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浊清

古代“八百里加急”有多快?专家:放到现代,快递也赶不上!
古代交通并不发达,车马行驶都很慢,那时候宫中的消息传递除了飞鸽传书等,最常用的还是驿站。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驿站在我国古代运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通讯手段十分原始的情况下,驿站担负着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信息传递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物流信息的一部分。

我国古代驿站各朝代虽形式有别,名称有异,但是同样组织严密,等级分明,其作用都是一样的。封建制度下的君主就是依靠这些驿站维持着信息采集、指令发布与反馈,以达到封建统治控制目标的实现。
但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和科技的限制,信息传递的速度与数量与今天无法相比,但就其组织的严密程度,运输信息系统的覆盖水平也不亚于现代通讯运输,而古代的“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更是远远超过了现代物流的速度。

"八百里加急"这个词大家在古装剧中经常听到,这是专用来表示紧急情况下的信息传递,通常都是战时情报。为了加紧将信息传递给中央,手下亲信必须以极限速度策马飞驰,将消息第一时间传递给皇帝。

"八百里加急"也是依靠马匹传送,可是有的路途遥远,一匹马根本撑不住长时间的飞奔,往往是还没到目的地就已经累死了,因此这就要借助古代的驿站。驿站一般每隔20里就有一个,遇到紧急情况,士兵用最快的速度在驿站更换马匹以及协助士兵,再次踏上传送消息的路途,传送的速度可达到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到800里。
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拼命跑,也可以一日千里,这种速度就算是现在的快递运输也是望尘莫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