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泰康保險集團在位於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嘉德藝術中心盛大召開“幸福有約”品牌全球發佈會。

泰康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陳東昇發表了題爲《向生命致敬》的演講。

以下爲陳東昇董事長的演講:

謝謝蔣昌建(主持人),歡迎出席儀式的各位尊貴的嘉賓,還有泰康一手培養出來的健康財富規劃師們。

我今天主要講講我們這個“幸福有約”是怎麼來的。我想用老布什先生的故事開啓我的演講。

最近老布什先生很瀟灑地、有尊嚴地離開了人世,他的追悼會給我們很大的啓示,就是尊嚴、幽默、善良和勇氣。我特別喜歡他的兒子、前總統小布什說的一段話:“即便在他最後的日子,父親的生命也對我們富有啓迪,他一邊老去,一邊教會我們如何帶着尊嚴、幽默和善良老去,當慈愛的上帝最終來叩門的時候,怎樣帶着勇氣,帶着對天國的期盼和喜樂去迎接死亡的來臨。”

我覺得我們中國人、我們泰康今天也一樣,我們對老的態度、對死亡的態度都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和顛覆。

三次對生命的感悟

泰康一直以人的生命爲核心,以人文的價值觀引領我們22年來走過的歷程,逐步形成了“尊重生命、關愛生命、禮讚生命的”價值觀。這個思想、這種認識是在我們22年的實踐過程摸索出來的。

大家看到第一張照片,這是2003年“非典”的時候,當年走過來的人都有印象。泰康當時給北京所有的醫護人員送去了一份保障和溫暖,但是仍然有一位大夫在治病救人過程中感染了非典,爲人民獻出了生命。這張照片是我親自把理賠款送到他妻子和兒子手上時拍攝的。

所以,我們那個時候提出來:爲愛盡責,讓家無憂。從此,中產人羣家庭的核心價值觀就跟我們的事業緊密聯繫起來了。

第二張照片,這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第五天,我趕到地震現場拍攝的。

當時泰康作了一個評估,我們在四川的都江堰、德陽、綿陽、綿竹4個地方大概有85萬客戶,我們估計要賠付3億人民幣。後來我們又重新評估,大概賠1億人民幣。但是,我們最後賠了多少錢呢?只有500萬人民幣。沒有保險,汶川地震幾萬生命,白白的犧牲或者失去了,給他們的家人留下了什麼?

照片上是我們最大一筆賠款的客戶,他的女兒23歲,一個商場的售貨員,地震發生時,她已經跑出來了。如果速度再快百分之一秒,她的生命就存活了,但是那個商場的門塌下來,奪去了她年輕的生命。她的父母離異了。當我把12萬理賠款送給她的父親和母親時,我希望他們握個手,但是他們不太願意,我就一手握住一位,那一剎那,我凝視着遠方,從我的骨頭縫裏、血液裏,一個強烈的聲音迸發出來:尊重生命,買保險就是尊重生命。

所以,我們對生命的認識,對生命的尊重,就是因爲我們認識到,保險對這個世界何其重要。大家知道,我經常演講。我那個時候演講,一旦我說買保險,大家鬨堂大笑,覺得我又來推銷了。但是經歷汶川這件事,讓我從此再沒有推銷的羞恥感。我覺得買保險就是尊重生命,從此,我見到所有的朋友,都毫不含糊,也不羞澀地說一定要買保險。

第三張照片,2008年2月27日,當我第一次進到美國的養老社區,照片中這位老太太,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見到的百歲老人。一踏進老人的歡樂殿堂的時候,我心裏有一種很強烈的聲音說出來:我們追求的共產主義生活不就是這樣的嗎。

照片裏這位年輕小夥子就是我們現在做醫養事業泰康健投的CEO劉挺軍。2008年,我們提出進軍養老產業。我的理論“創新就是率先模仿”,怎麼做養老?我們說,去全球看看。2008年2月,我們一塊到美國去參觀了很多養老社區。

Erics是華盛頓郊區的一個大型養老社區的創始人,他和他的兒子領着我們在養老社區參觀,很多老人跟他打招呼:“Erics,你好,感謝你給我們帶來了美好的生活!”當時他臉上洋溢的幸福和滿足的感覺,深深地打動了我。

我當時有一個強烈的願望,就是我一定要把這個商業模式帶到中國去,在做自己的事業中,爲人民提供這樣一種生活。

我把泰康董事會拉到美國去開會,我們30多人,從美國西部到東部,參觀醫院、參觀養老社區。董事會在波士頓召開,董事們全票贊成泰康進軍養老社區。從此,泰康就把它作爲戰略定下來,這一走就是十年。

