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雲報道 今天(12月2日),湖北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跟隨“四十年看青海·媒體記者青海行”記者團一行繼續走看青海,來到了西寧市第一醫療集團,這樣一個具有獨立法人的全國第一個市縣鄉村跨區域緊密型一體化的健康共同體,讓記者們紛紛點贊。

讓醫療資源真正下沉 老百姓家門口就能看上好醫生

生了病,就去城裏的大醫院。在西寧,以往很多人都是這樣的想法。因爲縣醫院和鄉鎮衛生院,醫療基礎薄弱,工資待遇低,留不住大夫,因此也留不住病人。

如何讓醫療資源真正下得去,西寧市委調研發現,必須打破部門行業監管藩籬、突破行政區域壁壘。

2016年,西寧市第一醫療集團成立,整合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大通縣第二人民醫院、大通縣中醫院爲集團的3個分院,各分院管轄的縣域共30所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89所行政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全面構建防治結合、聯防聯控的“大健康”模式。

西寧在全國率先推進市、縣、鄉、村四級跨區域緊密型一體化醫療集團建設,打造“總院-分院-衛生院(社區)-村衛生室”四級垂直管理模式,院長成了集團董事長,縣醫院成了集團分院,統一管理同工同酬,讓專家真正流動起來、下沉到位,並在集團醫院內設立雙向轉診科,通過“綠色通道”,服務上下轉診患者,讓老百姓在家門口看上好醫生。

提高羣衆健康意識 醫生從河裏撈人變岸上圍欄

“如果把疾病比作一條河,人一得病,猶如掉河裏,那醫院幹什麼呢?就在下游撈人(救人)。現在看來撈得很辛苦,撈得也不夠精細。”西寧市第一醫療集團黨委書記、理事長王東超跟記者形象地比喻說。

“2010年前,醫療單位都是在河裏撈人,源頭防治薄弱,基層醫療機構弱化,老百姓一生病都到大醫院,造成大醫院人滿爲患,修建大樓、增加牀位,還是滿足不了患者需求。同時,醫務人員疲勞施診,沒有時間,也談不上精細診斷和治療。”

“作爲院長,以前只考慮撈了多少人,每天門診、住院手術等有多少。但現在不考慮這個問題,而是有計劃地在河上游建圍牆、建欄杆,想辦法提高羣衆的健康意識,讓掉河裏的人少一點。”王東超說:“這些圍牆、欄杆就是健康管理,通過健康管理逐步讓老百姓建立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最終讓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有病早發現、早治療,規範治療,讓人人享有健康,享有公共衛生資源和醫療資源。”

打造“三縱三橫”的健康聯合體

2017年,集團邀請醫改專家和研究機構着力打造“三縱三橫”的健康聯合體新模式。“三縱”是指從集團內部打造三條緊密型一體化的縱向鏈條,“三橫”是指從健聯體橫向部門之間協作聯動的角度,打造“三個橫向互動機制”。

“一縱”是依託集團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的組織架構,構建以居民和患者健康爲中心的防治結合的服務體系。“二縱”是從構建防治結合、聯防聯控的“大健康”新模式出發,對不同級別醫療機構的職能進行重新梳理定位,總院成立健康管理部,分院成立健康管理科,鄉鎮衛生院組建了307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三縱”是打造以健康管理爲導向的績效管理模式,引導醫務人員主動參與健康干預工作。

“一橫”是通過將市縣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婦幼中心等部門融合進健康聯合體,開展以環境健康、疫苗接種、疾病防控、職業健康等重點健康問題的多部門聯合健康行動。“二橫”是加強與醫保部門聯動,創新性實行“總額管理、超支分擔、結餘獎勵”的醫保打包付費政策,明確醫保結餘資金重點用於防治結合相關工作和績效獎勵,形成防治結合促進健康的激勵機制。“三橫”是加強物資供應保障方面的聯動,在黨委、紀檢監督下,藥品、醫用衛生耗材和辦公用品集中統一採購,進一步擠壓藥品、耗材水分,優化健康聯合體收支結構,增加醫療性收入。

(湖北廣電融媒體記者:李悅 蔡艦 責任編輯:劉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