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刻雖然很累,心裏卻充滿了工作的價值感,我們山東省第三批援湖北醫療隊接管的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經過我們的精心治療和細緻護理,昨天首批3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了。山東援漢醫療隊接管的病人中,第一批危重症病人中的柳姐(化名),成了範春華照顧時間最長的人。

原標題:山東護師帶着30篇《武漢日記》返程 記錄援漢艱辛與溫暖獲贊

通訊員孫克亮 攝

3月30日上午,山東援漢醫療隊135人撤離武漢。

“武漢對於我,不光是一座有着過命交情的城市,更是一座有着濃濃親情的城市”。撤離武漢的前一天,38歲的山東援漢醫療隊隊員範春華,在自己的個人公衆號“範範和素顏”寫下了第30篇,也是最後一篇武漢日記《再見有聲,團圓有時》。

她的《武漢日記》系列近5萬字,以細膩的情感,真實記錄了援漢的57天,講述她和醫療隊員、危重症病人、武漢醫生甚至是武漢司機的故事。

撤離前,範春華還將個人公衆號所得讚賞款10100元悉數捐贈。

急診科老兵,生日當天出征武漢

範春華,個子不高,一頭短髮,戴着眼鏡,說話語速較快。

3月30日上午9時許,在山東援漢醫療隊駐地蔡甸麗楓酒店大廳,範春華向長江日報記者講述了她的《武漢日記》背後的故事。她是個感性的人,回憶起自己朝夕相處的病人,幾次落淚。

範春華,山東濰坊醫學院附屬醫院主管護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工作10多年。2月2日,她的38歲生日。“比我小的護士都能挺身而出,我是10多年的急診科老兵,爲什麼不能上一線。”範春華送別第一、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同事後,很受觸動,主動請纓報名參加山東省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

範春華在日記《來了武漢,我成了一個愛哭的人》中寫道:“湖北是目前疫情最嚴峻最複雜的地方,誰不知道生命可貴,誰又沒有難捨難分,但是一個個科室齊刷刷地報名。”

2月2日,山東第三批援漢醫療隊抵達武漢。2月4日晚9時,他們正式接管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危重症病區,負責救治50張牀位的危症、重症病人。

“幾乎每天都有哭的時候,但並不是因爲恐懼,而是因爲愛和感動。”

危重症病人成勵志明星

山東援漢醫療隊接管的病人中,第一批危重症病人中的柳姐(化名),成了範春華照顧時間最長的人。

“當時,柳姐呼吸困難,坐起來都難。”範春華說,柳姐患有糖尿病,剛做完甲狀腺癌手術,血氧低,病情非常嚴重。山東援漢醫療隊專家幾次開會,爲柳姐確定了專門的治療和護理方案。

3月16日,範春華在日記《下次你們來武漢,我帶你們玩》中寫道:柳姐和我們都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還記得柳姐剛來的時候,醫生下了病危單。那時候的柳姐躺在病牀上戴着無創呼吸機,尿不溼都靠我們幫她換,每次翻身都要好幾個人幫忙。

“我們鼓勵她,她的家人朋友同事也都鼓勵她,最終柳姐重拾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候,狀態一天比一天好。”

範春華說,柳姐成了病房裏的明星勵志病人。他們總是拿柳姐做榜樣鼓勵其他病人。“他們都度過了自己生命裏的冬天,重新擁抱了生命的春天”。

3月26日,柳姐治癒出院。

“武漢,一座與我們有着過命交情的城市”

3月以來,出院病人越來越多。

一位64歲的老人在出院前,送給醫護人員一份特殊“感謝信”。他將照顧過他的100多名醫護人員名字寫在一張A4紙上。老人說,他這輩子要永遠記住這份名單。

範春華在日記《謝謝你們,山東醫療隊》中寫道:“我每次看到這張照片(A4紙),都會感覺到心靈的震顫,都會充滿工作的價值感。”

3月26日,範春華最後一個班。她有些牽掛仍在繼續治療的一位72歲老人。“老人身體在好轉,出院要穿乾淨的衣服。”範春華來到老人的病房,幫他洗了4件要穿的衣服。“他也是第一批過來的,病情最爲嚴重的人”。

