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之后小姑娘帮着宝妈一起打扫战场,有店员过来帮忙,害怕扎到小女孩,宝妈笑着拒绝了,并说道:"让孩子自己来收拾吧,这样她才能记住犯过的错。身为宝妈,我建议各位家长在孩子犯错时,不要上来就打骂嚷嚷,要学会用合理地方式引导孩子,耐心温柔地告诉孩子错在哪。

当孩子无意中闯祸时,因为年小无知处理能力有限,必然会手脚无措不知如何处理。
很多孩子遇事就慌,眼泪也是说来就来。这个时候就考验家长了,如果合理引导,不但能帮孩子解决问题,还能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

遇到意外时,家长要先稳住情绪,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前不久在超市碰到一对母女,孩子不小心把玻璃罐头给打碎了,吓得哇哇直哭,宝妈的妥善处理让旁人纷纷称赞!
前天去超市购物,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宝妈非常年轻看着很有气质,身边的小女儿同样非常活泼可爱。母女俩有说有笑地挑选着商品,小姑娘对货架上的商品很感兴趣,每次都是要垫着脚才能够到。

"囡囡,小心一点!"宝妈见状不断提醒着。
但是小姑娘明显没有当回事,依旧尝试着费力的去拿高层的商品。就在这时,小女儿从高处取下一个玻璃瓶的黄桃罐头,因为瓶子有些沉,加上小女孩垫着脚没站稳,一个趔趄,手中的瓶子便是摔在地上。

看着满地四溅的罐头汁和碎了一地的玻璃渣子,小姑娘脸立马白了,不知所措地看着宝妈,眼泪开始聚集,没过三秒便是"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引得周围人纷纷侧目。
这个时候宝妈的做法让人不禁直竖大拇指。看到孩子打碎物品后,宝妈第一时间没有发火,而是走到女儿身边抱了抱女儿,并且温柔地说道:

"囡囡不哭,没伤到自己就好,没事的,妈妈帮你一起收拾。"
"这么多的玻璃渣子会伤到别人,我们一起收拾了好不好?能帮妈妈去前台要把扫帚么?"
听到母亲的轻声宽慰,小姑娘渐渐止住了眼泪,望着母亲微笑的脸庞,认真地点了点头,然后跑向前台求援。

之后小姑娘帮着宝妈一起打扫战场,有店员过来帮忙,害怕扎到小女孩,宝妈笑着拒绝了,并说道:"让孩子自己来收拾吧,这样她才能记住犯过的错。"
宝妈的一系列举动一气呵成,不但照顾了孩子的情绪,还妥善地处理了事故,更是教会了孩子今后该如何处理意外,可谓是一举多得。难怪周围的群众顾客纷纷称赞表扬。面对孩子犯错时,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呢?

第1, 不要动手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难免犯错,动手打骂只能适得其反,因为怕痛才认错,这样是无法从根本上认识错误的,所以孩子犯错时,不要打骂孩子。
第2, 示范正确做法
让孩子知道错在什么地方是第一步,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接下来该怎么做,该如何善后问题。家长可以亲自示范,就像那位宝妈一样,用实际行动树立榜样。

第3, 要宽容
孩子只有犯了错才知道哪里做得不对,今后才能一点点改正。所以对孩子不要过于苛责,毕竟人无完人,我们都是从失败中成长起来的。
宽容平和的教育心态才能让孩子不那么紧张,才能听进去父母的教导,这点很关键。
第4, 要有责任感
想要让孩子成长,就要告诉孩子什么是责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后,更要告诉孩子责任的重要性。

身为宝妈,我建议各位家长在孩子犯错时,不要上来就打骂嚷嚷,要学会用合理地方式引导孩子,耐心温柔地告诉孩子错在哪。
并且亲自下场示范该如何善后,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成长,才能帮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不知道你家孩子犯错时,你会怎么引导呢?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