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的”任性“就是想得到”自由“的渴望,他把自已早就想沾大兒子光,去趟美國就是想在曾經的老同事面前”炫耀“一下,哪怕是到美國過得非常”卑微“,什麼都聽不懂,可能生活也不適應,可這是能滿足他虛榮心的特別讓自已有面子的事情,就如他聽到大兒子同意後,立馬就請客,開始奢侈一點地花錢買新衣服,在這方面,應該是在老伴活着的時候從未有過的”揚眉吐氣“一次。劇中因爲大兒子家庭經濟狀況沒能接受蘇大強出國的“虛榮”,結果他的雖然找了一些藉口對老同事美國也沒什麼好的,他的不滿自然就會留在心裏,再加上大兒子本來就是通過勸或者忍的方式來哄他,管他,所以蘇明哲的日子就過得內外交加。

《都挺好》中,圍繞着蘇大強的“養老”問題,做爲觀衆的我們,實在是看到他不是一般地能“作”。可是如果把自已身臨其境地想一想,他的“作”也不無道理。這就給當子女的以及社會的社區工作提出瞭解決問題如何以老人的真實“感受”爲中心,並且如何引導他依然保留住曾經生活中的獨立技能,而非僅限於“被動”養老的境地。

蘇大強把子女們折騰的夠嗆,但他還是很難得到自已想要的“自由”。當他真正有“自由”的時候,還和保姆有了“一腿”。這在現實生活中其實真還不少見。一個老男人沒有老伴,還想找個伴的願望要比女人老了以後的願望更強大些。雖然常常說要讓子女常回家看看,陪伴在身邊,只爲“養老”,實現起來的確是件不容易的事。

人在每個年齡階段的職業發展與對自已家庭生活的關照,養育孩子不能缺位等最現實的問題都是社會倡導的。如果再承擔起身體健康老人的天天陪伴責任,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蘇大強的養老問題,其實是對一個健康老人的養老問題。

按照心理發展,人生進入”老人“階段,是65歲以後,由於社會發展,經濟衛生保健工作日益提升,即使65歲也是”年輕的老人“,蘇大強身體倍棒,他爲什麼”作“?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想要”自由“,正如他自已說的:被老伴嚴格管理一輩子。他的”任性“就是想得到”自由“的渴望,他把自已早就想沾大兒子光,去趟美國就是想在曾經的老同事面前”炫耀“一下,哪怕是到美國過得非常”卑微“,什麼都聽不懂,可能生活也不適應,可這是能滿足他虛榮心的特別讓自已有面子的事情,就如他聽到大兒子同意後,立馬就請客,開始奢侈一點地花錢買新衣服,在這方面,應該是在老伴活着的時候從未有過的”揚眉吐氣“一次。他後來一系列的需要得到到滿足,他”作“的花樣就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不考慮子女的生活,因爲子女把他當成“管理”的對象時,他依然沒有得到想要的“自由”,既然被“養老”,他就越來越讓自已變“小”,他想自已決定,想讓自已成爲一“成人”,路基本上行不通。

如果說他不想在老宅子住,是害怕,其實也不完全是“謊話”,是一種條件反射性的自我反應。因爲在這裏,他的自由度都是發揮不出來的。雖然可以說他想要的“自由”也可能中靠譜,但嘗試性的是不是靠譜的機會都沒有,所以他說的“害怕”可能會有一半的真實,另一半是內心的真實渴望,再說,老宅子的左鄰右舍對他了解的比較透徹,沒有什麼可以能夠“虛榮”起來的“自傲”。他知道自已有“自傲”的資本,其實都是源於自已家孩子的成功。當初,老大蘇明哲出國,在鄰居們眼裏那是相當光宗耀祖的事情,多年以後,人們都會想再光宗耀祖又能怎樣?你也沒去過美國,特別是老同事老聶的女兒出國後,老聶早就出國玩了一圈回來的了,他當然更想出國去兒子家,兒子和女兒在他們這輩子人的觀念裏是不同的,兒子是自已家的根,蘇大強的願望真得是可以理解的。劇中因爲大兒子家庭經濟狀況沒能接受蘇大強出國的“虛榮”,結果他的雖然找了一些藉口對老同事美國也沒什麼好的,他的不滿自然就會留在心裏,再加上大兒子本來就是通過勸或者忍的方式來哄他,管他,所以蘇明哲的日子就過得內外交加。

如果說蘇大強真得出國玩了一圈,大家想想他會怎麼樣呢?大兒子家暫時的經濟困難,如果二兒子多給他點錢,滿足蘇大強的願望,當他載譽而歸時,他就可以很長時間在老同事面前的”炫耀“而心情大好。他們家裏人就看不得因”虛榮“而帶來的好心情。可能就不會因沒人管,喫外賣,躲着喫,不講衛生的喫,喫壞肚子等一系列事情就可能很少發生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