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结合贾敏的生育史,黛玉大弟弟三岁,弟弟三年后贾敏早死,这个时间间隔如此高度重叠,大家能获得什么信息。这个结论就是,黛玉弟弟死后,古人眼里能继承香火的唯有男丁,贾敏当然不忍林家就此绝后。

《红楼梦》里,女主角黛玉的母亲贾敏,算得上一个“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人物。虽然从未正式登场,而关于她的信息,我们却又似乎随手可得、到处能找到一些。


究其原因,无非就是从黛玉身上,留存着深刻的贾敏的印迹。这也是为何贾雨村见到黛玉后为之赞叹的缘故。所谓知女莫若母,黛玉表现如何,必然离不开她母亲的言传身教。

更何况,贾敏还是世袭荣国府的嫡女,王夫人口里“无比金贵的大小姐”,更是五代列侯、当朝探花、两淮巡盐林如海的夫人。这一串头衔,很大程度上能说明贾敏的优秀。

可遗憾的是,这么一个优秀的女人,在《红楼梦》里,只不过从贾雨村口里“不到一年,女学生的母亲就亡故”一句带过。至于她是如何去世,因病还是因祸,都是半字不提。


可是,随着黛玉的逐渐长大,从她身上,我们越发能感到贾敏的非凡之处。比如黛玉来到荣国府,一路走来所见所闻,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母亲曾经如何教导自己。

可以说,黛玉越是表现优秀,就越能说明贾敏的出类拔萃。

这就越来越容易惹起大家的猜疑。作为荣国府最小的嫡出小姐,两淮巡盐御史夫人,怎么能说没了就没了呢?

更何况,贾敏死后,荣国府不但未见有有任何的抱怨,反倒急于代为照顾黛玉这个失去母亲的外甥女。更让人满腹疑云了。


那么,贾敏的真是死因到底是什么呢?或许,如果能弄清楚这个问题,则很多的疑问,比如黛玉父女的生离,黛玉一生的忧郁乃至芳年早逝,或许都能从中找到答案。

关于贾敏,原著留下的信息并不多。无非就是冷子兴、贾雨村、王夫人和黛玉等人口里流露出的一些片段。唯有将这些信息连贯起来,或许,能找到一些有用的线索。

首选,贾敏既然能顺利嫁人结婚生子,她在娘家的情况,自然不足以成为去世的原因,这也就去掉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贾敏和林如海的婚姻,算得上一门真正的政治联姻。更是肩负着整个贾府中兴的莫大希冀。而林如海确实也不愧是贾府的乘龙快婿,高中探花之后,一路青云直上,从兰台寺大夫直接被皇帝钦点为两淮巡盐。


虽然品级不算太高,但却从此成为皇帝的心腹之人。如果林如海和贾敏长命百岁,对贾府这个日薄西山的功勋世家来说,必然是莫大的助力。

可惜,好景不长,贾敏婚后,虽然先后生育了一女一男,也就是黛玉和弟弟,凑够了一个“好字”。

而长女黛玉自幼禀赋不足,身体娇弱。幼子更是在三岁左右早夭。在痛失儿子之后,贾敏自己也不到一年去世了。好好的一个官宦世家,就这么开始了凋零之路。


梳理完贾敏短暂的一生,我们大致可以得出如下一些信息:


林如海是姑苏林家之后,五代列侯,到林如海已经是第五代。幸亏林如海自己争气,考取了功名还高中探花。这样才不至于沦落为乡绅之列。

要知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世袭勋爵逐代而衰,如果林如海真的很“逊”,也就只能成为家道沦落的纨绔子弟。

江南林家虽然是列侯,但香火不盛,林如海数代单传。和贾敏婚后,功成名就之后,必然有振兴家族,多生子嗣之念,这也是人之常情,相信大家都可以理解。

有人说,林如海身份清贵,又身居要职,贾敏之外,多娶几房侧室不也能续香火吗?


此言虽然有理,但从实情出发,如果贾敏越是优秀,则林如海夫妇必然越发伉俪情深。别以为古人三妻四妾是平常现象,同样也不乏夫妻恩爱的例子。

夫妻情深,则即使有小妾又如何?实际上,林如海也是“虽有几房妻妾,却并无旁出”。

而夫妻相敬如宾之下,贾敏必然也会更理解丈夫的用心。林如海对贾敏越是情深,多生子女必然也更容易成为贾敏唯一的追求。这样就说明了,为什么黛玉出生后身体虚弱,不多年贾敏又生了小儿子的原因。

大家都应该注意到,黛玉的弟弟是三岁左右夭折的。


古代医疗保健水平不高,小孩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这个年龄段。古代生产,女性有“鬼门关走一回”的形容,而小孩出生后的各种传染病,比如麻疹水痘之类,也是古代最难防治之处。

黛玉的弟弟度过了出生的关卡,却依然没有逃过幼年的灾难。也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这样那样的传染病,二是身体像黛玉一样虚弱,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黛玉的弟弟如果死于传染病,则在古代的防疫水平来说,家人是很难幸免的。尤其像6岁的姐姐黛玉,素体虚弱之下,又何以安然无恙?


所以,黛玉弟弟的死,很大可能也是先天不足的原因。这一点,黛玉就是最好的佐证——毕竟,小孩先天虚弱大多有家族史。有黛玉这个前车之鉴,黛玉的弟弟先天不足的可能性也就越发大了。

为什么贾敏的两个小孩都有先天虚弱之证?甚至还有一个早夭?这是我们值得深思之处。

一般来说,古人所说的先天不足,也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先天性发育不良。通俗点说,在母亲肚子里发育得不是很完善。

虽然这个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贾敏作为巡盐御史夫人,家财万贯,能缺少补身子的营养品吗?显然不是,要不然黛玉的人参养荣丸就不能解释了。


既然贾敏没有“缺衣少食”的外因,唯一能解释她肚子里的胎儿发育不良的原因,也就只有贾敏自身的原因了。什么原因最常见?

相信大家都能马上得出一个结论:早产。

不错,我们可以高度怀疑,黛玉的母亲贾敏,很大可能有习惯性早产的问题。也只有这种情况,才能合理解释黛玉素体虚弱,需要常年吃人参养荣丸,以及黛玉的弟弟三岁早夭的不合理现象。

既然大约得出贾敏有习惯性早产的毛病,也就能大致知道贾敏生完儿子之后的身体状况。要知道,女性生产本来就是风险极高的事,何况还是多次?


再结合贾敏之死,是在黛玉6岁那年。此时正是贾雨村教黛玉读书一年的时间,刚好也是黛玉弟弟死后大约三年左右。

再结合贾敏的生育史,黛玉大弟弟三岁,弟弟三年后贾敏早死,这个时间间隔如此高度重叠,大家能获得什么信息?

这个结论就是,黛玉弟弟死后,古人眼里能继承香火的唯有男丁,贾敏当然不忍林家就此绝后。如今儿子早夭,贾敏必然会想到再生一个。


于是,幼子早夭后两年,贾敏或许就开始备孕,大概在一年后怀孕,却不幸再次早产。只是这一回没有前两次的幸运了,不但时间更“早”,甚至连大人也没有保住——贾敏也去世了。

因此,这一路分析下来,黛玉母亲的死因,很可能就是习惯性流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