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整體上劇情設計偏文藝,節奏緩慢,陳子豪和小藝二人的情感發展娓娓道來,然後加入懸疑,也就是歸港地區唯有高軍能夠捕獲大魚,而每一次捕獲多少大魚,就會有多少人失蹤的離奇故事。諸如小藝突然出現在歸港的原因並沒有明確說明,陳子豪和小藝二人的愛戀具體細節過少,不足以支撐起人魚之戀的動人故事,另外結尾較爲倉促,影片中的很多問題未能交代清楚。

電影《大魚》3月29日正式上線播出。

首日票房超200萬,斬獲235.3萬位居第一,《陳情令之亂魄》上線4天收穫507.9萬票房,不過單日票房始終未能突破200萬,與前作《生魄》相比差距較大。

而對於《大魚》這部網絡電影來說,與動畫電影《大魚海棠》以及國外奇幻電影《大魚》沒有任何關聯。

雖然從海報上頗爲驚豔,但是實則卻與海報大不相同。

這部影片改編自青春奇幻漫畫《我的食人女友》,講述了人魚之戀、物種對立和融合,環保等主題。

這不禁讓人想到了周星馳的影片《美人魚》,同樣是這樣的故事,但是兩者還是大不相同。

那麼這《大魚》又講述了什麼呢?

(一)

從劇情上看,講述了歸港地區陳子豪遇到皈黎人小藝,然後互相產生情愫,相戀的故事。

但是這其中又加入了歸港族長高軍不可告人的祕密。

整體上劇情設計偏文藝,節奏緩慢,陳子豪和小藝二人的情感發展娓娓道來,然後加入懸疑,也就是歸港地區唯有高軍能夠捕獲大魚,而每一次捕獲多少大魚,就會有多少人失蹤的離奇故事。

這樣的劇情設計還是有諸多看點的,人魚之戀唯美動人,大魚和失蹤人口又引人入勝。

不過劇情上依然存在諸多漏洞。

諸如小藝突然出現在歸港的原因並沒有明確說明,陳子豪和小藝二人的愛戀具體細節過少,不足以支撐起人魚之戀的動人故事,另外結尾較爲倉促,影片中的很多問題未能交代清楚。

整體上又不夠緊湊,較爲鬆散。

(二)

《大魚》在製作上也規避了網絡電影一向的特效,並不是以特效見長的影片,而是以敘事爲主。

從海報上看,很多觀衆爲誤以爲這是一部特效奇幻影片,但是最終的呈現結果或許不會令很多人滿意。

當然影片中的幾處特效也較爲一般。

演員上,男主角顯然表演較爲生硬刻板,女主可愛,兩人之間的關係塑造不夠融合。

而狄龍飾演的高軍令人驚豔,是一大亮點。

狄龍作爲老戲骨,這幾年鮮少出現,所以對於這部影片來說,有着情懷的觀衆自然會爲此埋單,《英雄本色》中的狄龍和張國榮搭檔,演繹感人至深的兄弟情,令人印象深刻。

在影片中,狄龍作爲歸港地區的族長,既要隱瞞自己獲利不爲人知的祕密,更要守護自己的聲名,爲此他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狄龍整體上的演繹尚可。

(三)

這部影片在主題上其實頗有野心的。

披着人魚之戀奇幻題材電影的外衣,卻講述着人與自然關係、物種對立和融合的深刻主題。

人魚之戀無疑就是陳子豪和小藝二人的愛戀,這注定是以悲劇收場的。

因爲這背後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對立矛盾,以及物種之間的對立。

作爲歸港族長的高軍能夠屢次捕獲大魚,並且靠着捕獲大魚發財致富,背後卻又隱藏着不可告人的祕密,用人去交換大魚,大魚變成人類桌上的美食,而人又變爲大海中的大魚,這樣的設定,上演了人喫人的慘案,直擊人性的罪惡,以及人與自然不可調和的矛盾。

爲了利,高軍犧牲族人,爲了名,高軍又要殺害皈黎人,這樣想要名利雙收,利慾薰心的人,儼然和小藝這樣善良的人魚形成鮮明的對比,高軍顯然還不如魚。

當小藝的身份暴露之時,歸港族人顯然對她是唾棄的,可是面對高軍的發達,卻鮮少有人提出質疑。

所以真正凶殘的並不是那些大海中的人魚,而是潛在在人類中間的惡人。

人與自然關係的破壞,一方面是人類利益的驅使,大肆破壞,不顧自然規律,另一方面又是在自我隱瞞,不敢正視事實。

通過這樣一個故事,告誡人類破壞自然實則就是在將人類推向萬丈深淵,對人類來說是赤裸裸的諷刺。

另外,作爲人魚的小藝想要融入人類,並不簡簡單單地通過儀式就能夠完成的,這背後更是涉及到種族文化、利益的差異。

子豪和小藝的愛情註定是個悲劇,也就是在說明着物種對立與融合的矛盾關係。

雖然有着人身的小藝能夠和子豪融合,但是歸根結底她依然是魚並不是人類。

正如高軍所說人就是人,魚就是魚。

魚想成爲人,靠着不僅是人身,更有文化的認同,要能夠被大衆所認同,能夠被權威人認同,顯然大衆並不認同她的存在,作爲族長的高軍更是不可能認同,這畢竟打破了自己的利益關係鏈,並且骨子裏的文化也很難達到平衡的。

​作爲《大魚》這部網絡電影來說,的確這樣新奇的設定和諷刺的主題,在網絡上電影中並不多見,可謂一股清流,並沒有主打特效、動作之類,而以故事見長,當然在劇情設定、演員演繹上依然存在許多問題、槽點,不過有着對更深主題的探討也是難能可貴的,值得一看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