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说这也不能都怪左良玉,毕竟崇祯皇帝之前把袁崇焕袁督师给凌迟了,这件事干得已经让明朝的那些将领寒了心,万一左良玉和袁崇焕一样千里勤王,却被皇帝猜忌,他想说理都没地方去说。但无论怎么说,当时手握80万大军的左良玉拥兵自重,见死不救,将国家社稷放在个人利益之下的行为都是直接导致明朝灭亡的重大原因。

说起明朝的灭亡,很多人都会感觉惋惜,为什么一个有着一亿人口的国家会被一个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国家给打得亡国了呢?很多人都对此感慨不已,比如孙中山先生就曾说过,中国有两次完全的亡国,一次是被元朝灭掉,一次是被清朝灭掉。这个观点当然是一种民族主义比较强烈的观点,但说的确实有些道理。


事实上,在袁崇焕死后,崇祯能依赖的将领已经不多了,其中一个就是左良玉。左良玉打仗确实非常厉害,在与张献忠和李自成等人的交手中屡获胜利,对捍卫明朝的江山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在历史上人们对他的评价并不高。比如有人就曾说他是让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


为什么这么说呢?人们普遍认为他是一个有自己的野心的人,而他达到自己野心的目的手段也是历代将军们最喜欢有的——养寇自肥。简单来说就是不用心杀敌,因为杀完敌人后朝廷对自己的需要就不那么大了,他们养寇是为了获得朝廷更大的封赏。

当年在明朝生死存亡之际,左良玉就用了这一招,死活不肯出兵,逼得崇祯很是无奈,封了他们父子很大的官后,左良玉才开始出战,结果这时已经完了,等他向发兵的时候,崇祯皇帝都在煤山吊死了。


有人说这也不能都怪左良玉,毕竟崇祯皇帝之前把袁崇焕袁督师给凌迟了,这件事干得已经让明朝的那些将领寒了心,万一左良玉和袁崇焕一样千里勤王,却被皇帝猜忌,他想说理都没地方去说。但无论怎么说,当时手握80万大军的左良玉拥兵自重,见死不救,将国家社稷放在个人利益之下的行为都是直接导致明朝灭亡的重大原因。


左良玉的死是很凄惨的,当年崇祯皇帝因他而死,南明皇帝也信不过他,他起了“兵谏”之心,却被袁继咸断然拒绝,此时的左良玉心里已经很愧疚了,偏偏他的部下为了报复袁继咸,放火烧了九江城,左良玉更加羞愧,当晚就吐了好几升的血,在“我负临侯(袁继咸)”的呼喊声中一命呜呼了。

说起来左良玉也是一个穷苦人家出身的孩子,自幼就父母双亡,被叔父照料,后来在一次兵变中叔父一家都被杀死了,从此他孤苦伶仃,和自己的孩子相依为命。他本来是一个可以改变时势的人,但最后却被时势改变了,或许他就是一个普通人,我们希望他改变历史有点太高估他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