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拼命工作,卻忘了認真生活;我們總是想太多,卻忽略了此時此刻。

又一位金融年輕才俊猝死:我們總是拼命工作,卻忘了認真生活

文 | 阿金 源 | 金融後花園

從2007年開始,隨着股市的火爆,基金經理這個職業開始爲人們所熟悉,這些精英們掌管着上百億的資產,每年拿着數百萬甚至千萬元的高薪,令人羨慕。

不過,這個看似風光無限的職業背後,卻有着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

1

一句“很累”竟成爲遺言

近日,一位基金從業10年剛轉做賣方的研究員在家中猝亡,最後說的一句“很累”竟成爲遺言,年僅37歲。

又一位金融年輕才俊猝死:我們總是拼命工作,卻忘了認真生活

據悉,11月9日晚上9點,他回家以後告訴太太,自己很累。太太早上8點醒來,發現身體已涼,送去急救,已經迴天乏力。40分鐘後,醫生宣佈他疑似心梗或者腦卒死。

這名研究員名叫“沈瑞君”,此前曾在基金行業從業10年,今年8月,他纔剛入職浙商證券證券投資部,且還在“試用期間”。

據瞭解,他曾供職長信基金、金元惠理基金,還曾做過IT、銀行、地產行業研究員,調研過不少相關上市公司,在這些上市公司的調研中留下了自己的身影。

生活中的他,喜歡讀書、愛思考,寫讀書筆記。而且讀的寫的都是專業內的書籍和筆記。

最讓人唏噓不已的是,他曾在文中寫道:

從超長週期中的人口變遷來看,我們生在一個好時代。

所以要保持樂觀,努力工作,好好享受時代給我們的紅利,方能不負此生。

一個對未來充滿憧憬和信心的中年人,猝然離世,難免令人痛惜、唏噓。

又一位金融年輕才俊猝死:我們總是拼命工作,卻忘了認真生活

基金經理,這份職業在外界看來,“他們手握重金,頭頂光環,指點江山,叱吒風雲。是高知、高收入的精英人羣,是投資領域內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個帶有傳奇色彩的神祕職業。

就連金融小說或影視劇中,他們所描繪的基金經理形象也大多是武林高手,坐擁百億,可遊刃有餘地在資本市場拼殺。

事實上,就學歷而言,他們確實都是百裏挑一的高知人才。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有141家基金公司,全行業有1851位基金經理。他們基本上都擁有金融類學科的碩士學位,有些還是“海歸”,其中80%年齡在30-40歲之間。

就薪酬而言,現實生活中,一個基金經理,往往掌控着數億數十億乃至上千百億的財富。但他們的實際年薪卻不過百萬,能拿千萬年薪的實屬鳳毛麟角。

去年底,太智聯合提供的數據顯示,2017年基金經理的平均年薪爲169萬元,其中,90%以上的基金經理均能拿到100萬元年薪。

另外,在管理規模前十的基金公司中,基金經理平均工資是192.09萬元,接近200萬元。而在非前十的基金公司中,基金經理平均年薪也能達到145.32萬元,將近150萬元。

雖然在外界看來,他們都拿着高薪,但其實在這光鮮的背後卻承受着巨大的壓力,不僅有監控壓力、業績排名的壓力,而且行業高手如雲,淘汰率高等等,這些都無法忽略。

最難受的是,即使壓力再大,他們也不能退縮;即使自己管理的基金賺錢再多,也不是自己的。

又一位金融年輕才俊猝死:我們總是拼命工作,卻忘了認真生活

2

金融圈不想掉隊,就得用生命奔跑?

其實,在他們光鮮的背後,是難以承受之痛。

除了業績壓力不說,光是監控壓力這一項就難以想象:

有記者曾在一次投資研討會上了解到,陳盛(化名)是一家小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35歲的他看上去好似已有40多歲,在他的描述中,基金經理目前的生存狀態完全可以用“變態”來形容。

“每天一早到公司,第一件事情就是將自己的手機上交給專人保管,然後等到下午3點,等交易時間過了纔可以拿回自己的手機。”

“平時聯繫就用公司電話,全程監控,你的一舉一動都會被錄下來。每個基金經理辦公室基本都裝有攝像頭的,但不是每個人都有。”

也就是說,在工作時間內,你的一舉一動都要被監控,這確實是蠻變態的。如果碰上一個完美主義者,在監控下,每時每刻都要保持自己的形象,想想都累,長期這樣下去恐怕會瘋掉吧。

又一位金融年輕才俊猝死:我們總是拼命工作,卻忘了認真生活

此外,據相關規定稱,基金從業人員不準擁有證券賬戶,父母、妻子、丈夫、兄弟姐妹如有證券賬戶均要提前申報,如因瞞報發現問題,責任自擔。

另外,除了上交手機,郵件、MSN、QQ等即時通訊工具全天候監控,並且記錄留存5年以上。一位南方基金公司的高管透露,“我們現在內控很嚴格,連客服人員都被要求上報直系親屬的身份證號和證券賬戶。

超負荷的工作強度:

做一名基金經理,不光是腦力活,還是體力活。

一位離職的基金經理,這樣描述他之前每天工作的狀態:

每天一睜眼,我就要面對29個一級行業,A股3000多家上市公司,還有美國颶風了、英國脫歐了、中國各項經濟數據發佈了、日本地震了、法國恐襲了、短時間內發生的主要經濟或金融事件等,只要和投資有關,你都要關心!

