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6年七月,李世民在玄武門發動政變,八月李淵退位李世民登基,史稱唐太宗。和漢武帝不同,李世民可是一路打上來的,而且他最喜歡親自率部衝鋒,虎牢關3000玄甲軍消滅竇建德13萬大軍,堪稱戰爭史上奇蹟。

李世民登基不到一個月,東突厥就來找事,剛剛投入李世民帳下的前太子麾下猛將馮立,率數百精騎和突厥2000前鋒作戰斬首500多人,一下子打掉了東突厥的銳氣-----前鋒通常是最精銳的部隊,首戰必勝誰都知道。之後李世民僅率6騎出渭水,憑着不測的兵威嚇退了頡利可汗,穩住了局面,躲過了一劫。畢竟這是他剛剛政變上臺,舊太子部也好,李淵舊臣也好,很多都是心懷二意的。

頡利沒想到的是,他錯過的是唯一的一次機會。

漢武帝打匈奴十年都沒收拾乾淨,李世民爲何只用兩年就獲得全勝

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的第二年,東突厥內部矛盾日益激化,頡利可汗和昔日盟友突利可汗矛盾越來越深,恰好這時鐵勒部叛亂,突利可汗前往鎮壓被打得大敗。頡利可汗惱怒之下關押了突利,突利起兵反叛被頡利打敗後便向大唐投降。

公元628年,北方草原大規模雪災,各部落損失慘重激化了矛盾。東突厥所屬各部,東面的契丹反叛,西面的鐵勒部反叛,薛延陀部反叛,加上突利投降唐朝,頡利這時已是危機四伏、衆叛親離的局面了。這樣他還不知死活,居然還敢帶着部隊到馬邑向唐朝示威,想着敲上一筆渡過這個寒冬。

民族戰爭,特別是在古代,最難的是真正瞭解對方的局勢。現在突利投誠,李世民全面瞭解了頡利的困境,正準備大規模北伐呢,頡利這以來正好,少走了多少路。

漢武帝打匈奴十年都沒收拾乾淨,李世民爲何只用兩年就獲得全勝

馬邑大戰,唐軍以長刀步兵方陣正面迎戰,這種方陣的步兵皆手持陌刀,陌刀在當時是絕對的高科技玩意,製造工藝極爲複雜,鋒利無比,這種步兵方陣推進時,史書描述:人馬俱碎。

步兵的後面排列着射擊距離遠超突厥弓箭的硬弩,兩翼是輕騎兵包抄夾擊,這種戰陣突厥完全沒有應對辦法,主力潰散。此後唐軍兵分六路追擊,到了次年二月,李靖率3000騎星夜兼程奔襲頡利的老巢定襄,李世績的背離軍迂迴到呼和浩特,頡利最終全軍覆沒隻身就擒。

漢武帝打匈奴十年都沒收拾乾淨,李世民爲何只用兩年就獲得全勝

唐朝消滅東突厥如此乾淨利落,固然有着突厥內亂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自身軍力的強大,和戰略戰術運用得當。一戰擊潰之後,沒有給頡利收整軍隊的時間步步緊逼,直到對方徹底全軍覆沒。我們熟悉李世民打仗風格的都知道,這是他慣用的戰術,當年打薛仁杲就是這麼幹的。

漢朝打匈奴爲什麼要打那麼久,因爲漢朝出擊多爲正面擊潰,或者是奔襲大規模斬殺,所以匈奴總是有相當一部潰散,然後又聚攏起來,所以屢剿不盡。而李世民有什麼不同呢?他一戰獲勝即窮追不捨,窮追不捨是對付潰散最好的應對,不然勝仗等於白打,(太平軍打江南大營就是這樣變成白搞的)而且這種窮追不是幾天,而是一直追次年二月直到對方徹底完蛋。這裏不但是有着戰術的正確,更重要的是之前就有着極充足的物資準備,不然恐怕你想追也追不成。很明顯,唐的戰爭智慧遠超漢。

漢武帝打匈奴十年都沒收拾乾淨,李世民爲何只用兩年就獲得全勝

而且唐軍不但有千里奔襲的部隊還有着做更深遠迂迴包圍的部隊(李世績),你想跑,路提前給你堵了。所以比起漢朝,大唐消滅突厥如此乾淨利落可不是運氣好,完全就是軍隊戰力,率軍將領,作戰方略全面領先的緣故。

突厥滅後,薛延陀部首領夷男被李世民封爲可汗,在漠北鄂爾渾河流域建立牙帳。夷男收攏了很多突厥潰散部衆,到了639年時,已有精銳騎兵二十萬。這時先前投降大唐的突利這一部落被封在河套草原,其實不管他投不投誠,其實養久了,遲早還是會出事。

那麼李世民的謀略出來了。史書只是記載孤立的事件,內在的謀略線還得我們自己給找出來。

漢武帝打匈奴十年都沒收拾乾淨,李世民爲何只用兩年就獲得全勝

夷男強盛後,就開始不甘心呆在荒涼的漠北,想着河套一帶的水草肥美,就開始向突利這部挑釁。突利部落當然不會讓步,但是反擊又打不過,於是就向李世民告狀。李世民的手腕出來了,他先是封頡利的族人李思摩爲可汗,這招是想着頡利和突利的矛盾,李思摩肯定指揮不好部衆。一面發詔斥責夷男,但是又不出兵。這種態度其實就是想進一步挑起夷男的慾望。

夷男還以爲抓住了時機,迅速出擊三戰皆捷,李思摩部全軍覆沒(這下河套乾淨了)。夷男打得高興,居然大軍一直開到山西朔州。鎮守在朔州的是唐朝名將李世績,兩軍立刻打了起來,沒想到唐軍居然和那個李思摩一樣的軟蛋好打,一戰就潰一戰就潰。

夷男畢竟是草原民族只會來硬的,對於戰爭詭計見識的太少了。他越追越高興,追到了長城邊的時候,突然間頭上開始落下漫天的箭雨,同時兩翼發現大股唐朝的騎兵在包抄過來,他的部隊掉進了李世績15萬大軍的包圍圈,數萬精銳騎兵被射殺,五萬人被俘,夷男僅帶着100多騎跑回去。

漢武帝打匈奴十年都沒收拾乾淨,李世民爲何只用兩年就獲得全勝

公元646年,大唐遠征薛延陀汗國,本來想着要大戰一番的,沒想到大軍所到之處,薛延陀各部紛紛投誠,大勢所趨夷男的侄子多摩最後也只能投降,被帶到長安封了個大將軍的虛職,薛延汗國領地被納入大唐燕然都護府,成爲中央的直轄地。

看李世民對付薛延的過程,先是引誘夷男進攻消滅了突利部,幫自己解決了不能動手的隱患。突利是投降的,你養着吧肯定以後久了會出事,殺降呢則要頂着不義的名聲,以後誰還敢投靠你。而且薛延陀那麼遠,兵力也雄厚,遠征的話,肯定會像漢武帝那樣耗光了國力不可。

沒想到,幾個連環計下來,夷男就上了鉤,不但幫大唐消滅了突利一部,還把主力精銳全部送到唐身邊讓李世民輕輕鬆鬆消滅掉。所以,李世民的手腕可比漢武要高多了,無怪能建立起大唐如此顯赫的威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