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十年来,基层教育的每一步变迁,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印证与缩影。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市七中教师李向清的思绪,回首过去的光阴,看看教育的变化。

"

今年47岁的李向清已经在教育战线耕耘27年了,尽管从事教师行业很多年,但她依旧对自己的学生时代记忆犹新。

市第七中学 教师 李向清:

当时是破桌子、小凳子,老师拿一支粉笔在上课,说什么我们就听什么,没有跟老师的对话。现在的课堂是不一样的,我们都有和老师的对话、互动。”

后来李向清随父搬迁,新的环境让李向清第一次感到教育资源的开放。

市第七中学 教师 李向清: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跟我父母到了云南,因为我爸爸是当兵的,在云南那儿。农村小学没有英语,到云南之后是城市的小学,有英语,所以那个时候我感觉自己学习上有了开阔的视野。”

1986年,随父亲复员,全家又回到安阳,李向清在我市接着读完了初中和高中,她说,高中时的一件难忘事儿,让她有了当老师的心意。

市第七中学 教师 李向清:

当时数学老师叫杨勇善,讲课很幽默,有一次上数学课出了一道错题,全班就我一个人发现有错,我没有去做,所以杨老师就使劲表扬了我,可能就是这样一个表扬让我从事了教育行业,我想我也要做一个好的数学老师。”

果如所愿,1991年大学毕业后的李向清来到市七中任教,谈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教育环境,自身角色的转变,则更加让她感到教育资源的不充分。

市第七中学 教师 李向清:

那时候的教参很少很少,跟学生是一支粉笔来讲课,没有现在的多媒体。学校变化也很大,我们都是新的教学楼,崭新的宽敞的教室。”

李向清说,随着时间推移,教学不再只有黑板这单一方式了,渐渐的学校使用了投影仪,学生们的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市第七中学 教师 李向清:

当时备课的时候,学校发给老师们一个硬一点的玻璃纸,我们把需要讲课的内容,比如说题或者是知识点写到玻璃纸上,然后把它放到投影仪上,再投到屏幕上。”

教学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台下的学生,尽管如今使用上了电脑课件和多媒体白板。但李向清清晰记得孩子最开始接触电脑的样子。

市第七中学 教师 李向清:

电脑进入教室以后,当时就有一个班规,要求学生不能随意动电脑,因为一旦动坏,这个电脑是无法正常上课的,所以小孩也非常的新鲜,对这个事物感到很新鲜,很好奇。”

李向清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不断加大,让她感触最深的,便是2004年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转变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市第七中学 教师 李向清:

2004年的时候,课改开始了,老师不再成为主角,而是学生应该成为学习课堂的真正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学生随时会生成一些新的东西,老师围着学生的思维走,这种线上培养学生的能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不仅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准则,现如今家庭也非常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教育环境。家园共育式的教育模式已在全社会铺开。

教育变迁是时代发展的最好诠释。同样,与时代共成长的教师社会的地位和待遇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市第七中学 教师 李向清:

1991年上班的时候我的工资也就才一百多一点,现在一路走来,我觉得国家重视教育了,提高了教师的地位,工资待遇都提高了,我觉得这个变化很大,整个社会风气都是崇尚教育。”

今天,中国教育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下的教育发展,依旧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李向清感到要活到老学到老,在教育的航船上乘风破浪。

市第七中学 教师 李向清:

去年的时候,去杭州浙江大学,听了一些教授的理念,感觉就是一种新的视野,我还是希望老师们多见一些,多交流一些,听听大师们的理念,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直播安阳》张巍王鹏报道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