開盤時間,看盤,確認自己交易計劃的執行情況,做明天的交易計劃,調整組合,讀研報,讀新聞,讀雜誌,穿插跟同行的電話.......

另外,公司還要看業績,年排名、季排名、月排名、有些公司居然還搞出來周排名,就差天排名了!

作爲一名基金經理,基礎工作就是需要把A股上市公司全部調研一遍,梳理出最核心的百家公司。更關鍵的一步是,還需要動態跟蹤這些公司,決定買賣時點。簡而言之,他們每天要看百上千家上市公司的公告,總結調研行業各種數據、報告,天天覆盤自己的選股方向。

只是,面對波詭雲譎的A股市場,即使策略做的再全面,見過再多的灰犀牛,也會有意想不到的黑天鵝。

又一位金融年輕才俊猝死:我們總是拼命工作,卻忘了認真生活

散戶每天波動幾萬塊錢就會哭天喊地,而面對着每天幾億元的漲跌波動,基金經理內心的壓力是不言而喻。

但即使壓力再大,你還不能退縮,因爲你的職責和使命就是依靠着平臺和自己的投資能力、市場經驗,爲信賴你的客戶賺取回報。

經常在清晨飛往另一個城市,又往往在夜晚降落在城市的夜幕中。一年有一半時間是這樣的生活。”這是一位基金公司高管在微博上的一段話。

如果你在飛機上看到有人打開電腦敲敲打打,八成那人是基金從業人員,要看報告,要寫文章,要做PPT。因爲忙得太累,還會出現工作完卻把筆記本直接丟在飛機上的“杯具”。

據《2017年中國金融從業者現狀報告》顯示,49.7%的金融從業人員每週工作時間爲46到55個小時;39%的金融從業人員每週工作時間爲55到65個小時;12%的金融從業人員每週工作超過65個小時。可以說,金融圈子裏的人,幾乎沒有不加班的。

又一位金融年輕才俊猝死:我們總是拼命工作,卻忘了認真生活

又一位金融年輕才俊猝死:我們總是拼命工作,卻忘了認真生活

金融圈裏,有一個流傳已久的噩夢“the magicroundabout(魔法環島路)”:“早上7點鐘,的士司機會在公司樓下等你,帶你回家,等你上樓洗個澡,再把你帶回公司。”,這就是他們真實的生活寫照。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無疑拿命在搏。

人前的光鮮,背後的苦逼,他們真的很忙,忙得沒有娛樂,沒有生活,忙得天天透支自己的健康。大多數基金經理過的,其實是在光鮮外表下被誤解的生活。

又一位金融年輕才俊猝死:我們總是拼命工作,卻忘了認真生活

年淘汰率高達30%:

金融行業由於工作穩定,福利好,成爲很多大學生嚮往的工作,競爭也十分激烈。

但據智聯招聘人士稱,在基金經理炫目的光鮮背後,其實是年均30%的淘汰率和年均54.3%的變動率。除了所學的專業要求外,綜合素質要求也高的嚇人。

許多畢業生就業只能從最底層做起,而且能熬出頭的也是極少部分。在畢業生不斷爭搶飯碗的同時,企業招人也抬高了要求,往往要求“有5~10年及以上工作經驗”更有甚者,有些崗位還要求候選人有過上億資產運作經驗,有海外資金渠道等。

由此來看,這份職業並非我們想象的那樣光鮮亮麗;基金經理這項職業的錢景雖好,但如此高的門檻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勝任的。

既然這麼大壓力,爲何不離開?

因爲這個圈子的誘惑真的很大,一旦賺錢,豐厚的回報和滿滿的成就感,就會讓你欲罷不能,這也是爲什麼那麼多的金融學生畢業後仍要前仆後繼的原因。

任何高收益的事物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高投入。

就像電影華爾街的標題一樣:金錢永不眠。

而身在其中的你,爲了夢想,爲了慾望,也不得不追趕。

不想掉隊,就得用生命奔跑。

又一位金融年輕才俊猝死:我們總是拼命工作,卻忘了認真生活

3

回顧這一年,多位金融英才過早離世

細數這些年,金融圈中因壓力過大或過勞而死的人不在少數,僅今年以來,已有多位年輕的金融從業人員過早離世,令人惋惜。

今年3月16日,中郵基金靈魂人物總經理周克,因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45歲:

