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屹;圖片來自網絡

隨着朝韓快速接近,半島局勢出現明顯緩和,而美國公開宣稱舉行美朝領導人會晤消息則無疑進一步促進緩和。然而,當朝韓走進步伐不斷加快之際,美國逐漸感到半島局勢有些“失控”,開始頻頻製造矛盾。從堅決不肯解除制裁到公開批評韓國在發展對朝關係方面已經“越界”,美國充分利用各種機會製造半島矛盾。而近日,美國乾脆放朝鮮“鴿子”,使脆弱的半島局勢逐漸緊張起來。

2018年11月7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希瑟·諾爾特發表書面聲明表示,美國已經決定推遲國務卿邁克·蓬佩奧原定於本週與朝鮮代表舉行的會面。至於推遲原因,諾爾特非常籠統表示,這主要是因爲雙方“日程安排”有矛盾。等到雙方“調整好”日程安排,美國還是要舉行會晤,爲此雙方仍然保持溝通。這是近2個月,美國第二次對朝鮮放鴿子!

美國聲明指出,國務卿蓬佩奧和美國國務院朝鮮政策特別代表比根原計劃要在近日於紐約會見朝鮮勞動黨統一戰線部部長金英哲。雙方都希望通過會晤充分交換意見,瞭解半島無核化執行情況。然而,由於朝鮮當局早些時候發出威脅,若美國不肯解除制裁就重啓核計劃,所以美國“判定”朝鮮“沒有”採取措施執行雙方業已商定的棄核計劃,雙方代表的日程安排也由此“不合適”。

很明顯,諾爾特這份聲明“意在搞事”。他將美朝代表會晤推遲責任完全歸咎於朝方不久前發出的重啓核計劃威脅,可對於朝方爲何這樣做卻隻字不提。而國際社會都瞭解,朝鮮已經採取很多積極措施貫徹“棄核計劃”,包括拆除核試驗場和關閉相關研究設施。此舉已經得到很多國家認可,他們紛紛呼籲美國解除對朝制裁,但美國始終“裝聾作啞”,堅持認爲朝鮮“什麼都沒做”,甚至試圖通過追加制裁來“促進”朝鮮“貫徹計劃”。

無獨有偶,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一度宣佈要訪問朝鮮,可就在8月24日、訪問即將成行前夕突然宣佈取消,朝鮮直接被“放鴿子”。而美國如此熱衷於放朝鮮“鴿子”當然不是覺得好玩,其是想利用這種富有侮辱性外交行動來刺激朝鮮,迫使朝方做出不冷靜軍事舉動,如增加朝韓邊境兵力,甚至將核計劃重啓付諸實踐,屆時美國將有理由繼續對朝鮮實施制裁。

美國一直不肯放棄對朝制裁並非害怕後者成長爲“超級大國”,這主要還是美國維護全球軍事霸權的現實所需要。由於全球大部分主要區域都陷入軍事或政治動盪,亞太地區的相對穩定使當地成爲“世外淨土”,但這不符合美國基本地緣軍事利益。亞太地區有許多潛力巨大的地區大國,若長期穩定會給他們充裕時間發展,爲將來在軍事上超越美國夯實基礎。

而且,通過長期穩定發展,這些地區大國多數已經積累起相當數量財富,如果外部環境穩定,他們不會輕易用這些財富與美國進行所謂“軍事競賽”。所以美國欲大力消耗這些國家就必須保持局勢緊張,最好出現類似中東那般廣泛性戰亂,這樣即使這些地區大國沒有捲入戰亂也不得不加大軍事投入。屆時,美國不僅能大規模消耗“地緣對手”還可以藉助地區局勢混亂銷售大量軍火。而東北亞作爲亞太核心地區,一旦出現大規模動盪必然會產生溢出效應,因此美國有必要使半島核問題長期化,以便爲將來在東北亞製造大規模混亂奠定基礎。

爲獲取利益,美國向來不擇手段。自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更是肆無忌憚,恣意犧牲區域穩定來換取自身軍事或政治利益。敘利亞、利比亞和也門的戰火尚未燃盡,美國就又將魔爪伸向亞太。其頻繁刺激朝鮮的做法已經擺明態度,如果亞太不能按照美國的需求發生大規模戰亂美國是不會罷休。美國毫無國際責任的做法已經嚴重威脅到亞太地區正常運轉,所以對這樣一尊“瘟神”,最好辦法是亞太國家聯手讓其“從哪來回哪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