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明知帝王家无情却痴信自己能与帝王相扶相守一世的一国之后 正是因为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才会决然断发自戕,她就是乾隆帝的继后辉发那拉氏,镶蓝旗,一等承恩公、佐领(正四品)纳尔布之女。


雍正十二年(1734年),16岁的辉发那拉氏通过选秀,被赐婚给宝亲王爱新觉罗·弘历做侧福晋。一年后,雍正帝驾崩,弘历继承皇位,即乾隆皇帝。作为乾隆皇帝府邸时期侧福晋的辉发那拉氏被册封为娴妃,地位仅次于富察皇后和高贵妃,位居第三。辉发那拉氏性格文雅、庄重,虽然她在妃嫔中位份较高,但却很低调,她无世无争。


乾隆十年(1745年),高贵妃在病危之际被封为皇贵妃,意在冲喜。娴妃也在同日被晋封为娴贵妃。不久,皇贵妃高氏病逝。三年后,富察皇后病逝,娴贵妃被皇帝册封为皇贵妃,统摄六宫之事,代行皇后之责。一月后,辉发那拉氏被正式册封为皇后。


乾隆一生最爱的妃嫔自然非富察皇后莫属了,不过除了富察皇后之外,乾隆对贵妃高氏和嘉妃也很是宠爱,那么富察皇后死后,乾隆为和立了辉发那拉氏为后呢?一方面是因为太后的缘故,相比高氏和金氏,辉发那拉氏更受太后的喜欢,乾隆孝顺,自然偏向辉发那拉氏;一方面是因为辉发那拉氏的身份更高贵,她是纯正的满洲镶黄旗。


隆三十年正月,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辉发那拉皇后伴驾随行。当皇帝一行人抵达杭州后,生性风流的乾隆皇帝又看上了江南的一个女子,夜夜笙歌,并有意将她带回宫去。但是辉发那拉皇后却坚决反对,因为根据清宫规定,皇帝的女人必须是从秀女中产生的,而不是皇帝胡作非为后就可以带回的。


作为后宫之主,皇后完全有权利阻止皇帝这么做,但乾隆皇帝却大大迁怒于皇后。她大可不必如此阻拦皇帝的,可为何要这样做?一是因为乾隆竟打算册封令贵妃为皇贵妃。按照清宫规矩,皇贵妃封号只给去世的妃子用以追封,或者给病危的妃子冲喜,就如慧贤皇贵妃高佳氏。令贵妃不但身体康健,且此时地位颇高,如果再给她加上皇贵妃的封号,势必对辉发那拉皇后的地位形成严重挑战。直接会影响到将来继承皇位的问题。所以在册立皇贵妃的问题上,帝后之间出现了不少矛盾。二是她的性格是刚直不阿的,她作为皇后,乃一国之母,理应在皇帝身边提醒,以免皇帝一时糊涂让天下人耻笑,所以在皇帝没有按照清宫规矩时她坚决反对,反映了她坚定的立场以及她的原则,断发同时也是对皇帝的彻底死心。


因为辉发那拉氏皇后断发,乾隆帝非常震怒,虽然没有直接下令废后,但是把她皇后、皇贵妃、娴贵妃、娴妃的四份册宝全都收回来了,而且只给她两名服侍的宫女。为什么辉发那拉氏断发的行为令乾隆帝这么恼怒呢?因为在按照满人传统,除非家里长辈去世,丈夫身死,才能断发明志,其他时候都不允许擅自剪掉头发,否则就是大不敬、大不孝。所以辉发那拉氏的行为无异于狠狠打脸了乾隆帝,所以他才这么恼怒。


众所周知,乾隆对继后辉发那拉氏是有很大意见的,不仅生前冷落,还连累嫡子永基也不受宠,那么你知道乾隆恨继后,知道乾隆到底有多恨吗?这一点,从继后死后就足以看出,原本乾隆的裕陵是给继后留有位置的,但是继后死后,却被乾隆给抛弃了,将她硬塞入了纯惠皇贵妃的陵墓,还塞进了偏殿,一个皇后,死后竟然要给皇贵妃陪葬。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辉发那拉皇后去世。乾隆皇帝下旨以皇贵妃的规格举行葬礼。但根据清廷内务府档案记载,辉发那拉皇后的丧事仅用银207两9分4厘,规格只相当于一个嫔的等级。真希望辉发那拉氏没有遇见乾隆,这一生也不会如此痛苦。乾隆这一生谁都没有真心对待过,包括富察皇后,只不过富察皇后去世的早,不然也会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将仅存的一点点温情磨灭。最是无情帝王家说的就是他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