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悉,爲了把這些獨特的紅色資源利用好,阿里地委組織部聚焦“尋根·築魂”主題主線,積極籌措資金,先後投入3000餘萬元人民幣建成進藏先遣連紀念館、直庫遺址紀念館,維修改造中共阿里分工委舊址、獅泉河烈士陵園、普蘭縣先遣連營地遺址等紅色遺蹟,着力打造藏西“精神高地”。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記者4月9日獲悉,在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的西藏阿里地區,阿里地委組織部近年來一直在積極找尋李狄三、孔繁森、丁德福等共產黨人在阿里奮鬥的足跡,挖掘當地特有的紅色資源,以基層黨建爲基點,傾力打造藏西先鋒·紅色阿里黨建品牌。

1950年8月1日,136名戰士受中共中央“和平解放西藏宜早不宜遲”的戰略部署指令,經過9個月的艱苦進軍和堅守,完成了和平解放西藏阿里的歷史任務。期間,先後有63位英雄犧牲在阿里。

進藏先遣連紀念碑(資料圖)。 伍芬佑 攝

“遠征西涯整十年,苦樂桑梓在高原。只爲萬家能團圓,九天雲外有青山。”這是“領導幹部的楷模”、原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生前留下的詩篇,也生動概括了他在高原的工作狀態。

據悉,爲了把這些獨特的紅色資源利用好,阿里地委組織部聚焦“尋根·築魂”主題主線,積極籌措資金,先後投入3000餘萬元人民幣建成進藏先遣連紀念館、直庫遺址紀念館,維修改造中共阿里分工委舊址、獅泉河烈士陵園、普蘭縣先遣連營地遺址等紅色遺蹟,着力打造藏西“精神高地”。

進藏先遣連紀念館(資料圖)。 伍芬佑 攝

依託紅色教育基地,阿里地委組織部採取“實踐體驗、理論學習、座談交流”三種模式,廣泛組織開展紅色資源“三進”“重走先遣路,弘揚阿里魂”等紅色教育活動,引導全地區1.7萬名黨員幹部在固本強邊、興邊富民、穩邊建疆的具體實踐中勇於擔當、彰顯本色、踐行使命。

阿里改則縣物瑪鄉搶古村黨支部書記尼瑪頓珠說:“進藏先遣連紀念館承載着地區珍貴的革命歷史記憶,是‘阿里精神’的發源地,我們經常組織村裏黨員、村民到此參觀學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