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哈佛招生歧视案在波士顿联邦法院经过15天开庭审理后结辩,但由于案件复杂,判决还要再等6-8个月。

  双方律师倒是都表示有信心获胜。舆论都预计这案子,怎么着也会闹到美最高法院,结案?再等个两三年吧。

  虽然没结论,不过几番过堂会审,神秘的哈佛大学招生流程内幕首次被揭开。

  究竟,像哈佛大学这样的顶级美国大学,喜欢怎样的学生?整个招生过程是怎样运行的?

  你可能不相信,但事实上,在许多高中生还在犹豫是否申请哈佛之前,哈佛就已经在开始考虑网罗潜在申请者了。

  哈佛大学整套招生工作的起点是——哈佛每年都会主动从考试机构购买超过10万人次的考试成绩信息,考试机构包括ACT(American College Testing,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和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

  通过对这些考试成绩的筛选,哈佛大学会筛出一批他们认为的“优秀学生”,然后向这些学生发送电子邮件、信件和各式招生宣传手册作为邀请信。根据哈佛招生办公室公布的2013-2014年度的招生和面试手册(简称招生手册),你想象不到,哈佛甚至会在学生刚上高中一年级时就开始“接触”,前提是,这些学生是哈佛眼中“有前途”的潜在申请者。

  接下来,哈佛大学招生官员们会前往全美各地,亲自寻找合适的申请者。他们有时单独行动,有时会与其他顶级大学的招生官同行。据上述手册透露,在2013-2014学年,哈佛招生官的足迹遍及了全美50个州的130个城市。

  在所到的城市,哈佛招生官通常会租用当地酒店的会议室等公共场所,进行各种招生宣传,并给哈佛打打广告。招生代表还会访问当地高中初中。负责少数族裔招聘计划的工作人员必须前往至少两所初中。

  而在所有候选人中,招生官们会特别偏好低收入和少数族裔的学生,以及那些人口较少地区的高中生。哈佛招生办负责人称,这样做是为了确保哈佛大学的“多样性”,而这正是该大学极为重视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招生官们还会格外留意那些有体育特长的高中生,以壮大哈佛校队。哈佛招生官会按照1分(顶级)-6分(不可能录取)给学生的学业表现打分,同样得4分的申请者,过往5年中运动员学生比非运动员学生录取的可能性高1000倍。

  对于那些哈佛心仪的学生,招生官会单独进行联系,甚至会安排高中生来到哈佛大学宿舍和学生们临时住宿,得以体验哈佛的生活。

  “向那些哈佛钟意的潜在申请者尽早发出善意的邀请,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手册里写道。

  睿妈点评:哈佛照顾低收入和少数族裔的学生,这倒不是随便说说,记得之前睿妈写过的《社会底层的穷小子也能被哈佛全奖录取》的事吗?

  不过少数族裔中的受益群体只有非裔、拉丁裔和土著印第安人。亚裔、犹太裔等少数族裔并没有包含在“光环”之下,而亚裔和犹太裔恰恰又是在考试中取得成绩最优的群体~

  招生官“主动出击”后,就轮到学生准备申请材料了。

  在11月1日-次年1月1日期间,递交了考试成绩、成绩单和个人论文等各样繁复的申请材料后,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报名参加一个由哈佛校友负责的评估候选人的面试。每年有超过15000名哈佛大学毕业的校友会担任面试官的角色。

  在哈佛校友与指定的面试者面对面会谈前,他们通常只知道面试者的一些基本信息,例如名字、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和所就读的高中。此前,面试官从未见过面试者的任何申请材料。

  在这次哈佛歧视亚裔案庭审中披露的面试手册,详细说明了面试官的判断标准 ,以及如何记录下谈话中面试者表现好或不好的细节。

  手册要求,面试官需要和申请人进行1小时以内的持续谈话。面试前,不要提出着装要求,也不要在申请人家中进行面试。面试官会从一些比较容易回答的事实类问题开始,然后慢慢转向一系列更深入的问题,以进一步了解申请人的“动机、承诺、水平和素质”。

  手册明确禁忌谈及一些话题。比如,面试官应该“避免长时间讨论政治和个人问题”,也不要询问申请人还申请了哪些其他大学。如果面试官要询问学生的成绩或考试分数,还要以“非正式的语气”来问。

  对于该提怎样的问题,哈佛招生手册也给出了一些具体的例子。例如,要求申请人描述他们的学校和社区,并谈论他们喜欢和不喜欢哪些课程。还有一些问题包括:“你有最喜欢的一本书吗?或者,你最近读过哪本书?你喜欢在线阅读吗?您经常阅读哪些博客或网站?”

  通过这些问题,面试官试图评估申请人的潜力和最大增长方向,同时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个人能力。

  该手册要求面试官,“询问申请人这些问题的时候应当向他们确保,成绩绝不是招生委员会考虑的唯一内容”。

  除了上述内容,面试官还得向申请人了解一些更深入的内容,例如“你有人生方向吗?是什么?如果没有,是在探索吗?抑或走到哪算哪?对于一年后有什么规划?5年?25年呢?会以某种方式在某些领域做出一些贡献吗?”