3月24日,範春華在日記《武漢,一座與我們有着過命交情的城市》中說:來到武漢的50多天裏,我們過着醫院、酒店兩點一線的生活。繁花正盛的季節,我們沒有見過武大的櫻花,我們沒有見過黃鶴樓,我們沒有在大街上品嚐過武漢豐富的“過早”……但我們守護着病區裏的白天黑夜,我們見過中法新城院區的12個時辰,我們和病人攜手並肩,戰勝了那可怕的病毒,讓病人重新擁有笑容和健康。

山東省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領隊鄭建新介紹,自2月4日,該醫療隊入駐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C7西病區以來,共收治96名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其中,重症77人,危重症19人。經過50多天的日夜奮戰,治癒81人,轉出12人。

(長江日報記者張勇軍 張衡 通訊員孫克亮)

範春華《武漢日記》摘錄

2月16日

累並幸福着

今天值白班,前幾次都是夜班,坐車的時候只感覺在漆黑的夜裏穿梭,看不見外面的景緻。下午1點的班,11:30就要從酒店坐車出發,到達醫院,穿防護服,交接班,上班,各種治療護理,下班,交接班,穿過一道道門,小心翼翼地脫下一層層的防護裝備,坐車回到酒店的時候已經快7點了,這7個多小時的時間裏不喫不喝不休息不上廁所,是我們每個人工作的常態。

68牀的大姐,前天我值夜班的時候還躺在牀上吸着氧氣喘憋得厲害,翻身、披外套、換尿不溼都要靠我們照顧,今天我進病房的時候大姐居然還記得我,告訴我她可以在牀上坐一會了,下午68牀大姐有做CT檢查的醫囑,大姐開始老怕自己不行,坐不了輪椅沒法做檢查。

在我和凱凱的鼓勵下,大姐終於慢慢挪到了輪椅上,等大姐做完CT回來,我去門口接大姐的時候,大姐對我笑得那麼燦爛那麼高興,右手還做出勝利的手勢,扶大姐回牀上,大姐一個勁說謝謝我。剛挪到牀上大姐就迫不及待地跟老公視頻,告訴老公自己能坐輪椅去做CT了,大姐的老公在視頻裏一個勁給我道謝,那時候我真的感覺眼淚忍不住往下流,誰沒有難捨難分啊。

上班的時候還沒有感覺累,等坐上班車才感覺疲憊感襲來。今天武漢是個大晴天,車窗外夕陽西下的景色好美。

2月18日

有艱辛更有喜訊

此時此刻,晚上7點,剛剛下班回來,拖着滿身的疲憊洗了半個小時的熱水澡後,才終於坐下來喫盒飯。遠在千里之外,又是疫情最嚴峻複雜的武漢,說生活裏沒有一點艱辛那是假的,單單是對孩子的思念就讓人夜不能寐。

此刻雖然很累,心裏卻充滿了工作的價值感,我們山東省第三批援湖北醫療隊接管的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經過我們的精心治療和細緻護理,昨天首批3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了。

今天我們的班上又有8名患者治癒出院,我們這多人不遠千里來武漢,不就是爲了救治病人嘛。看到病人出院時開心的模樣,看到病人一個勁對我們作揖道謝,把感謝山東人說了一遍遍,坐上車後還一個勁跟我們揮手告別,我們每個人都眼含熱淚由衷地爲他們高興。

剛剛看到羣裏的消息:接通知今晚病區估計要接收12名新病人,一邊心疼夜班的兄弟姐妹們今晚要受累了,一邊想現在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高效有序推進,病人能早接受治療,就能早康復早出院,我們的疫情阻擊戰就能早勝利!我們醫療隊就可以早日完成國家和人民交給我們的任務,早日回到我們日夜思念的家鄉!

