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時候有讀者可能要提出質疑了:“軍統三劍客”進入決賽圈理所應當,因爲他們喫的就是這碗飯,李仙洲、康澤、鄭庭笈怎麼會是格鬥高手。如果把二十個人的履歷都介紹出來,那這篇文章就太長了,所以咱們直接選取能進入決賽圈的六個人來重點介紹:李仙洲、康澤、鄭庭笈、沈醉、周養浩、徐遠舉。

細看真實的歷史,再結合電視劇《特赦1959》,我們就會發現:這些有名有姓出場時間較多的戰犯,其中不乏格鬥高手。
陳瑞章、葉立三、蔡守元、劉安國都是集多人經歷、特點於一身的融合體,可以用歷史眼光去探尋,但卻不能評說他們是否擅長實戰格鬥。所以我們要評選“功德林格鬥高手”,就必須把他們剔除,那麼按照真實的歷史來列一個《特赦1959》戰犯格鬥排行榜,誰能進前三甲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聊的話題。

《特赦1959》演得真實、深沉、厚重、大氣,所以越懂歷史的人越喜歡看《特赦》,胸懷越寬廣的人越喜歡看《特赦》,越有大局觀的人越喜歡看《特赦》:功德林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也是風雲人物匯聚的大舞臺。如果在這個舞臺上舉辦一場無差別無限制綜合格鬥大賽,也一定會十分精彩,但是細看之下我們就會發現:沈醉周養浩徐遠舉可能連前三名都進不去。
言歸正傳,咱們還是先公佈參賽選手名單,能進入這個選手名單的,要符合兩個條件:第一、在電視劇中戲份較足,第二、在歷史中真實存在。這樣我們就可以把名單精簡到二十人了:第一批特赦的杜聿明、王耀武、曾擴情、鄭庭芨、宋希濂、楊伯濤、陳長捷、邱行湘、周振強、盧浚泉等十人;“軍統三劍客”沈醉、周養浩、徐遠舉;另外還有黃維、康澤、李仙洲、廖耀湘、王陵基、範漢傑、馬勵武。
以上二十個人,讀者諸君都有印象,因爲他們手中雖然沒有離別鉤,但卻都是當年叱吒風雲的大人物。

這二十個人中,有些人第一輪就會被淘汰:明白人王耀武絕不會真的與人決生死,他會最早叫停;杜聿明黃維百病纏身,自己走路都費勁,一個回合就會下擂臺;王陵基被稱爲“王老爺子”,已經過了六十六大手,拳出少壯棍怕老郎,1883年出生的王老爺子跟“年輕人(當時的戰犯們年紀都不大,這一點咱們後面說)”動手動腳,贏的機會不大。
如果把二十個人的履歷都介紹出來,那這篇文章就太長了,所以咱們直接選取能進入決賽圈的六個人來重點介紹:李仙洲、康澤、鄭庭笈、沈醉、周養浩、徐遠舉。
這時候有讀者可能要提出質疑了:“軍統三劍客”進入決賽圈理所應當,因爲他們喫的就是這碗飯,李仙洲、康澤、鄭庭笈怎麼會是格鬥高手?
讀者諸君稍安勿躁,這是筆者認真看了二十個人的履歷之後篩選的結果,這已經是照顧了大家的情緒,實際上黃埔生裏很能打的畢業生不少,咱們只是挑了三個最能打的,要是再擴大一點範圍,就成了黃埔生圍毆軍統特務了。即使是一對一單挑,“軍統三劍客”在功德林也不是無敵的,因爲當武術沒有變成“舞術”的時候,練過傳武的人,是不可以小覷的。

這位進入功德林綜合格鬥決賽圈的傳武高手,就是被人們認爲是個“窩囊廢”的李仙洲。
在真實的歷史中,李仙洲一點都不窩囊,雖然王耀武在功德林小會議室,一句“就是放五萬頭豬讓人家去抓,三天也抓不完”,就把李仙洲罵哭了,但是李仙洲也很委屈: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再加上凱申先生一頓微操猛如狗,換誰在前線指揮,也只能一敗塗地。
李仙洲很能打,他可能打不過有““昭通三劍客”“神拳大龍”之稱的傳武高手龍雲,但是他卻是正經武校——濟南武術傳習所出來的,山東人尚武,當時的武校講究實戰功夫而不是爲了表演,所以李仙洲的功夫是實打實的。
忻口會戰,李仙洲被日軍狙擊手一槍正中胸口,可是正在深呼吸的李仙洲肺葉收縮,那一彈從兩肺葉之間穿過,只是被三八大蓋兒一槍倆眼兒,甚至還算不上重傷。由此可見,練一練傳統武術和吐納功夫,還是有用的。
李仙洲身體倍兒棒喫嘛嘛香,一直活到九十四歲才安然辭世,他剛功德林的時候,只有五十五歲,身強力壯,估計兩個雷雷也打不過他,三個芳芳也會被他撂倒。

李仙洲是傳武練家子,康澤則是當時第一等大保鏢——他是復興社創始人之一,還是凱申的貼身保鏢,更是南昌行營別動總隊少將總隊長、中央軍校特別訓練班當主任,有點像《僞裝者》裏那個毒蜂教官。康澤很能打,但是罪惡極深,而且最後也沒真改,作爲“十三太保”之一,他的“改變”都是演戲。
教官康澤跟沈醉周養浩徐遠舉這樣的“學生娃”打擂臺,還真未必會輸。
在電視劇《特赦1959》裏,鄭庭笈被周養浩打破了頭撕破了衣服,而在真實的歷史中,被周養浩拿小板凳砸腦袋的是沈醉,要是真打起來,三十九歲的周養浩未必能打過四十四歲的鄭庭笈(這時候讀者諸君看出來了吧,雖然他們都是中將乃至上將,但是年紀都不算老)。
周養浩拿小板凳削沈醉,被宋希濂用胳膊擋住,然後又順手奪下,說明從排長做起,久經沙場的宋希濂也能打過周養浩。
按照歷史記載,鄭庭笈比宋希濂還能打——鄭庭笈也是從排長做到了中將軍長,而且還曾經跟鬼子白刃格鬥。當時鬼子的刺刀格鬥術世界一流,一般的時候都能一個打三個。

鄭庭笈在忻口會戰的時候,跟日軍數次白刃格鬥,身中數彈(鬼子拼不過也會開槍)。那一戰,第九軍軍長郝夢麟、第五十四師師長劉家麟、獨立第五旅旅長鄭庭珍先後犧牲,只有鄭庭笈血戰餘生——鄭庭笈字竹齋號重生,重生之號,就是爲了紀念那次大戰不死而取的。
這樣看來,要是真列功德林格鬥排行榜,“軍統三劍客”一個都進不去:沈醉打不過周養浩,周養浩被宋希濂制服,宋希濂在將軍們中不是最能打的。所謂“軍統三劍客”,在他們的老教官康澤面前,就是“學生娃”。
沈醉徐遠舉周養浩排不進功德林格鬥高手前三名,一點都不奇怪,因爲功德林裏的將軍們,絕大多數都是黃埔畢業百戰餘生,正所謂“大將軍八面威風”,他們一聲斷喝,只會策劃暗殺的特務們也肝兒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