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货变“金果” 奉节脐橙如何“拼”出新“钱”景?

油沙村果农李从兴家里的橙子全部保价卖给了拼多多商户

土货变“金果” 奉节脐橙如何“拼”出新“钱”景?

油沙村80多户村民几乎全靠种植脐橙为生

土货变“金果” 奉节脐橙如何“拼”出新“钱”景?

结满果实的果树

土货变“金果” 奉节脐橙如何“拼”出新“钱”景?

拼多多助农扶贫模式,切实解决了农民的增收问题,他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本版图片由 记者 徐浩 张宇 摄 商报图形吴静 制

农村电商,一直以来作为农民致富增收、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为农民打造出一条通向财富的“快车道”,但即便在电商已有基础的地方,依然存在着“盲区”。随着拼多多等新电商平台的崛起,电商助农之道又如何做到更精准、更高效呢?

记者近日来到“橙都”奉节探访,发现一批拼多多孵化的“新农人”正通过智能人货匹配、“多对多”产地直达等新型模式,为当地偏远地区的脐橙销售“保驾护航”。

困局:山村交通不便错失电商红利

11月底,穿行在奉节县的村镇道路上,挂满脐橙的果树萦绕路旁,金灿灿的果实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特别诱人。

为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奉节搭乘电商脱贫“快车”,助推当地农业供给侧改革。其特色农产品——奉节脐橙,更是由原来卖不起价的土货一跃成为农民致富的“金果”。据奉节县脐橙产业发展中心公布的数据,2017年全县电商渠道累计销售脐橙29970吨,销售收入达35964万元。

在全县脐橙销售形势一片向好的情况下,该县的朱衣镇油沙村却因地势偏远、道路不通陷入困局,一直错失农村电商的发展红利,让当地果农叫苦不迭。

11月下旬,记者来到朱衣镇实地探访,发现油沙村位于离乡道3公里外的山顶上,地形优越,日照时间长,海拔适中,早晚温差大,成为脐橙的绝佳种植地点,当地80多户村民几乎全靠种植脐橙为生。

但遗憾的是,这片天然果园与外界连接的却是一条九曲十八弯的爬山土路。“天晴成灰,下雨成泥,加上地理位置偏僻,很少有客商到这里来收购脐橙。”在奉节做了十多年脐橙生意的果商刘其忠无奈地说,由于交通不便,很多收购商不愿意来,导致这里的脐橙每斤要比其他地方的便宜5角到1元。

2016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冲坏了原本就崎岖的山路,导致上万斤脐橙无法运输下山,不少村民望着腐烂在地里的橙子默默掉泪。多位村民告诉记者,今年眼看着高达150万斤的脐橙逐步成熟,上门咨询的果商依然寥寥无几,很担心再次出现滞销。

破局:拼多多“新农人”拼出大订单

这样的困局该如何来破?不仅当地有关部门在思考,一些电商平台也在努力。

“互联网企业参与脱贫工作,核心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让贫困地区有产就有销,多劳能多得。”11月8日,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拼多多创始人兼CEO黄峥描绘的蓝图,如今正为交通尚不便利的奉节农村带去希望。

拼多多此前积极响应中央一号文件,启动“人才下乡”计划,3年间累积发动超过5万名“新农人”返乡参与农村“双创”工作,在全国679个贫困县帮扶超过10万个商家。在了解到奉节朱衣镇油沙村等地的困局后,西南多家“新农人”果商跃跃欲试,试图通过拼多多特有的电商运营模式,帮助当地打开脐橙销路。

“诚和源生鲜”的侯小陶就是这些“新农人”中的一员。今年,他打算在奉节采购50万斤脐橙,全部在拼多多的旗舰店销售,而油沙村的优质脐橙将作为其中的采购重点,预计将达25万斤。

在转战电商之前,侯小陶在成都雨润农产品交易城做生鲜生意,随着电商对线下实体的冲击,传统销售渠道效益下滑,一些同行开始转行做电商,侯小陶也动了心。但传统电商平台的运营成本越来越高,后来者如果手头没有宽裕的资金,很难再有机会做大。经过几次试水,2017年2月,侯小陶开始到拼多多试水,结果超乎他的预料。作为社交属性很强的新电商,拼多多与传统电商平台的一个重大差异,就是没有购物车,搜索功能也不重要。侯小陶告诉记者,“如果说传统电商是‘人找货’,那拼多多上则是‘货找人’,实现了B2C向C2M的转变,为电商开辟了新的经营模式。”

在新电商模式的带动下,侯小陶一路“拼”出了大生意。他的生鲜旗舰店,业绩聚变式增长,一年的总营收超过3000万元,拼单数超过100万单。2017年“双12”,侯小陶参与拼多多农产品促销活动,备下的1万单奉节脐橙被一抢而空,让他不得不连夜从成都赶到奉节,加价向农户收货。他多次感慨,拼多多的市场空间比设想中的大太多了。