2月26日

我的武漢親戚朋友們

作爲山東省第三批援湖北醫療隊的一員,我們有嚴格的組織紀律,嚴格遵守兩點一線的生活(兩點,酒店和醫院;一線,班車),每次上班前、下班後都要先看看微信,和我的武漢親戚朋友們聊聊天。

我的武漢親戚朋友們其實都是我們的病人,有的已經出院回家了,有的出院後去了隔離點,有的還在住院。我每天都會抽時間和他們聊幾句,問問還在住院的大姐夫婦:大姐,我下午5時的班,你還有什麼需要的東西嗎?我捎給你。問問出院回家的病人:今天感覺怎麼樣?喫飯休息都好嗎?問問前兩天剛出院去了隔離點的病人:今天怎麼樣?在那邊還習慣吧?

3月13日

他鄉遇故知,濰武一家親

昨天到了病區後,看到幾個醫生在討論病情,有人提到電腦系統提交申請的問題,旁邊的一位女醫生給出瞭解答。聽完解答後,我們的隊長曲主任問了一句:你老家哪裏的?“山東濰坊。”女醫生輕聲回答。

我不知道旁邊人心裏聽到這四個字的反應,但這四個字在我聽來就是天籟。“濰坊的,我們老鄉啊,一會等他們討論完了,我要過去和她私聊一下,問問她是濰坊哪裏的……”心裏頓時冒出無數個小問題。

“你好,我剛纔聽你說家是濰坊的,我也是濰坊的,請問你是濰坊哪裏的?”聽到我的話同樣有些激動的她說:“是嗎?好巧啊,我家坊子的。”坊子對於我太熟悉了,畢竟舅舅、小姨、堂妹一家都在坊子,哪個小孩記憶裏沒有在姥姥家度過的歡樂時光呢。“我姥姥家小姨家都在坊子,我姥姥家在王家,我小姨家在李家。”“我姥姥也是王家的,我大姨是李家的。”“我舅家的妹妹叫王坤。”“我和王坤是初中、高中的同班同學,王坤還有個弟弟……”

她是同濟醫院的醫生,我是山東省援湖北醫療隊的隊員,在千里之外的武漢,我們用這樣的方式相遇。我們不光是老鄉,而且是如假包換的親老鄉,我們不光姥姥是一個村的,她還和我的表妹是初中、高中的同班同學。

3月29日

再見有聲,團圓有時

2月4日上午,我們第一次去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的時候穿的就是這件藍色的隊服;3月28日,我們最後一次去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的時候,穿的也是這件藍色的隊服。衣服還是那件衣服,人還是那個人,但是心境卻大不相同。初到時,我們對這裏有陌生有恐懼,而今天,我們滿含熱淚充滿不捨。

在武漢的每一天都是難忘的,難忘與我們患難與共的病人,難忘與我們並肩作戰的戰友,難忘各行各業默默守護支持我們的同胞。

今天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裏,我們山東省第三批援湖北醫療隊種下了4棵紫薇,這是希望之樹、健康之樹、奮鬥之樹、友誼之樹。爲什麼我們眼裏滿含淚水,因爲我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在這裏,除了朝夕與共的戰友,我還擁有了弟弟、妹妹和師父。武漢對於我,不光是一座有着過命交情的城市,更是一座有着濃濃親情的城市。

同濟醫院爲我們每個戰友發放了紀念證書:己亥末,庚子初,新冠突襲,江城告急。中央令下,衆志成城,一方有難,八方來援。不計報酬,無論生死,衝鋒在前,千里疾馳。白衣爲袍,使命在肩,大疫大義,同舟共濟。生命之託,重於泰山,仁心仁術,無私無我。情深誼厚!山高水長!武漢永遠歡迎您!同濟永遠歡迎您!

作爲一名醫療隊員,到今天我們已經順利完成了支援武漢的任務。馳援武漢,不辱使命;再回齊魯,不負韶華。很快,我們就要回山東了,回到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上,回到我們親愛的家人、朋友、同事身邊。

再見有聲,團圓有時。英雄的武漢,堅強、勇敢、善良的武漢人民,仁心仁術的同濟醫院,無私無我的中法新城院區,將會一生銘記在我們心中,就像我們今天種下的紫薇樹,紮根伸展,抽穗發芽,枝繁葉茂,鬱鬱蔥蔥……

來源:長江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