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個原因是國內工廠爲特斯拉最後建造,技術、設備標定更高,生產90萬臺特斯拉之後讓馬斯克團隊擁有更好的基礎生產高度,同時上汽集團在上海培養的技術工人,也將會有一部分流往特斯拉,這意味着在當下國內生產環境較爲出色的情況下,這部分工人生產能力絲毫不會亞於美國生產工人。而國產之後的特斯拉將會擁有更加明顯的優勢,這不僅僅體現在成本降低方面,更體現在做工提升方面,事實上美國生產的特斯拉存在質量不佳問題,尤其是基礎層面生產工藝問題,譬如說接縫寬窄不一,膠條脫落,漆面失色等等基礎問題。

根據媒體報道,特斯拉國產之後成本有望下調30%左右,這意味着指導價30萬左右的特斯拉Model3系列電動轎車,還有着10萬以內的降價空間。

這不僅僅意味着特斯拉在後期擁有絕對的價格戰實力,同樣生產成本方面,入門級Model 3電動轎車生產成本只有十幾萬。

特斯拉國內投產之後均數換上了國產零配件,中國作爲全球最大乘用車市場,擁有全球範圍內最低廉的勞動力以及貨運體系,同樣零配件生產成本方面成本也極爲低下,這意味着在國內生產的一臺特斯拉轎車,從零配件到工人成本,從貨運成本到管理成本方面,特斯拉都有着更強的優勢。

售價將會是馬斯克征戰國內市場的另一個競爭力,而在此之前,特斯拉只能憑藉自身黑科技征服國內消費羣體,但國產之後的特斯拉在保證同樣技術裝備能力的情況下將售價定在30萬以內,這意味着特斯拉將會擁有更加強勢的綜合市場競爭實力。

所有新能源企業中,只有特斯拉一家不斷走高。

國產之後的特斯拉市值大增,截止到發稿時市值達到969億美金,成爲當下估值最高的汽車企業之一,需要了解的是,當期通用市值502億,而福特市值368億,這意味着兩大傳統美國車企累計市值也無法追趕特斯拉。

特斯拉成爲增速最快的新能源企業,也是行業中爲數不多彎道超車的企業。

而國產之後的特斯拉將會擁有更加明顯的優勢,這不僅僅體現在成本降低方面,更體現在做工提升方面,事實上美國生產的特斯拉存在質量不佳問題,尤其是基礎層面生產工藝問題,譬如說接縫寬窄不一,膠條脫落,漆面失色等等基礎問題。

特斯拉美國工廠建廠較早技術標定不完善,同時美國技術生產工藝的確工匠精神缺失,而國產之後特斯拉產品品質將會得到改善。

一個原因是國內工廠爲特斯拉最後建造,技術、設備標定更高,生產90萬臺特斯拉之後讓馬斯克團隊擁有更好的基礎生產高度,同時上汽集團在上海培養的技術工人,也將會有一部分流往特斯拉,這意味着在當下國內生產環境較爲出色的情況下,這部分工人生產能力絲毫不會亞於美國生產工人。

所以國產特斯拉,質量會比美國特斯拉質量好上許多,這也會提升一定吸引力。

關於特斯拉售價,永遠不要拿常規車企的思維來分析特斯拉,馬斯克並未拿着傳統造車思維來運營特斯拉,所以我們也看到了特斯拉市值漲如洪水般迅速,一方面特斯拉拋棄傳統思維固有的“品牌價值高度”,在產品佈局上儘可能的擴大市場份額, 從當年的百萬特斯拉到今天的30萬特斯拉也僅僅用了3年時間,而且從產品規劃以及目前降價空間上分析,特斯拉還有很長的勢頭往下攻。

畢竟對於馬斯克來說用特斯拉賺錢並非其初衷,改變行業出行根本纔是正道,中國作爲電動車最大消費市場,一旦未來20萬級特斯拉出現,將會極大推動特斯拉產品銷量,不僅僅繼續拔升市佔率,更能進一步提升特斯拉市值,所以說不要小看今天的特斯拉,它隨時都能顛覆國內電動車市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