双赢:商业利润和社会价值兼顾

生意做得好好的,为什么偏要去更偏远的地方收脐橙呢?当侯小陶掏出随身携带的大笔现金,向油沙村的村民们发放订金时,记者的疑惑涌上心头。

“拼多多平台那边很早就在引导我们多挖掘需要帮扶的偏远山区或农村,为此给了很多免费营销资源和流量倾斜,希望我们成为平台和这些区域农产品的连接者。所以,当我们得知这里因为交通问题影响到脐橙销售后,便马上行动了起来。”侯小陶介绍,近期拼多多还专门启动了脐橙丰收节的公益促销活动,鼓励商家实地解决滞销或难销脐橙产区的问题,精准扶贫。对此,油沙村的村民充满感激之情,在侯小陶实地考察那天,数十名村民聚到山腰的坝子里,讲述着自家的担心。不过在听完侯小陶的采购计划后,大家都放心了不少。他们希望这种模式能够持续,“以后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了”。

另一个让人意外的现象是,在拼多多上购买侯小陶店里的奉节脐橙,价格明显低于线下超市或其他电商平台的生鲜店。助农公益的背后,难道要牺牲店铺自己的商业利润?侯小陶的答案是:商业利润和社会价值其实是可以兼顾的。他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传统农货销售从收购、层层批发到零售,至少有五六个环节,每层加价约20%。于是,在农户手中价值3元/斤的脐橙到消费者手里往往就变成了6元/斤左右,甚至更高。如今,他通过集中采购、包装、运输降低成本,降低中间流通成本,同时依靠平台给予的流量和单价补贴,在让利消费者的同时,自己也会赚取不菲的利润。更重要的是。此举能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到奉节脐橙的品质。

“在平台的指导下,我做好自家店铺的生意就能自动解决果农面临的问题,让偏远地区的农户也可以享受到新电商带来的红利,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都能实现。这样的双赢局面,何乐而不为?”侯小陶笑着说。

规划:未来或尝试及时采摘降低农户风险

记者了解到,2017年,奉节网销农产品突破4.5亿元,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位列中西部地区第一。目前,电商扶贫体系共带动奉节1万余名贫困人员从事物流运输、采摘搬运、产品收发、品牌设计等,并带动3.5万户贫困户种植农产品增收,为当地脱贫攻坚开拓了新渠道。

对于未来,侯小陶还有更大的规划。他向记者透露了自己的构想:如果在奉节的脐橙生意体量增大,他会与当地快递企业合作,直接从基地开专线将货品运到消费者手中,中途不再中转,为消费者提供更新鲜、更便宜的农货。此外,为了解决滞销的农产品,侯小陶还计划在成都搭建冷链仓储。

“有了拼多多的海量订单做底气,再也不愁卖。”侯小陶介绍,以脐橙为例,传统的采摘方式是有人收购立即采摘,但在采摘的晚期,天气变冷,如果遇到霜冻天气,果子很容易坏掉。如果通过冷链仓储,可以在最好的时候提前采摘全部脐橙,不仅保证了脐橙的可口度,还降低了农户风险,可以让农户专心种植。

而在平台层面,拼多多则希望“拼模式”加速农产品的上行,带给中国农业形态革命性的改变。在不久前的拼多多Q3财报电话会上,拼多多创始人兼CEO黄峥就谈及针对传统农业困境,拼多多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拼团模式聚集消费者需求,并传递给上游农民;而凭借更多市场信息,农民可与全国同行比较价格,以合适的价格和包装向3.855亿拼多多用户销售产品;消费者最终可以用更优惠的价格获得更新鲜、更安全的产品,农民也可以获得更高收入。

链接

“拼式”扶贫

电商扶贫新样板

“特色农业+社交电商”,一个电商助农的新样板新模式,正通过平台优势被快速复制至全国,并遍地开花——今年4月底在全国蒜价大跌的情况下,河南中牟大蒜在拼多多上单天售出4.7万笔订单,卖出33万斤,光溢价就为当地农户增收100多万元;今年湖北秭归县脐橙丰收,但交通不便很难运出大山,拼多多得知消息后迅速联合本地“新农人”上门进行溢价收购,两个月内帮助当地农户销售2300多吨脐橙,为当地村民创造了1200多万元的收入。

近年来,在拼多多平台上,一个个的爆款农货不断出现,如百万单的芒果、百香果等,通过C2M直发的模式,从产地源源不断流向消费者手中。拼多多作为新电商,通过社交裂变与不断演进的人货智能匹配,迅速聚集起3.855亿消费者的海量需求,使得平台上孕育的“新农人”有能力不断优化仓储、物流等供应链成本,真正做到“多对多”产地直达、薄利多销。

拼多多创始人兼CEO黄峥在今年11月初的乌镇大会上透露:过去3年,拼多多共产生超过21亿笔脱贫助农订单,累计销售109亿斤农产品,相关交易总额达510亿元。截至目前,拼多多已投入102亿元,深入500个农业产区,扶持了5万名像侯小陶这样的“新农人”,有效解决了农业供应链的货源与交付难题。

如今,一个电商助农的新样板,已然成形。从12月7日开始,拼多多平台将连续3天举行“多多扶贫-脐橙丰收节”活动,参与活动的所有脐橙均来自以橙果为支柱产业的湖北秭归县、重庆奉节县、江西寻乌县。据悉,以此次脐橙丰收节为契机,拼多多扶贫小组将深入3个脐橙产区,切实帮助当地贫困农户增收,提升各县的农产品知名度,并联合商家、物流等生态伙伴持续推动当地农货上行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早日脱贫做出应有的贡献。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