  哈佛招生手册特别提醒面试官,“由于没有人能真正客观地评估另一个人,所以请注意你的偏见。”

  面试官会为每一位面试对象的学术成绩、课外活动、个人特质和整体评估打分评级。不过哈佛方面表示,由于评级分数难以标准化,招生办公室更多时候是依赖于面试官的书面评论而不是他们的打分。

  面试后,每位面试官都须提交一份面试报告,详细介绍申请人的优缺点,提交时间是接到面试任务后的2周内。

  睿妈点评:校友面试很重要,但哈佛自己也承认面试总难免会主观啊。

  第三步:招生官审阅材料并打分

  哈佛的招生官们也有成千上万份的申请材料要审阅。

  哈佛大学每位招生官都被分配了一个地理区域,专门负责来自该地区学生的申请。

  招生官们会先记录下有没有缺失的材料,然后记录下申请人的公民身份、族裔、是否继承群体(哈佛或拉德克利夫校友子女)、运动特长、社会经济背景和考试成绩等内容。另外,还会检查申请者是否有资格获得经济援助。每年哈佛有大约60%学生会获得奖学金,其中20%的学生不需要支付任何学费。

  接下来,招生官们开始关注更具体的数字——按照学业成绩、课外活动、运动才能、个人特质以及学校支持(如推荐信)等类别,对申请者打分并排序

  “1”表示所有等级中的最高排名,数字越大,得分越低。

  1)在学业成绩类别中,要想获得学业1分(最高分),申请人必须是潜在的重大学术贡献者,具有非常强的潜力和接近完美的分数成绩。如果申请的高中生赢得过国家或国际水平的竞赛,也会有帮助。获得学业2分的人通常在SAT考试中获得700分或以上,在ACT考试中获得33分或更高分。学业3分表示申请人SAT成绩在650到700之间,或“ACT”的29至32分。而学业4分的学生通常在SAT考试中获得600多分,在ACT考试成绩为26至29分之间。招生办公室称1-4分为“充分准备”,而更低分数的申请者则“潜力不大”。

  2)在课外活动类别中,课外活动1分表示“有国家级水平的成就或专业经验。”如果申请者曾担任过“班级干部、校报主编或乐队主管”之类的职务,则有希望获得2分。

  3)在运动才能类别,运动才能1分表明学生具备“在国家、国际或奥林匹克级别”参加运动竞技水平。

  4)在最备受争议的个人特质类别,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招生手册罕见地在这一部分加入了大量的描述和定义,特别强调了种族不应成为衡量申请者个人特质打分的因素。

  此前,个人特质评分栏目往往只用一些非常模糊和宽泛的定义,而今年哈佛招生手册则用了整整一个段落来具体化。如“真正优秀的品格,在于面对生活中看似无法克服的障碍,学生能表现出巨大的勇气;学生可能表现出领导或激励周围人的独特能力;学生可能会对他人表现出特别的关注或同情;学生获得推荐人的无条件和坚定不移的支持。”

  之前“安静”一次常用来描述亚裔申请者个人特质,也被认为具有贬义和歧视性,但哈佛方面一再驳斥这种说法。

  5)最后是学校支持类别,手册也建议了招生官如何为申请者的推荐信打分,如果写推荐信的老师/辅导员将学生描述为“某行业的最好精英”或“多年难遇的精英”,申请者可能拿到1分,如果推荐信上只是勉强说“最好之一”或“今年最佳”,申请者可能拿到2分。

  上述这些工作,一般会经手2位审阅者,第1位筛过后,第2位审阅的招生官需要核查事实,打分。

  睿妈点评:哈佛在“个人特质”评分栏目中对于亚裔申请者“系统性”的偏见,正是此次哈佛招生歧视案的争议核心所在。

  起诉哈佛大学招生歧视的学生组织在分析了16万份从2000年到2015年的入学申请后,发现:亚裔美国人学生在成绩和特长方面的分数都比其他种族高,但在“个人特质”方面,比如魅力、善良、勇气和积极个性等方面的分数远低于其他族群。尽管哈佛力辩并未歧视,但结果事实如此。

  第四步:招生委员会投票

  在审阅完所有材料并打分后,总得分靠前的申请者,将经两轮招生委员会投票表决。获得两轮委员会多数同意的,才算被录取。

  今年的招生指南指出,所有总分为2-或更高的申请者都会进入委员会投票的阶段;总分3+的申请者会根据每个案例的具体情况再决定是否进行投票;总分3或更低的申请通常到此结束。

  前述进行投票的两个招生委员会中,第一个招生委员会通常规模较小,由5-8人组成。他们由招生官、哈佛其他部门员工和担任主席的高级招生办官组成。每个人都有分工,分别侧重了解来自某个特定地理区域的申请人。委员会进行讨论研究可能相当花时间。

  “小组委员会对每个申请的讨论时间会从半小时到半天不等,有时甚至会要好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据哈佛招生官员透露,整个过程会从11月开始,每周都会讨论3到4天,直到2月底结束。

  在小组委员会内获得多数票数通过后的申请者,才会进入到40人规模的大招生委员会的投票。同样,申请者须获得大委员会的简单多数支持才算通过。

  但整个委员会的决定时常变幻无常,改变主意,如重新审视,或拒绝一些边缘的申请者。招生手册称,该流程的灵活性保留了“招生委员会在最后决定之前改变决策的可能性”。

  睿妈点评:投票委员会的组成是否也应该尽量公平和多样化呢?

  最后一步:通知录取

  从12月中旬,哈佛大学会先通知那些早早递交申请的人他们是否被录取。

  然后直到次年3月下旬,获得哈佛大学录取的申请者们会陆续收到录取通知。在收到录取邮件之前,只有等待。

  至此,整个漫长的招生工作才算告一段落。

  睿妈点评:名校录取,对很多人来说走向成功人生的开端,正因如此,才会有那么多被刷被拒的优秀学生深感不公。这场官司不是一场简单的官司,它涉及教育、种族、公平、权利的较量。不管怎样,名校招生流程内幕被曝光在众目睽睽之下,都将有利于促进公平和公正。

  本文综合《纽约时报》、哈佛大学学报《哈佛深红报》和《华尔街日报》等报道;图片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