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表,刘表一着急,撒手人寰,刘琮成为荆州地区最 高军政长官的继承人。刘琮面对大兵压境的局面,开城降曹。刘琮因自己的投降 行径千百年来饱受人们诟病,几乎成了软弱、无能、败家和投降主义的代名词。
但事实上,这一切的幕后推手都是刘备,刘备的不战而撤导致荆州门户洞开。 由于荆州的整个防御体系被打乱,所以刘琮无法组织起有效抵抗,不得不饮恨降曹。
曹操说过两句狠话,一句是著名的“宁愿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 另一句是“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尔”。
刘景升是刘表的字,刘表的儿子就是刘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生儿子就 要生像孙权那样的,刘表的儿子刘琮简直和猪狗一样。
曹操的后一句狠话记录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里。赞扬孙权是可以 的,但曹操却用一个对比的修辞手法把刘琮折进去了。从此,刘琮就成了无能、 软弱、败家和投降主义的代名词。
刘琼落得千夫所指的原因是这样的: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表。正值 刘表病亡,刘表的次子刘琮不战而降,荆襄九郡全部落入曹操手中。与此构
成鲜明对比的是,刘备和孙权面临着曹操的武力讹诈和政治诱降,不为所动,大败曹军。
我们不禁要问:刘表一代英才,怎么养了这么个不争气的儿子?
古人一般喜欢用上、中、下“三策”来对事物进行研判。我们也可以借用 古人的“三策论”对当年荆州集团的决策进行分析。
作为一方诸侯的刘表或刘琮,其上策应该是取得天下,重续大统;中策则 是拥兵自重,保全现有权力和属地;下策不外乎是保存家族血脉和自身性命。
显然,从刘琼的实力看,全取天下的上策是无法实现的。拥兵自保的中策 还是可以勉强为之的。但为什么刘琮拥有数十万之众,不率军抗曹,而是直接 选取下策,主动交出军队和地盘投降呢?
这里面固然有战争风险的问题。战端一开,没人能够准确预料到结果,就 像孙子说的那样:“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如果刘琮战败,连保全家族性命的底线可能都无法维持。但是,主动放弃抵抗, 陷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也许会更加悲惨,不过刘琼最终还是选择 了投降。
有关历史的疑问我们还是应该追问历史的本身。
研究刘琮投降的问题,决不能简单地从刘琼的人物性格和刘琮与曹操之间 的实力对比两个方面来进行,还必须要把刘备的因素考虑进来。刘琮的投降其 实是刘琮、刘备和曹操三方博弈的结果。
建安十三年的荆州,政治风云诡秘。当时,刘琦、刘琼兄弟各成一派,暂 驻新野的刘备与刘琦结成联盟,其目的就是为了掘取荆州。刘备除了政治上联 合刘琦之外,还极力拉扰刘表过去的文臣武将,伊籍,霍峻、向朗等人最终都 投入刘备的怀抱便是很好的例证。刘备还利用诸葛亮在荆州地区的宗族势力,
扩大政治影响,俨然成为荆州政治力量的重要一极。
我们知道,要想抵御外部侵略,必须有一个内部团结的政府。明末同样是 一个很好的例子。
明朝末年,明政府陷于内有农民起义,外有满洲入侵的波峰浪谷之中。崇 祯皇帝在没有处理好内部农民起义的情况下,倾全国之力与后金作战,最后大 明政权虽然抵抗住了外族的入侵,却被自己内部的农民起义所推翻。
当年的荆州面临着与明末相似的形势。在曹操、刘备、刘琮三者的博弈格 局中,不论刘琮还是刘备,一旦一方与曹操交战,另一方就可以轻易地取得荆 州。也就是说,刘琮之所以不能和曹操开战,并不是刘琼没有反抗曹操的能力 和勇气,而是因为害怕刘备去抄自己的后路。
顺着这样的思路考虑,我们就越发明白,为什么曹操大军开来,刘备一路 望风而逃了。
