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學術交流平臺,引領學科前沿發展。11月2日,浙江省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第五屆學術會議在溫嶺召開。本次會議由浙江省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主辦,溫嶺市第一人民醫院協辦。會議內容聚焦前沿,緊扣臨牀,注重實戰,受到了與會人員的一致好評。來自浙江各地的同仁及專家領導悉數到場,共享本次盛會。

此次學術大會邀請到了國內及省內知名專家,就神經病學熱點和新進展做精彩且實用性強的學術報告,解讀神經內科常見疾病的國內外最新指南,對當前神經內科醫師臨牀診療、專業技能等關鍵問題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會議形式多樣,涵蓋面廣,內容精彩紛呈,將搭建更好的平臺,提供更多的機會,爲大家帶來新知識、新思想、新理念,並將有力促進浙江省神經病學事業的更大更快發展。

溫嶺一院神經內科前主任金友雨,作爲主持人詳細介紹了到場的嘉賓。並代表組委會向各位到場嘉賓及參會代表表示熱烈歡迎和感謝。

浙江省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會長、大會主席丁美萍教授致辭,首先代表浙江省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對此次大會的勝利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她表示,包括腦卒中、阿爾茨海默病、癲癇等在內的神經系統疾病嚴重危害了人類的健康,已成爲世界各國高度關注的領域。由於我們國家人口基數大,神經疾病種類繁多,構成了中國中老年人致死和致殘的主要原因。神經系統疾病防治已成爲國家層面重點解決的任務。

溫嶺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陳軍政在開幕式上,介紹了近幾年醫院的發展狀況。“我院神經內科於1996年4月在原內科神經學組(1981年)的基礎上,成立了神經內科獨立專科。經過近十年的發展,目前擁有三個病區100多張病牀,是本專業目前臺州市範圍內醫務人員、牀位最多,規模最大的神經內科之一。”陳軍政對神經內科的發展寄予厚望,“希望加強內部資源整合,上下一心形成合力,創造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同時要補好學術、科研等方面的短板,加強同省內專家的密切交流與學習,進一步提升在行業內的地位和學術影響力。”

溫嶺市副市長梁麗萍蒞臨本次會議,她對到場嘉賓及參會代表表示熱烈歡迎。隨後,梁麗萍向與會人員介紹道,我市有三家醫院都設立了卒中中心,設置專科牀位300張,神經內科醫務人員近50人。“本次學術會議雲集了滬浙兩地的學術大咖,以及各地的專家、學者,我們共同探討和分享神經內科診療新技術、新進展、新成果,規格特別高。”梁麗萍期望與會人員要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特別是溫嶺一院要以此爲契機,全力打造溫嶺神經內科診療的新高地。同時,她希望各位專家和教授不吝指導,在學科建設等方面給我們提供更多的前沿知識和高貴的經驗。

浙江省醫師協會祕書長田雲鵬教授致辭,介紹了協會成立的初衷和目的。“浙江省醫師協會是所有醫師的家,主要是爲促進醫學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更好地爲人民的健康服務。”田雲鵬教授充分肯定了浙江省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現已取得的顯著成績,它已成爲省內神經內科與神經外科同行交流的重要渠道,同時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雙下沉 兩提升”政策,提高了基層醫療機構的水平,並提升了全省的神經內科醫療診治水平。

隨後,上海長征醫院趙忠新教授,以及上海華山醫院肖保國教授、陳向軍教授、朱國行教授等一批知名專家前來,就神經病學熱點和新進展做精彩且實用性強的學術報告,聚焦了神經病學臨牀實踐中的熱點、難點,比如急性大動脈閉塞性腦梗死介入治療進展、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療臨牀研究進展、 脫髓鞘疾病治療新靶向——髓鞘再生、非典型帕金森病的鑑別診斷及治療、新型抗凝劑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臨牀進展等。

“全國有近2億人有睡眠問題。”上海長征醫院趙忠新教授做題爲《神經科睡眠中心的建設》的講座,引發衆多與會人員思考與討論,不少人還拿出手機拍下來,就怕錯過了重要的知識點。“家門口的學術盛宴。”不少來自溫嶺的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醫務人員大呼“收穫滿滿”、受益匪淺。

現場,與會人員專心聽講

據悉,本次學術會議爲期三天,還設置腦血管病、神經遺傳、睡眠障礙、神經免疫、帕金森病與神經變性病、青年委員會等專場。現場學術交流氣氛濃厚,與會代表提高了對最新前沿的認識,同時加強區域合作、促進共同發展。

文/圖 溫嶺日報記者朱丹君 編輯/週週

校對/米粒 審覈/海天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