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政壇近日發生重要變化,前總統拉賈帕克薩在沉寂3年之後東山再起。10月26日,拉賈帕克薩被斯里蘭卡現任總統西里塞納任命爲新總理,並於當天在總統祕書處宣誓就職。

《印度時報》10月27日發表評論認爲,拉賈帕克薩重返政壇,意味着中國和印度競相施加影響力的斯里蘭卡,再次開始轉向“親華”。

西里塞納此次解除維克勒馬辛哈的總理職務,任命拉賈帕克薩爲新總理的做法並非突然之舉。自從西里塞納領導的統一人民自由聯盟和維克勒馬辛哈領導的統一國民黨2015年組成聯合政府以來,由於執政理念不同,兩黨之間經常發生摩擦。兩人之間關係緊張在10月16日達到頂峯,究其原因,主要是將一個斯里蘭卡港口發展項目移交給印度:維克勒馬辛哈贊成這一舉措,但西里塞納反對。

拉賈帕克薩的兒子、斯里蘭卡國會議員納瑪勒·拉賈帕克薩對媒體說,他的父親不打算長期擔任總理這個新職務。這說明,此次斯里蘭卡總理更迭,只不過是該國新一輪總統、議會選舉前博弈的開始。

下一步,總統西里塞納、總理拉賈帕克薩和前總理維克勒馬辛哈三方,圍繞2020年總統和議會選舉的爭鬥將更加激烈。

一直以來,拉賈帕克薩被認爲是“親華”派人物,在他任斯里蘭卡總統(2005-2015)期間,在斯里蘭卡政府剿滅猛虎組織的內戰中得到了中國的大力支持。在戰後重建中,他領導的斯政府不斷深化同中方的互利合作,特別是基建領域的合作,使該國經濟社會迅速走出戰爭陰影,如高速公路,科倫坡南港,漢班託塔港,港口城等衆多項目,經濟快速增長。

正如此,拉賈帕克薩纔信心滿滿,2015年宣佈提前舉行大選,期望能實現“三連冠”,再次擔任。只是沒想到自己的手下大將——執政黨總書記西里塞納臨陣倒戈,突然聯合其他政治勢力,搖身成爲反對派領袖,在選舉中以微弱優勢,戰勝拉賈帕克薩,當選總統。

之後,推翻了前政府的“親華”政策,並審查和暫停了中國投資的多個項目。例如2015年,斯方單方面叫停了由中國交通建設集團總投資14億美元(約合96億元人民幣)的科倫坡港口城項目,導致中斯雙邊關係疏遠。

同時,西里塞納政府轉而追求“國際平衡”,尋求和美國、日本和印度的支持。但三年來這些國家都沒有拿出像中國一樣具有吸引力的項目。儘管斯里蘭卡也向包括國際貨幣基金會等金融機構尋求借貸,不過,那些附帶的苛刻條件往往使西里塞納總統頭痛,有的很難達到,或有的需要犧牲部分政治利益,而何時能被批准也是個很大的未知數。

事實上,中國在斯里蘭卡的投資項目本身是一個商業行爲,對中斯雙方都大有好處。如果從商業角度來說,因爲利益問題而產生的矛盾雙方可以通過商討來溝通,而從政策角度來看,斯里蘭卡要徹底放棄項目並非易事。

再說,中國和斯里蘭卡彼此需要,已經結成戰略伙伴合作關係。特別是斯里蘭卡結束內戰僅七八年,亟需全面經濟建設,而中國因基建能力和成熟製造業成爲該國無可取代的合作伙伴。斯里蘭卡過去三年的變化以及拉賈帕克薩的迴歸,其意義不單純侷限於斯里蘭卡的內政。這有可能成爲斯里蘭卡再次向中國靠攏,並對鄰國印度疏遠的轉折點。

這從側面反映出一點,像斯里蘭卡這樣的小國,利用政府更迭打“中國牌”,在大國之間跳探戈並不見得是上策。雖然小國可以利用地理位置追求戰略優勢,但真正和小國互利互惠的大國並不多。

一般來就,國與國之間,除了一個地緣政治的先天條件之外,其實就是一個實力的問題。印度既在政治上左右不了斯里蘭卡,又在投資方面幫不了斯里蘭卡,因此印度對拉賈帕克薩重返政壇,並有可能推動斯里蘭卡向中國靠攏,也只能乾着急。不過,斯里蘭卡和印度的地緣關係,決定了不管斯方怎樣向中國靠攏,也不會和印度翻臉。

(原標題:前總統東山再起,斯里蘭卡或更靠攏中國。文章略有改動。)

推薦關注抱朴智庫

抱朴智庫公衆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