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把科學帶回家

本文由公衆號“把科學帶回家”提供

給孩子最好的科學教育

爲什麼有些人在很吵的地方也能睡着,但有些人睡得很淺,一有點風吹草動就會醒來?

這個問題很久以來沒有人能夠回答,直到2010年,纔出現了一個比較靠譜的解釋。

簡單來說,一些人特別不怕噪音是因爲,他們的大腦裏產生了比較多的噪音屏蔽腦波,類似於腦子裏加了個主動防噪耳塞一樣。

是這樣的,2010年,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研究者對12個在哪兒都睡得很香的人進行了研究。這項研究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上。

這12個擁有豬一般的睡眠質量的人類在哈佛大學的睡眠實驗室裏住了3天。

每天晚上,爲了研究這些人究竟可以被什麼樣的噪音吵醒,研究者帶着羨慕的好奇,用沖廁所啊開嘟嘟車啊等14種噪音,從40分貝開始,每隔30秒就5分貝、5分貝地加大音量轟炸這些深睡者。

研究者們在隔壁房間默默觀察他們睡眠情況的同時,還記錄下他們的腦波模式。

結果呢,這些人里居然出現了70分貝都轟不醒的睡神!但是其他人一般都在40-50分貝的時候醒了。

查看大圖

70分貝是什麼概念呢?比如,安靜的鄉村的環境噪音是30分貝左右,70分貝相當於房間裏開着吸塵器。

所以問題就來了,這位70分貝的睡神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研究者們發現,原來保護這位睡神睡不醒的“超能力”是一種名爲睡眠紡錘波(sleep spindle)的神經元放電活動。

什麼是睡眠紡錘波?

大腦中神經元的活動可以產生誇叉誇叉帶節奏的電場,而這種放電模式就可以被一些儀器,比如腦電圖(EEG)檢測到。

查看大圖

第二行中間密集的圖案就是睡眠紡錘波。

@Harvard

其中,一個長得像棒槌的放電模式就是睡眠紡錘波。它也是非快動眼睡眠(NREM)的重要標誌之一,非快動眼睡眠就是你睡着了,但是沒有做夢的那段睡眠時間。過去大家認爲,睡眠紡錘波具有鞏固記憶的作用。

查看大圖

第一行:醒着;第二行REM:快速眼動睡眠,也就是做夢時;N2-N3:非快動眼睡眠,不做夢時。

@Harvard

但是現在大家發現,這種頻率在7-15赫茲之間,每次持續大概0.5-3秒的高頻腦波還可以有效過濾環境噪音,讓一些人在吸塵器那麼吵的環境中也可以睡得像個200斤的嬰兒。

實際上,基本上每晚每個人的睡眠紡錘波的發生頻次不怎麼變化。一個人的睡眠紡錘越多,TA 就睡得越沉越不容易被噪音吵醒。那些有嗜睡症的人在睡覺時,大腦中就會產生巨多的睡眠紡錘波。

不過,關於睡眠紡錘波屏蔽噪音的原理,現在我們還沒有搞明白。

根據本人不靠譜的推測,丘腦神經元“發波”時的狀態大概是這樣的——

查看大圖

但是呢,哈佛大學的這些研究者提出,這很可能是因爲,睡眠紡錘波阻撓了感覺信息從丘腦向大腦皮層的傳遞。

是這樣的,產生睡眠紡錘的部位是丘腦(thalamus),丘腦是一個信號中轉站,它的主要功能是把感覺信息向腦皮層的其他部位輸送。

在感覺信息進入大腦時,首先要通過丘腦這個地方,然後才被髮送到大腦皮層進行處理。聲音啊,視覺信號都是這樣。

這些人2011年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另一項研究發現,在睡覺時,一旦出現睡眠紡錘波,聲音信號就不能被傳遞到聽覺皮層;但是沒有出現睡眠紡錘時,聲音就可以被傳導到聽覺皮層了。

丘腦(紅色)

也就是說,睡眠紡錘波就像一個防火牆一樣,保護你的腦皮層不受外界聲音的干擾。許多老年人睡不好,半夜容易醒,可能就是因爲他們的睡眠紡錘波的數量變少了。

2012年的時候,韓國的科學家在小鼠身上重複了這個實驗,這項研究也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不過這次,他們讓小鼠產生了類似睡眠紡錘波的腦波,結果這些小鼠果然睡得更香了(非快動眼睡眠變長了)。

多年後,科學家們終於破譯了睡眠紡錘波中包含的信息。據說是這樣的。

耳朵:在嗎?

丘腦:對不起!您撥打的用戶暫時無法接通,請稍後再撥。( ° °)

耳朵:在嗎??

查看大圖

丘腦:消息已發出,但被對方拒收了。( ° °)

耳朵:快遞到了!!!

丘腦:正在爲您接通,請稍侯...(嘟...嘟...嘟...)

耳朵:

把科學帶回家 ID:steamforkids

給孩子最好的科學教育

轉載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圖片來源:giphy, wikipedia

參考資料:

BovéA,CulebrasA,MooreJT,WestlakeRE(1994)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spindles and hypersomnia.Sleep17(5):449–455.

Dang-Vu TT,Bonjean M,Schabus M,Boly M,Darsaud A,Desseilles M,Degueldre C,Balteau E,Phillips C,Luxen A,Sejnowski TJ,Maquet P(2011)Interplay between spontaneous and induced brain activity during human 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Proc Natl Acad Sci U S A108:15438–1544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