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計”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聽說過,諸葛亮當年在兵力遠不如敵軍的情況下,就是採用空城計成功地嚇退了司馬懿,這個計策的核心思想,可以用《孫子兵法》裏的一句話來解釋,“實則虛之,虛則實之”,也就是將自己虛弱的實力給隱藏起來,而將強大的一面展示給對方。
如果我們真正領略到了這裏面的核心思想,就能夠發現其實空城計這個策略,在很多時候都可以運用,甚至都不需要有一座城都可以,比如說唐末五代時期的名將符存審,他就非常地唱過一出“空城計”,不過他的空城並非是將城池給擺出空的狀態,具體情況究竟如何呢?我們接着往下看。
符存審出生於862年,從小就非常的豪爽大氣,尤其熱愛跟人談論軍事兵法方面的知識,雖然在鄉下生活,但是一開口就是“天下、國家、時代、趨勢、英雄”之類的大詞彙,而且由於他確實具備有過人的本領,所以鄉親們也相當信服他,在他麾下聚起了一支小股武裝。
後來符存審認定這麼發展下去沒有前途,於是給自己找了個老闆,一開始是光州刺史李罕之,成爲了其心腹愛將,並且給他立下了許許多多的功勞,後來發現這個人格局太小,於是又跳槽去投奔了河陽節度使諸葛爽,然而沒多久諸葛爽就掛掉了,其兒子不能服衆。
符存審在無奈之下只得另找新老闆,又去投奔了河東節度使晉王李克用,這次他終於受到了足夠的重用,迎來了非常光明的前途,迅速成爲了統領義兒軍的將領,開始獨自領軍征戰沙場,並且憑藉着自己的才華而多次積攢下來了很多的功勳,職位也不停在上升。
到天祐九年(912年)的時候,符存審已經接替了李克用長子李存勖的河東節度使職位,同時還擔任着蕃漢馬步副總管的軍職,鎮守趙州,而梁太祖朱溫也在這一年率領大軍前來攻打鄰近的蓚縣,符存審迅速地率領大軍前去救援,將軍隊屯紮在下博橋這個地方。
只是當時的朱溫是傾巢而出,符存審以自己的一鎮之兵前去抗衡,從正面實力來看那是遠遠不及的,很多的士兵都因此而有畏戰情緒,而符存審面對這種情況卻表現得非常鎮定自若,他首先在佔據了戰略上的有利位置以後,偷襲了敵軍的馬營,俘虜了600多人。
儘管開戰小勝,符存審麾下士兵依然有所膽怯,都來問他敵軍實力太強怎麼辦?身爲將軍的符存審微笑,說只要在殺俘虜時故意放走幾個就可以了,下屬依計而行,這些逃回去的俘虜爲了掩飾自己的失敗,回去以後紛紛表示說符存審已經率領大軍前來進攻自己了,弄得朱溫大軍人心惶惶。
符存審略施小計,便成功地達到了“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的戰略目的,可以說是唱了一出不着痕跡的空城計,趁着敵軍士氣低落的時候,他率領600騎兵趁着夜色衝入敵軍一陣衝殺,敵軍誤以爲大隊人馬來襲,於是紛紛潰逃大敗虧輸,符存審就此獲全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