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本來是少數民族,憑藉強大的軍事力量,入主中原奪取政權的。清朝統治者自己萬萬沒想到,他也會面臨和漢族同樣的情況,被少數民族力量威脅。而且這股少數民族反叛勢力非常強大,很難對付,清朝歷經幾代統治者,足足花費100年的時候,才把這個勢力給徹底打敗。

讓清朝如此頭疼的少數民族政權就是準噶爾汗國。在清朝還沒有注意到準噶爾的時候,它默默地壯大自己的勢力,向周邊國家開戰,吞併土地,擴張疆土,成了中亞地區的霸主。

清朝初期,準噶爾的首領是噶爾丹,這也是個傳奇人物,在他的領導下,準噶爾成了清朝最大的威脅。康熙皇帝三度親自帶兵出征,才把噶爾丹打敗,而且噶爾丹是在絕望之中自殺的,如果他能忍辱負重,萬一能夠東山再起也不好說呢。

有人研究當時的地圖,發現一個問題,對於準噶爾汗國來說,它西邊的小國明顯更好對付一點,柿子都要挑軟的捏,爲什麼噶爾丹偏偏反其道而行,要冒犯強大的清朝呢?這其中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

康熙皇帝曾經就噶爾丹設立汗號的事情駁斥過他,這讓噶爾丹懷恨在心。表面上看,這只是名稱的問題,但進一步想,康熙皇帝的行爲無疑是表示要強壓準噶爾一頭,想明示自己的主導地位。而且方式還這麼強硬,噶爾丹哪能服氣。這是主觀原因。

客觀原因就是,準噶爾要想向西邊擴張,其實更加困難。這不是說那些西邊的小國有多麼強大,而是因爲噶爾丹還沒有控制住西邊的關口,沙俄帝國又對他虎視眈眈,清朝也提防着他,要是出兵往西擴張,也許老家都會被端了。

而且清朝地大物博,無論是居住條件,還是土壤氣候都是極佳的,在種種原因考慮之下,清朝無疑是最好的下手對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