如果我死了就算了,但凡我還有一口氣在,我就一定要把投資者的錢賺回來。

這句話在基金業流傳多年,說這句話正是中郵基金總經理周克,在2012年遭受投資者質疑時他這樣回應。

4月5日,年僅37歲的銀華基金投資經理張林昌因病醫治無效離世:

金融圈少壯派投資經理張林昌,從2016年11月初確診頭頸鱗狀細胞癌,直到2018年4月5日凌晨悄無聲息地陷入昏迷後,便再也感受不到痛苦。

5月14日晚,網信證券上海投資銀行部總經理陳錦旗在公司加班期間猝然離世,年僅53歲:

其家屬後來寫道,陳錦旗“雖馬革裹屍,其壯志可酬。”但同時希望提醒奮鬥中的人們,在工作之餘,能夠“停一停,歇一歇,擁抱一下轉身就在的幸福”。

7月,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研究總監、董事總經理年僅48歲的楊曄週末在家中離世。

兩天沒去單位上班,同事去家裏找才發現。”,楊曄在自己家中去世,因爲個人獨居,因此7月9日才被發現。楊曄的朋友圈7月7日還在更新, 6月30日他還在出差。

楊曄畢業於浙江大學,曾一手主導建立了招商證券基金評價體系。

又一位金融年輕才俊猝死:我們總是拼命工作,卻忘了認真生活

其中,多位過早離世的金融行業人士,都從事買方投資或投資銀行等。基金行業,基民看重基金經理的排名和短期業績,基金公司內部的績效考覈,幾乎也都和基金經理的年度業績排名直接掛鉤。

金融行業工作的人,由於長期腦力勞動強度大、生活不規律、缺少運動等因素,導致心腦血管病成了他們生命的最大威脅。

本是最好的年華,但天妒英才,對那些因巨大壓力或過度勞累而過早離世的人,我們深感惋惜!但在緬懷前輩的同時,也提醒大家,金融行業本就工作強度大,一定要注意自我調節,多加強身體鍛鍊,珍愛生命。

阿金想說的是:

人生短暫,生命無價;珍惜人生,珍愛生命;堅信未來,積極樂觀;堅定信念,勇往直前,這纔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做的。因爲屬於我們的人生只有一次,生命也只有一回,用心走好每一步,不虛度每一秒,足矣~

又一位金融年輕才俊猝死:我們總是拼命工作,卻忘了認真生活

4

我們總是拼命工作,卻忘了認真生活

在這個充滿焦慮、浮躁的時代,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活在當下,而是活在了未來。

喫飯時,想着下週的項目;

睡覺前,思考着明天的彙報;

休個假,要擔心自己會掉隊;

上個班,還得擔心自己被辭退;

就連上廁所,也總是不忘抱着手機。

喫飯變成了機械的餵食,睡覺成了身體充電的方式,美好的性愛淪爲了例行公事。

又一位金融年輕才俊猝死:我們總是拼命工作,卻忘了認真生活

就想問問,我們還能不能好好地生活了?

過度焦慮,讓我們總是處於“多任務處理”的狀態。總希望在同一時間做好幾件事。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把時間利用到極致。

可是,科學實驗告訴我們,這種多進程同時工作的方法,只是一種幻覺。看起來同一時間完成多項任務,但其實只是多項任務間的頻繁切換,忽略了不只是過程,還有細節。

比如,喫飯思考工作的結果,肯定是沒法嚐到食物真正的美味的;度假焦慮掉隊的結果,肯定是沒法全心全意地享受度假的過程......

把工作填滿了生活的每個夾縫,又怎麼可能真正地休息、享受當下呢?

又一位金融年輕才俊猝死:我們總是拼命工作,卻忘了認真生活

我們拼命地工作賺錢,不就是爲了好好生活,爲了更加幸福嗎?

這世上,有很多美好的事物,並不是只靠錢才能實現的。

比如,坐在公園盪鞦韆;給小朋友講童話故事;躺在天台看星星……

我們總是拼命工作,卻忘了認真生活;我們總是想太多,卻忽略了當下。

其實,只要我們用心生活,總能收穫那份溫暖、感動和幸福。

最後,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花一些時間,善待自己的心靈,用心地生活。

畢竟年輕時最好的狀態,除了拼命工作,還有認真生活。

更何況,財富和工作不應當是生命的目的,它只是生活的工具。

因此,從今天開始,請你好好喫飯,好好睡覺,好好生活;遠離焦慮,活在當下;在你努力奔跑的同時,也別忘停下腳步歇一歇,看看眼前的風景,擁抱眼前的幸福。如果這樣,相信總有一天你會爲自己而感動。

又一位金融年輕才俊猝死:我們總是拼命工作,卻忘了認真生活

- 今日互動 -

#說說你的感觸或身邊的故事#

快來留言區說說你的故事吧

不見不散,阿金等你來撩~

- END -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別忘了點贊支持阿金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