从道理上讲,刘备的军队从斩黄巾开始一直到为陶谦救徐州,一路上鲜有 败绩。最后,在徐州救陶谦一战,刘备的军队也与曹军也打得不分上下。但刘 备在荆州之战时,面对曹军的先锋,却一败再败,弃新野、退当阳、败樊城、 走夏口,其作战能力与以往相比大相径庭。而且刘备一路溃退下来,手中竟然 还有数万队伍。诸葛亮在与东吴进行合作洽谈时,还可以用手中军事力量作筹 码与孙权讨价还价。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记载:“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阪,今 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诸葛亮说我 们虽然在长阪大败,但剩下的士兵加上关羽的水军还有一万人以上,再加上刘 琦江夏的部队能达到两万。这里面即使有诸葛亮夸大的成分,也足见刘备元气 未伤。
我们对刘备战损情况较小的唯一合理解释就是:刘备因为同样担心自己与 曹操作战后被刘琮吃掉,消极避战,一路南撤。
正是刘备撤退,导致荆州门户洞开,使刘琮失去了抵抗曹操的战略依托, 刘琼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投降了曹操。
大家知道刘表之所以收容刘备,就是想用刘备去抵抗曹操,所以将刘备部 署在荆州北部的新野、樊城一带。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记载:“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 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走。”这句话是说刘琼接替刘表后,派 出使臣向曹操乞降,但当曹军到达宛城时刘备才知道,只好率领部队逃走。
这句话因为顺序的原因,让人读起来仿佛觉得构成了因果关系:因为刘琮 投降,所以刘备不得已逃走。但事实上,宛城的位置在新野正北,而新野又在 荆州的北部。刘琼不可能在曹操大军刚开拔时,就越过刘备的防区,派人去向 曹操请降。
而事实恰恰是刘备后撤在先,刘琼投降在后。
因为刘备的单方面后撤,打乱了荆州的整个战略部署,使刘琮无法组织起 有效抵抗,所以他不得不投降曹操。
反过来,刘琮的投降也出乎刘备的意料。刘备的如意算盘是刘琼与曹操火 并,两败倶伤后,自己夺取荆州。由于刘备一直坚信刘琼会全力抵抗,可以为 自己后撤赢得足够的时间,所以他才坚持裹挟民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南撤。
随着刘琼顺利投降,曹军的进军速度明显加快,所以曹军的先锋在当阳长 坂追上了刘备。刘备的策略仍然是不与曹军硬拼,坚持边抵抗,边后撤,最后 撤至江南。
历史上往往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刘备虽然在荆州问题上坚持不抵抗策
略,但由于后来能够占据西川,与曹、孙集团形成鼎足之势,所以舆论时评开 始变得有利于刘备了。陈寿本着“为尊者讳”的原则,故意在《先主传》中颠 倒了事情的先后顺序,把刘琮的投降放在了刘备撤退的前面叙述,倒置了本末。 陈寿还把刘备裹挟民众,谋图荆州的行为,说成是保民义举,同时千方百计贬 低刘琮。到了《三国演义》里,罗贯中甚至把刘琮描写成了投降派的代表,把 刘琮的结局也写得很糟:刘琼降曹后,在举家迁移的路上被曹操派人杀害了。
事实上,历史上真实的刘琼与《三国演义》中的刘琼出入很大,曹操不仅 没有杀害刘琮,而且还让刘琼担任刺史,只不过把刘琮作为交流干部,从荆州 派到了青州。刘琼以后升任谏议大夫,参同军事,被封为列侯。曹操对刘琮也 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刘琮“心高志洁,智深虑广,轻荣重义,薄利厚德” (《赋故事》)。
所以我们说刘琮是个能够审时度势,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的一代英 杰,而不是软弱如猪狗的人。假如刘琼当时真的奋起抗曹,刘备定会抄其后 路,那时刘琮失去的将不仅仅是荆州,其身家性命和家族血脉也将由此断送。
至于曹操的那句狠话嘛,由于是出现在《吴主传》里,我们综合曹操对刘 琮的一贯态度,可以肯定地认为,那不过是吴国人为了树立孙权的光辉形象, 借曹操之口来粉饰自己的赞美之辞罢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