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此时形式不允许福临改立董鄂妃为皇后,因为蒙古女人失去后宫主位,满蒙关系势必受到影响,大清帝国的立国之基将被撼动,所以孝庄毫不犹豫地在立后一事上压制儿子。为确保这种关系代代相传,维护自己家的特殊地位,福临继位不久,孝庄就册立自己的侄女、蒙古科尔沁贝勒吴克善的女儿博尔吉特氏为皇后。

多尔衮虽然同意立福临为帝,但对于皇位,他仍然心存向往。虽然此时他任摄政王,实权又打鱼济尔哈朗,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把控着大清的军政大权,但毕竟与亲自当皇帝不同。
多尔衮的权利欲望不断膨胀,借摄政王之权开始在朝廷中不断排除异己,顺治帝也因此成了傀儡。顺治帝的长兄即肃亲王豪格在1644年,即顺治元年就被罗织罪名,废为庶人,囚禁致死,其福晋被多尔衮收入王府。与他同居辅政王之位的济尔哈朗,尽管一早就拱手将权力让出,知趣地壁居家中,但终因附依过豪格而于1647年被免职,第二年又降为郡王。多尔衮当时唯一与皇帝不同的,只是一个头衔而已。
孝庄太后此时也看出如果任由多尔衮发展下去,迟早造成大患。对于多尔衮的步步紧逼,孝庄首先采取的是隐忍、退让、委曲求全的态度。她一方面给予多尔衮更多的赏赐以及言语安抚,积极地拉拢多尔衮,尽一切可能让他放松警惕,以解除福临和大清王朝的危机。后来顺治改称多尔衮“皇父摄政王”,更表现出孝庄的勇气和魄力。另一方面,孝庄自己也积极地辅佐儿子管理朝政。她进行了一系列的政事安排,而且积极支持满汉并用。他清楚地看到,在这个以汉人为主的江山面前,如果只用清人而放弃汉人就不可能真正治理天下的。
顺治七年(1650年),如日中天的多尔衮突然患病而亡,被迫封为“诚敬义皇帝”,用皇帝丧仪。不管多尔衮因何而死,但顺治帝至此终于拿回了原本就属于自己的权利。多尔衮病亡不到两月,有人告发他早就心存篡位之图谋,顺治帝顺水推舟,朝廷宣布多尔衮“谋篡大位”等种种罪状,下令抄其家并废除其一切荣衔,削爵毁墓并撤去太庙牌位,此外还清洗了多尔衮一干党羽。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反清复明”的声音从没有停止,动乱时时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清政权你。为笼络汉人,孝庄太后大力拉拢汉人臣子,与吴三桂联姻,封平南王,孔有德女儿为郡主,等等。同时,孝庄太后非常重视百姓疾苦,从不徇私,又能严惩贪官,减免百姓赋税,尽心尽力推进国家的发展。虽然此时的清政权并非固若磐石,但至少良性发展着。
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位时定下满蒙联姻的既定国,策鉴于蒙古八旗在清政权建立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蒙古王公在清廷政治生活中分量极重。为确保这种关系代代相传,维护自己家的特殊地位,福临继位不久,孝庄就册立自己的侄女、蒙古科尔沁贝勒吴克善的女儿博尔吉特氏为皇后。
帝王的婚姻自古以来便带有政治色彩,但是福临偏偏是个性情中人,喜欢以自己的喜好对待自己的皇后。皇后博尔吉特氏虽然聪明、漂亮,但生活奢侈,而且嫉妒心极强,福临对此不能容忍,没过多久就坚决要求另立皇后。而对大臣的屡次谏阻,他仍然坚持己见,毫不退让。孝庄见儿子这里实在没有回转余地,只好降皇后为静妃,改居侧宫。为了消除随之而来的消极政治影响,孝庄又选择蒙古科尔沁多罗多贝勒侄女博尔济吉特氏进宫为妃,但福临对这位来自草原的漂亮姑娘同样不感兴趣。
福临最喜欢的是董鄂妃,对她的感情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此时形式不允许福临改立董鄂妃为皇后,因为蒙古女人失去后宫主位,满蒙关系势必受到影响,大清帝国的立国之基将被撼动,所以孝庄毫不犹豫地在立后一事上压制儿子。这种微妙紧张的母子婆媳关系持续了五六年,幸而多年的政治经验和坚毅的性格令孝庄始终维持着一种平衡,清政权才不致因后宫的倾轧而发生动摇。
顺治十四年(1657年)的十月,董鄂氏产下一子,4个月后不幸夭折,董鄂氏因此抑郁成疾,宫廷矛盾斗争带来的精神负担又使她更加虚损赢弱,3年后哦董鄂氏即病逝。顺治帝遭此打击也精神颓丧,未出半年便患天花而逝,年仅二十四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