今天,我實現了我的理想,我們要堅定地把這個創新在中國推廣開來。所以,我們提出尊重生命、關愛生命、禮讚生命,這就是我們的價值觀。

讓我們快樂、優雅地老去

我們對人生四個階段的認識,就是那一次去美國考察,泰康獨董: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孫祁祥教授在從美國回來的飛機上,寫下了一篇文章,她提出:童年的純真、少年的狂野、中年的瀟灑、老年的神閒。

前三個階段,我們在座人都可以做到,但是中國人的老年很難說得上神閒,甚至我說的重一點,老年是邋遢。中國傳統的農業文化中,老人就是一切爲兒孫,不爲自己。

所以,要改變中國老年人的這些觀念,首先要改變他們對生命的態度,而改變他們對生命的態度,就要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這就要讓自己的生命更光彩,要爲自己幸福生活優雅地活着。希望每一箇中國人,都能夠像西方發達國家的老人一樣優雅地老去,這就是我們對生命的態度。

當年,我帶着泰康的高管,分公司總經理們去美國時,看到一個老爺爺在跑步機上跑步的時候,我們很詫異。依中國人的老觀念,明天還不知道會不會見上帝了,還在這跑什麼步呢?我問老先生,您高壽?他說,95歲了。我們還看到一羣老太太在跳芭蕾,我們問,老奶奶您高壽?答說87歲了。那個場景,當時真讓我們又羨慕又覺得遙遠。

今天,泰康的燕園已經運營3年了,泰康申園已經2年了,泰康的粵園和蜀園也已經有一年了,我們養老社區已經住了2400位老人,我們在美國看到所有的場景今天都在我們這兒發生,而且比他們生活得更幸福、更愉快。

讓保險閃耀人性的光輝

當泰康做養老社區後,怎麼和保險對接起來?其實給了我們一個很大的難題。我經常講,創新就是一張薄紙,把它捅破,創新就可能實現。

後來我想,把保險產品和養老社區的生活方式分開,我們賣一張完全爲養老社區設計的幸福有約保險產品,同時配備一個養老社區入住承諾函,有了這樣一個創新,就找到了一個嶄新的商業模式,這是我們講的“活力養老、高端醫療、卓越理財、終極關懷”四位一體。所以“幸福有約”這樣一個偉大的產品誕生了。6年時間,今年當年已經突破了21000件,就是200萬這樣一個產品。

所以,這次打造的以“幸福有約”爲核心的四位一體的醫養康寧這樣一個成體系的產品和服務,也就是把老年生命鏈的最本質的養老、健康、康復、終極關懷的需求,打造一個打包的產品和服務。

今天是個概念出來了,還有就是一定明白你現在能接受買“幸福有約”這個產品。現在幸福有約產品有一個專門的賬戶,我們配備最好的投資經理。巴菲特就是典型的複利原則。我們實際上也是這樣的,現在買這個產品,買的越早,你積累的財富越多,如果放30年、35年、40年,大家就清楚了,這是一個複利。按照大數定理算,這筆錢是足夠普通人綽綽有餘滿足你的活力養老。

今天,社會已經從工業化社會進入一個後工業化社會,人們從“衣食住行”完全轉到“娛教醫養”爲核心,養老和健康是整個社會的一個非常公衆化、非常普遍化關心的問題。成功人士可以坐寶馬、奔馳,也可以不坐,但是成功人士都會老的,老了都會病的,這是人生的旅程,是必經階段。你有房了,你有車了,最後還要問你還有沒有幸福有約?所以,我多次講,“幸福有約”可能就是保險業的寶馬、奔馳。

所以,我們就是要打造一個人人知道、人人嚮往,一個成功人士的標配和必配:幸福有約。

我經常講,讓保險閃耀人性的光輝,因爲保險就是解決人的生老病死,保險就是最具人文關懷的產業。讓保險閃耀人性的光輝,讓生命的旅程流光溢彩,這兩句話是泰康20週年慶典我的演講題目。我們要賦予人壽保險人性的一面,同時要讓生命的四個旅程特別是老年階段,優雅神閒,所以我們講,讓生命的旅程流光溢彩。

這就是我們對保險的認識。

兩年前,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讓我進行分享。我的人生中有很多故事,我就挑了一個大學畢業時在武漢大學山上刻字的故事:那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的“始”字。

我說,我要把人生丟在一個盒子裏,從零開始,未來十年、二十年,我只做一件事,就是把醫養事業進行到底,也獲得像美國養老社區老人們給予他們的主管Erics那種欣賞和表揚的目光,這就是我說的,用市場經濟的方式和方法,實現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理想。

謝謝大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