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戚夜雲)訊,疫情發生後,中國4.3億家庭用戶"禁足",從一日三餐的米麪糧油,到日常消費與工作,紛紛從線下轉移到線上。

上海市的家庭日常變爲:父母一輩定了鬧鐘在叮咚買菜上搶綠葉蔬菜;學生在曉黑板直播課堂上互動;青年羣體則爲了刷彈幕擠爆B站服務器……

在線經濟企業,在了疫情風口之上飛了起來。

爲了鼓勵以上企業爲典型代表的在線經濟,上海市政府今日發佈《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計劃培育發展一批在線經濟企業的新標杆。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吳金城說,"上海具備新經濟新業態率先萌發和成長的肥沃土壤,只要我們採取包容鼓勵的態度,多給一些陽光雨露,一定有助於新經濟的加速發展,有利於創新企業和創新產品的茁壯成長。"

4個"100+"行動目標

《行動方案》明確了4個"100+"行動目標。集聚"100+"創新型企業,聚焦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國際競爭力三方面要求,加快培育100家以上高成長性創新企業,聚焦支持10家左右創新型頭部企業和領軍企業發展;推出"100+"應用場景,集聚用戶流量,催化在線新經濟發展;打造"100+"品牌產品,推動新產品先行先試,加快創新產品市場化和產業化;突破"100+"關鍵技術,技術創新成果不斷湧現,產業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

《行動方案》梳理了12大重點發展領域,包括無人工廠、工業互聯網、遠程辦公、在線金融、在線文娛、在線展覽展示、生鮮電商零售、"無接觸"配送、新型移動出行、在線教育、在線研發設計、在線醫療等領域應用。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總工程師劉平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時說,"這12個重點領域大致分爲3大類:第一類是"無中生有",因疫情倒逼而新催生出來的新業態新模式,包括遠程辦公、"無接觸"配送等。這些領域疫情發生前規模很小,或者說是基本沒有,但疫情以來順應廣大市民對"無接觸"生產生活的需求,催生了一批新的企業和新的模式。"

記者注意到,華平信息推出雲視訊平臺,共爲近1000家政企單位提供雲視訊服務;叮咚買菜、餓了麼紛紛推出"無接觸"配送服務,訂單量倍增;美團點評、富友等公司推出智能儲物櫃、保溫外賣櫃。

第二類爲"有中啓轉",將線下成熟的業態模式轉移到線上線下相互融合,包括在線展覽展示、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等,徐匯中心醫院疫情期間獲得上海市首張公立互聯網醫院牌照。

第三類爲"轉中做大",已有模式在疫情期間得到發展壯大,包括無人工廠、工業互聯網、在線文娛、生鮮電商零售等。

據瞭解,在線文娛出現井噴式增長,喜馬拉雅、嗶哩嗶哩用戶數分別同比增長30%和110%;又如,上汽通用金橋工廠無人車間實現100%焊接自動化,保障無人生產線始終"不掉線"。拼多多日均在途物流包裹數穩定在5000萬以上,同比增長60%。

"下一步將通過應用場景帶動產業發展,通過產業發展反過來又進一步固化應用場景,並在更多行業複製推廣。同時,營造新經濟營商環境方面,上海產業部門和監管部門形成合力,探索建立"沙盒"監管等包容審慎的監管方式,優化在線新經濟發展的制度供給。"劉平強調。

贈送生鮮電商一個春天

QuestMobile發佈了《2020年到家經濟發展研究報告》,QuestMobile數據顯示,生鮮到家在春節後的一個月MAU接近7000萬,去年同期爲4400萬,同時,日人均使用次數、時長增幅均在20%以上。

image

疫情期間的在線經濟,上海企業發展最爲矚目爲生鮮電商。一季度,上海市市生鮮電商平臺交易額達到88億元,同比增長167%,訂單量增長80%。在疫情嚴重的2月份,主要生鮮電商平臺每天訂單有50萬單。訂單客單價由原來的40元增加到100元以上,有的電商平臺活躍用戶數量同比增長了127.5%。

趙圓圓是盒馬新江灣門店的揀貨員,因日行6萬步被朋友戲稱"每日馬拉松"。她的工作職責是,將顧客的訂單準確無誤地從各個貨架中選出、掃描、打包,最終順利運送到消費者手中。

全民"宅"家期間,趙圓圓步行總計超60萬步,等於每天跑了1個馬拉松。疫情期間盒馬新江灣門店保持30%的增長,即使疫情好轉後,線上訂單依然保持增長,同時線下客流回升明顯。

《行動方案》中12個重點領域包括生鮮電商零售板塊,發展線上建設網上超市、智慧微菜場,線下發展無人超市、智能售貨機,鼓勵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社羣電商等智能營銷新業態。

"《方案》提出要積極拓展生鮮電商零售業態,這對推動傳統零售業數字化升級有着積極意義。"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認爲,更多大型商超可嘗試用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方式挖掘消費潛力,如楊浦大潤發店日線上銷量已達4000多單,新增超萬名年輕新顧客。

無接觸配送如何落地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行動方案》高亮了"無接觸"配送領域的發展。相比較於無人工廠、工業互聯網、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等千億市場,"無接觸"配送領域似乎切入口較小,上海如何講述在線經濟的好故事?

太古匯的智能取餐櫃,是餓了麼在疫情期間投入使用的第一個智能取餐櫃,其具備的物理保溫和自動消毒的功能能精準破解消費者的需求。爲了應對特殊情況,研發人員緊急開發出智能取餐櫃的遠程維護功能。

餓了麼相關人員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疫情期間,餓了麼已在上海靜安區太古匯投放多組智能取餐櫃進行試點,長期規劃將在醫院、學校、CBD等辦公地區進行佈局,未來計劃將在三年內投放3000個這樣的智能取餐櫃,將推廣至全國20個城市。"

餓了麼在無接觸配送的嘗試,還包括"共享開放櫃口"以及智能送餐機器人。3月上旬,餓了麼和菜鳥驛站在上海試點"共享開放櫃口"服務,打通了普通快遞與即時配送之間的"那堵牆"。智能送餐機器人在浙江溫州多個隔離點進行試點,實現了防疫期間"最後100米"的無接觸配送,減少醫護工作人員負擔,避免人員聚集、交叉感染。

無接觸配送,是疫情帶來的"疫"外產物,它作爲重點領域發展的醉翁之意,是在於解決在線經濟重要的"最後一公里"。從而推動零售、醫療、餐飲等行業應用無人配送,支持冷鏈物流、限時速送、夜間配送,發展無人駕駛運載工具。

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劉敏向《科創板日報》記者等媒體介紹,"目前,生鮮電商企業已在全市近1600個社區安裝完成共享貨架。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推動無人配送在零售、餐飲、酒店、產業園區等廣泛應用。在社區推廣快遞自提點,支持企業在高校、醫院、商務樓宇等實施智能取餐櫃試點,推廣無接觸式共享貨架試點範圍。"

不僅如此,上海還將鼓勵發展智慧零售終端。"在本市已有3萬組智能快件箱基礎上,推廣智能快件箱在社區、高校、地鐵站周邊等末端節點佈局的使用,以及推動智能售貨機、智慧微菜場、無人回收站等各類智慧零售終端發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