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淘汰你,連抱歉都不會說一聲。

  01.

  這兩天,有幾則新聞引起了考友羣體的注意。在討論的聲音中,焦慮成分很明顯。

  首先是幾天前有媒體大號曝光,華爲內部文件提到停止新員工社會招聘,轉向應屆生招聘和內部流動。

  緊接着,在脈脈上有阿里員工透露公司近期準備收縮,不再發新offer。

  兩條消息結合起來,給人一種很壓抑的感覺,彷彿即將進入offer難求,失業率飆升的狀態。

  但是很快華爲官方發佈了“闢謠”聲明,並沒有停止社招,將會繼續向全球招聘人才。

  記得去年也有一樁類似的事件,有員工透露“華爲在清退34歲以上員工”,隨後被官方闢謠。但在內部信中依然可以看到“華爲不養閒人”這樣凌厲的措辭。

  阿里和華爲作爲一線互聯網和IT企業的代表,人事上的變動自然能反映出一些行業趨勢。無論是否停止社招,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往後求職之路將會變得更艱難。對於財務人們來說,寒冬或許真的來了。

  02.

  路遙知馬力,無論局勢如何變化,只要企業還需要員工,那麼機會永遠都是留給那些更有實力的求職者的。

  像阿里,騰訊,百度這樣的千億大企們,在招聘財務人員時也秉持着極高的用人標準。相對來說,最幸運,最容易進入大企財務部的時那些被招聘爲管培生的應屆生們。而對於已有工作經驗的社會人士來說,想進大企困難重重。從這幾年的觀察來看,大企們越來越看重從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做出來的高端財會才,騰訊CFO羅碩瀚,新浪CFO曹國偉,阿里CFO武衛都曾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做到合夥人級別,四大被財務人們稱爲跳板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有四大背景,自然意味着工作履歷比別人高出一頭,但前提是要先進四大,而進四大本身也並非易事。在變局中,如何成功進四大“鍍金”是我們需要關心的。

  之前和一位畢馬威資深HR聊過,想進四大,要從這幾個方面做準備。

  1.首先,不少求職者會擔心自己學歷成爲簡歷中較弱的一環,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四大HR一再強調,相對於研究生,他們更希望招到本科生員工,從去年起,四大里的普華和德勤都先後取消了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薪酬差異(在之前會有1000+的薪資優勢),這一變化可作爲證據。

  四大青睞本科生的原因在於,本科生往往年紀更輕,更容易學會新東西,更快融入四大的職業環境。

  2.如果是毫無工作經驗的應屆生,必須在簡歷中包含一些能證明能力的材料。對於財務人來說,最具說服力的材料就是財會證書了。類似ACCA這樣的國際財會證書對財會人的加持力度非常明顯,其一,這張證書包含13個科目,囊括了財務領域的所有知識,足以勝任四大審計師的日常工作。其二,這張證書知識量極大,通常需要2年左右才能考完全科,持證人無論是學習能力還是意志力都是出類拔萃的,也這些也正是四大欣賞的品質。

  3.最好擁有英語工作能力。四大畢竟是外企,在日常工作交接中,企業內部郵件中,都需要應用到英語。此外英語演講也是面試中的重要一環。所以求職者最好能有證明英語能力的材料,例如託福和雅思。持有ACCA也有同樣效果,這張全英文證書足以證明持證人的語言能力。

  03.

  無論這次阿里華爲縮減社會招聘是否屬實,對財務行業來說,一個明顯的感受是,求職競爭越來越激烈了。

  前幾天從某事務所獲得一個數字,2018年的秋招中,這家事務所的錄取率僅爲5%。

  高頓網校Steve老師認爲行業規模並不會縮小,並不會出現僧多粥少的局面,但已經可以看到的是,行業的入行門檻將會越來越高。

  企業當然會優先錄用那些實力更強的選手,而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在淘汰大潮來臨前,讓自己做好準備。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