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防務前沿|瞄準亞太地區高端戰爭,美加快研發反高超武器)

【編者按】

美軍認爲,俄羅斯等大國已經開始部署高超聲速導彈,對美軍現有導彈防禦系統構成了很大的挑戰。爲了繼續維持優勢地位,美軍一方面積極研發高超聲速武器,實現對等威懾;另一方面加快研發反高超武器,強化現役導彈防禦系統攔截高超聲速武器的能力,以應對亞太地區可能出現的高端戰爭。

特朗普上臺以來,將國家戰略由反恐轉向大國競爭。在2019年1月發佈的《導彈防禦評估》報告中,美國防部將高超聲速威脅列爲導彈防禦的重點。高超聲速防禦逐漸受到美國軍方的高度重視。美導彈防禦局、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均積極推動高超聲速防禦技術演示驗證及項目研發。

近期一系列動向表明,美軍將首先發展海基反高超能力,計劃裝備在“宙斯盾”艦上,由現有MK41發射,主要用於所謂印太地區高超聲速區域防禦。海基反高超基於“高超聲速防禦區域滑翔段武器系統”項目,計劃採用“標準”-6 1B導彈,於2023財年進行高超聲速滑翔段攔截試驗。

美海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發射“標準”-6導彈,該導彈未來可攔截高超聲速武器

多維度推動反高超能力發展

美國高超防禦主要由導彈防禦局負責,導彈防禦局主要負責高超聲速防禦體系頂層規劃設計、武器系統研發論證、關鍵技術研發、系統工程建設等;美參謀長聯席會議、美空軍參與需求論證階段;DARPA也進行高超防禦組件技術探索與研發。2019年夏,美國防部制定了高超聲速防禦架構路線圖,但路線圖內容未予以公開。美國防部高超聲速項目副主任邁克·懷特在一次採訪中表示,美國高超聲速防禦採取全面、分層防禦戰略,將綜合運用發射前打擊和動能、非動能等主被動防禦手段,在主動段、再入滑翔段和末段防禦競爭對手高超聲速武器打擊。

美國高超聲速防禦體系建設將主要以現有彈道導彈防禦體系爲基礎,通過改進和新研的方式,最終形成對高超聲速威脅和彈道導彈威脅的一體化防禦能力。當前導彈防禦局正從體系架構、預警探測、指揮控制、攔截彈等多個維度推動高超聲速防禦能力發展。

除改進現有系統外,當前美軍共發展“高超聲速和彈道跟蹤傳感器系統”(HBTSS)、高超聲速防禦武器系統(HDWS)、“高超聲速防禦區域滑翔段武器系統”(RPGWS)、“滑翔破壞者”(Glide Breaker)四個高超防禦項目。

預警探測是高超聲速防禦的基礎,爲了降低成本,美國正尋求在低軌道商業衛星上安裝用於探測高超的傳感器

(一)高超聲速和彈道跟蹤傳感器系統

預警探測是高超聲速防禦的基礎。“高超聲速和彈道跟蹤太空傳感器”系統原名“導彈防禦跟蹤系統”(MDTS)、“太空傳感器層”(SSL),由部署在低軌道商業衛星上的約200個50~500千克的傳感器載荷組成,旨在消除傳感器網絡間隙,對複雜彈道導彈、高超聲速武器進行從發射到攔截的連續跟蹤。導彈防禦局負責傳感器載荷研發,太空發展局負責架構設計,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負責載荷搭載平臺設計、星座管理等,空軍太空與導彈系統中心負責任務需求設計。2019年10月,導彈防禦局授予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Leidos、L3、雷聲公司項目第二階段合同,用於完成載荷原型機方案設計、信號鏈處理、軟件算法研究等工作。按照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高超聲速和彈道跟蹤太空傳感器”系統應於2021年12月31日進行在軌試驗,2023年後達到初始運行能力。

“高超聲速和彈道跟蹤太空傳感器”系統屬於太空發展局(SDA)提出的下一代太空架構(七個星座組成)之一的“跟蹤層”。爲避免重複建設、更好地利用商業航天技術加快能力形成,在2021財年預算中,美國會已將系統主導權由導彈防禦局轉移到太空發展局。

(二)高超聲速防禦武器系統

導彈防禦局於2018年9月公佈“高超聲速防禦武器系統”項目,並授予8家單位21個方案研發合同,開始進行概念定義階段研發;2019年9月,從21個方案中選中5個方案,授予合同開展概念改進階段研發。

授予的五份研究方案主要包括: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標槍-高超聲速防禦武器系統”(DART)方案,基於“薩德”攔截彈改進,主要用於遠程攔截,在高超聲速彈頭滑翔中段進行攔截,與“女武神-高超聲速防禦末段攔截彈”(Valkyrie)形成分層攔截能力;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標槍-高超聲速防禦武器系統”方案,基於“愛國者”-3 MSE導彈改進,主要用於近程攔截,在高超聲速彈頭滑翔後段以及末段進行攔截,與“女武神-高超聲速防禦末段攔截彈”形成分層攔截能力;

波音公司“針對高超聲速武器的超高速攔截彈”(HYVINT)方案;

雷聲公司“標準-3霍克”(SM-3 HAWK)方案,基於“標準”-3導彈改進;

雷聲公司“非動力學高超聲速防禦概念”方案,是一種基於高功率微波武器的非動力學方案。

俄羅斯近年來裝備了多款高超聲速導彈,領先於美國。圖爲“匕首”高超聲速導彈

(三)高超聲速防禦區域滑翔段武器系統

2019年12月5日,美國導彈防禦局發佈“高超聲速防禦區域滑翔段武器系統”原型設計信息徵詢書,尋求快速設計、研發、演示高超聲速區域防禦武器系統原型。12月18日,導彈防禦局舉辦該項目工業日活動,討論高超聲速防禦的技術途徑,並向工業部門進一步披露項目需求細節。

