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有一些小小的興趣愛好,適當的愛好有助於陶冶情操,豐富業餘生活,放鬆身心,促進人際交流,是很有好處的。但偏偏有人把興趣愛好當做人生的全部,甚至凌駕於全部的時間、金錢、親情之上,那現實往往會給他狠狠一耳光。

春秋時期,衛國有位國君叫衛懿公。或許是這傢伙從小就錦衣玉食,沒嘗過人世間的疾苦,在位9年,驕奢淫侈,沉迷享樂,而他還培養了一個格外特別的興趣愛好:養鶴。

當然,作爲一國國君,養幾隻鶴玩玩倒沒什麼問題,關鍵這傢伙把養鶴當做事業來做:他把鶴按外形分級,不同等級的鶴授予不同的官職,還給予俸祿;他還從國庫掏錢,建立了龐大的鶴園,甚至國庫都爲此掏空了,他又增加賦稅,壓榨百姓,搞得老百姓怨聲載道;而下面的人又找到了一條升官發財的捷徑:向懿公獻鶴,很多官員不理政事,只是搜腸刮肚地捕捉好鶴,討好懿公。一時間,從苑囿到宮廷,處處養鶴,不下數百隻……

大夫石祁子和寧速是衛國的兩位賢臣,二人多次進諫,懿公扭頭就忘了。公子毀是太子,很有賢名,深得百姓愛戴。他見父親沉迷於鶴,屢勸不聽,心知亡國之災近在眼前,便藉故逃到齊國去了。懿公上下離心,無論官員百姓,都對他非常失望,民怨沸騰。

赤狄趁機攻打衛國,懿公大驚,率兵抵抗,可是士卒惱恨他,都不願意上戰場。當時有首兒歌是這麼唱的:鶴食祿,民力耕;鶴乘軒,民操兵。狄鋒厲兮不可櫻,欲戰兮九死而一生!鶴今何在兮?而我瞿瞿爲此行!”大意是:鶴領着俸祿,而百姓卻拼死耕田;鶴乘坐着車,而我們卻在練兵,敵人兵戈鋒利,上戰場九死一生,而鶴在哪裏呢?

於是很多士兵做了逃兵,逃到了荒山野嶺躲了起來。懿公派人抓到一些,問他們:“爲何逃跑?”衆人回答:“大王用鶴就能抵抗敵人了,何必需要我們?”懿公:“鶴如何抵抗敵人?”衆人說:“鶴既然不能抵抗敵人,那爲何還要給它們官職俸祿,而對老百姓刻薄?”懿公長嘆一聲:“我知道錯了!我若放了鶴,老百姓肯上陣殺敵嗎?”大臣石祁子說:“只怕太晚了。”

懿公無奈,只得親自率軍抵抗。衛軍剛行到滎澤,便中了敵人埋伏,損失不小。衛軍士兵本就無心爲懿公賣命,士氣低落,今又喫了這個大敗仗,登時驚弓之鳥一般,都逃跑了,僅剩的一些親兵也被敵人圍了個水泄不通。但懿公還非常固執,就是不肯放下自己的大旗,以至於被敵人重點進攻,包圍圈越縮越小,衛國將領紛紛戰死,不久,衛懿公也被殺了。

重物而輕人,懿公此敗,早有預見。而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沉迷於物而無視人,甚至欺騙朋友父母親人,殊不知,如懿公好鶴一般,被透支的信譽,遲早會以另一種方式報復回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