个老师身兼数职,往往要同时教语文、数学、英语,有时还要教体育,而且要教好几个年级,工作压力大。“能去深圳学习交流,也给我们的教师队伍打开了眼界。”

从教学条件到孩子的学习机会,从硬件到软件,深圳中行都在不断加强扶持力度:通过整合社会教育资源、资金补助、制定激励机制等方式帮助贫困家庭子女获得教育,用知识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将来才可能用智慧创造财富。

3 授人以渔

产业帮扶助贫困群众“造血”

汽车开进一个小山丘,山上竹林凉风习习,竹林里是成群结队的走地鸡。养殖场的主人刘成(化名)一边给鸡喂养谷米饲料,一边介绍生态养殖项目。

在桂林村有一处260亩的竹林,刘成是竹林的承包者。深圳中行在桂林村发起致富带头人生态养殖项目,刘成作为党员承包了一个生态养鸡项目,鸡就养在竹林里。如今,刘成已是桂林村的致富带头人。

这是深圳中行的一个资产扶贫项目,该行投资30万元入股给刘成这样的党员致富带头人,刘成凭借多年的经验进行生态养殖,收成按照固定收益率16.6%,每年分两期分配20万元给全部贫困户,每年每户可分配1000元以上。

“这个养鸡项目完全是生态养殖,按半年成熟一只鸡的节奏进行养殖,真正的走地鸡,中行帮我们销售,市场很认可。2017年已实现盈利,贫困户人均分配1060元。”刘成介绍说。

“授人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我们在为对口帮扶的桂林村贫困户解决燃眉之急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为村民消除贫困的治本之路。三年扶贫攻坚战,不仅是对村民当下的救助,更要为困难群众打通致富之路。”宁效云行长表示,“我们既要保质保量完成好精准扶贫任务,更要帮助贫困群众"造血"。”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对资金的管理和运用具备专业优势。在桂林村,深圳中行将金融机构的专业优势充分发挥。“项目投资分红”是深圳中行在桂林村尝试的一种新的扶贫方式,通过杠杆的金融造血功能,让扶贫资金实现“钱生钱”,让扶贫款可以维持相对稳定的运转。

深圳中行还投资150万元参加江东新区财政兜底的产业园项目(贫困户),全村168名贫困户6年每年每人可分红4000元,实现了“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此外,还投资50万元参加江东新区财政兜底的产业园项目(村集体),村集体20年每年可分红7.5万元。

为了鼓励贫困户购买生产资料(牛、鸡、鸭等)发展生产,激发他们勤劳致富,深圳中行又发起“一户一策”勤劳致富发展生产项目,给贫困户人均1000元的补贴标准,让他们产生“我要脱贫”的内生动力。

为解决贫困户发展投入不足、资金瓶颈等问题,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深圳中行与河源市农商行合作,帮助桂林村10户有劳动能力和自主发展愿望的贫困户获得由政府财政贴息的1万元小额金融贷款,用于发展家庭种养业等生产经营创收项目,让金融“活水”浇灌精准扶贫之地。

为了带动村民的就业,深圳中行通过联系金霸食品厂、美晨科技公司等推荐就业或自主就近务工,促进桂林村32户贫困户家庭成员稳定就业。

深圳中行深入推进产业扶贫的模式取得显著成效。该行在精准扶贫工作上的用心投入,得到了当地老百姓和市、区、镇各级政府的一致好评,树立了积极担当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

4 惠民利民

夯实根基重实效

黄大同(化名)欢欢喜喜将我们迎进了他的新家。这处新房位于树林的环绕中,两居室一厅一卫生间,面积约100平方米,地板砖还有美丽的花纹,房间里的落地空调吹着冷风,给炎热的夏季带来丝丝清凉。

谈起过去,黄大同不胜感慨。他因为家里子女多,几个读高中的小孩花费大,父亲又多病,家里经济窘迫,以至于时不时要向亲朋好友借钱度日。当时,他一家人住在铁皮屋里,冬冷夏热。

后来,中行的扶贫工作组来了,帮黄大同修建了新家。“过去我们一家人住在铁皮屋里,台风来的时候,都担心房子会垮,房檐会被吹翻。现在在中行的帮助下,我们一家住进了新房,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黄大同介绍说,过去家里只有他一个人工作几张嘴吃饭,如今,两个孩子读完高中了,中行还帮忙介绍去村里的面粉厂工作,妻子后来也上班了,家里一下多了好几份收入,家里的经济情况也好转了。黄大同对中行扶贫工作组为自己生活带来的改变无限感激。问起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有什么感受,他毫不犹豫地说了四个字“安心、幸福”,从他的笑脸上可以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幸福。

该行共投入14万元(每户补助1万元)完成共计14户的危房改造任务,桂林村全部危房户都住上了新房。其中7户五保户、低保户由工作队联系工程队集中建设,通水通电具备入住条件,实现了“交钥匙”工程,解决了无劳力建房户的后顾之忧。

除了给贫困户修房子,深圳中行还不忘节日慰问。2016—2017年,该行共筹集慰问及活动资金41.3万元,开展各项帮扶活动。该行党委书记、行长宁效云,纪委书记蒙震每次到村调研指导都要走访慰问贫困户。各帮扶单位负责人和支行党委也认真履行帮扶责任,多次率队到村到户慰问贫困户,将温暖逐一送到困难群众家中。

该行为了解决村民的“出行难”问题,投资87万元修建4条自然村村(巷)道。如今,这几条路不再泥泞和凹凸不平,下雨天的时候,孩子和老人再也不会摔倒。路的两旁是成片的果树,飘着荔枝和龙眼的果香,也为行人送去一片清凉。

村里的有机农产品很多,走地鸡、有机鸡蛋、有机蔬菜、有机瓜果……一到产季,却往往因为缺乏销售渠道烂在地里和树上。如何帮助村民把这些农产品销售到外地去?

答案是为村民搭建一个互联网电商平台。深圳中行成立了桂林村农副产品微店孵化基地,采用“互联网+农业”的创新扶贫模式,充分利用该行员工食堂平台(已开通10家管辖支行),将传统农产品销售与互联网电商结合,为贫困户增收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

截至目前,利用互联网平台共在中国银行系统销售各类农副产品超过300万元,利润达45万元。主要产品有桂林土鸡、桂林土鸭、桂林土鸡蛋等畜产品;桂林金霸系列米粉、桂林竹笋干、桂林红瓜子、桂林花生、红薯干等农产品;荔枝、龙眼、火龙果、猕猴桃等时令水果。按照原定分红方案,收益覆盖全体贫困户,每年人均可分红1000元以上。

针对村民医疗资源匮乏的现状,该行精准施策医疗扶贫,连续两年组织深圳市大型三甲医院心内科、内分泌科、脑外科、中医科、针灸科科主任(专家)带队前往桂林村开展“送医送药下乡义诊”活动,共惠及贫困户和村民400人,深受村民称赞。

“在精准扶贫项目上,我们夯实了根基,所有的帮扶最后都是看重实效,一切从利民惠民出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今后,深圳中行将不遗余力继续加大帮扶力度,举全行之力,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神,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宁效云行长这样总结。

作者:南方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