“高超聲速防禦區域滑翔段武器系統”,強調“滑翔段”和“區域防禦”,表明該系統防禦對象不是類似俄羅斯“先鋒”這樣搭載在洲際彈道導彈上的高超聲速滑翔彈頭,而是由中程彈道導彈攜帶的處於滑翔階段的高超聲速滑翔彈頭。

(四)滑翔破壞者

DARPA在2018年9月5~7日舉行的60週年研討會上首次展示了“滑翔破壞者”概念圖。2018年11月6日,DARPA發佈了“滑翔破壞者”項目廣泛機構公告,旨在開發和演示高超聲速防禦武器組件技術。2020年2月,DARPA授予航空噴氣-洛克達因公司一份價值1960萬的“滑翔破壞者”推進技術研發合同。

本月,美國進行了高超聲速導彈發射試驗

美海軍2023年試驗反高超能力

在2020年2月10日美國防部舉行的2021財年預算發佈會上,有記者向美國導彈防禦局局長喬恩·希爾問“高超聲速防禦武器系統”項目進展,重點提到了“標槍-高超聲速防禦武器系統”“女武神-高超聲速防禦末段攔截彈”等五個方案研發進展,喬恩·希爾則表示,當前美導彈防禦局高超聲速防禦項目僅有“高超聲速防禦區域滑翔段武器系統”和“高超聲速和彈道跟蹤傳感器系統”兩個,記者提到的幾個項目僅是“高超聲速防禦區域滑翔段武器系統”項目的前期驗證項目。真實性與否,耐人尋味。

2020年3月4日,導彈防禦局局長喬恩·希爾在一年一度的麥卡利斯國防計劃會議上表示,“高超聲速防禦區域滑翔段武器系統”將首先裝備在“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上,由MK41垂直髮射系統發射,後續再裝備在空中或其他平臺上。2020年3月11日,美國防部副部長邁克爾·格里芬在衆議院作證詞時首次透露,美海軍、導彈防禦局計劃2023財年試驗“標準”-6導彈攔截高超聲速目標的能力;3月13日,導彈防禦局局長喬恩·希爾在衆議院作證詞時再次證實了這一說法。

標準”-6 1B導彈換裝直徑更大的助推器後射程大幅提高,達到560~800千米

“標準”-6導彈是雷聲公司研製的新一代多功能導彈,於2004年9月開始研製,2005年6月完成初始設計評審,2008年6月首次試驗成功,2013年開始批量生產。“標準”-6導彈採用“標準”-2 Block 4導彈彈體、MK104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和MK41助推器,導引頭採用AIM-120先進中程空空導彈的主動雷達導引頭,射程370千米,射高34千米。相比“標準”-2導彈,“標準”-6導彈着力加強對低空、超低空巡航導彈的攔截能力,並具備反艦和有限的末段反導能力。

美海軍於2020財年預算中首次加入“標準”-6 1B導彈項目,項目屬於“標準導彈改進”(項目編號0604366N)中的2063子項目,2020財年經費爲1.167億美元,計劃未來5年共投入經費約3.8億美元。相比“標準”-6 1A導彈,“標準”-6 1B導彈繼續沿用原有導引頭和戰鬥部,但將原有343毫米MK104發動機升級爲“標準”-3 2A導彈上採用的533毫米發動機,預計射程將增加到560~800千米,飛行速度達到高超聲速水平。

“標準”-6 1B導彈計劃2020財年進行關鍵設計評審(CDR),2021財年進行低速試生產(LRIP),2023財年達到初始作戰能力(IOC)。在2021財年預算中,美海軍大幅增加了“標準”-6 1B導彈研發經費,2021財年經費爲2.32億美元,未來5年經費增加到了約5.7億美元,側面印證美軍計劃發展“標準”-6 1B導彈反高超能力。

2023財年是美軍海基反高超能力的關鍵節點

“標準”-6 1B導彈採用“標準”-3 2A導彈的21英寸的發動機,射程和射高顯著提升,一是在“海軍一體化火控-防空”(NIFC-CA)助力下,將顯著增強“宙斯盾”艦超視距反艦能力,提高艦隊安全縱深;二是將提高“宙斯盾”艦末段反導能力,彌補“標準”-3導彈與“標準”-6 1A導彈之間的防禦間隙;三是賦予“宙斯盾”艦反高超能力,“標準”-3導彈射高太高,“標準”-6 1A導彈射高和射程又有限,基本難以攔截高超聲速導彈。

“標準”-6 1B導彈部署後,將與“標準”-3、“標準”-6 1A、“標準”-2、改進型“海麻雀”、“拉姆”、“戰斧”一起,使“宙斯盾”系統形成多層、一體化的防空、反導、反高超、反艦能力。

結語

美軍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高超聲速防禦架構路線圖,但美軍高超聲速防禦的重點是搭載在中程彈道導彈上的助推滑翔彈頭,將首先部署在亞太地區的“宙斯盾”艦上。

2023財年是美軍海基反高超能力的關鍵節點,屆時,“高超聲速和彈道跟蹤傳感器系統”達到初始運行能力,可以對高超聲速武器進行連續跟蹤,“標準”-6 1B導彈達到初始運行能力,或可進行反高超試驗。“標準”-6導彈將是首款同時具備防空/反高超、反導、反艦能力的導彈。

高仰止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網 責任編輯:姚文廣_NN168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