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歡快的少數民族音樂和陣陣歡呼聲從新疆和田地區墨玉縣的一家宴會廳傳出,一場熱鬧的婚禮正在舉行。婚禮上,一位特殊的嘉賓受到人們的歡迎。他是新娘努爾力·艾斯卡爾的“楊爸爸”、曾經在和田地區醫院工作的北京援疆醫生楊凌志。當天,他帶着家人專程從北京趕來參加這場婚禮。他們的故事還得從7年前說起。

花季少女罹患白血病

十五六歲本是無憂無慮、對未來充滿嚮往的年紀,但卻是努爾力·艾斯卡爾人生中一段黑暗的日子。

2011年,努爾力·艾斯卡爾的姐姐得了結核性腦膜炎,治療兩個月後,花光了家裏所有積蓄。沒等這個家庭緩過氣來,不幸再度降臨。這年10月,努爾力·艾斯卡爾開始莫名其妙地流鼻血,總感到渾身無力,老師發現後讓她儘快去醫院檢查。

姐姐的病情已讓父母操碎了心,她不想再給父母添麻煩,一直瞞着母親。從同學那裏得知情況的媽媽圖松妮婭孜汗·庫萬急匆匆趕到學校,拉着努爾力·艾斯卡爾去和田地區醫院檢查。當媽媽從醫生那裏聽到“白血病”3個字的時候,一下子昏了過去。大女兒大病初癒,小女兒又得了重病,媽媽只能咬牙接受這殘酷的現實。

當時北京第一期援疆醫生、北京友誼醫院血液科副主任醫師黃達永正在和田地區人民醫院腎病血液科掛職,他診斷努爾力·艾斯卡爾的病爲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並立刻給她服藥、輸液,決定聯合化療。

努爾力·艾斯卡爾做了一個月治療,病情得到了緩解。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患者死亡率很高,第一療程的治療尤爲關鍵,因此醫生全部使用進口藥,醫藥費達到十幾萬元。雖然和田地區衛校的師生爲努爾力·艾斯卡爾捐了一些錢,但也只是杯水車薪,看着家人四處借錢,努爾力·艾斯卡爾心如刀割。

援疆醫生悉心救助

2012年3月,因爲無力支付鉅額醫藥費,媽媽含淚帶女兒離開醫院。在去客運站的路上,她的手機響了。

原來,黃達永結束了援疆任務,北京第二期援疆醫生、北京友誼醫院血液科副主任醫師楊凌志接手治療,查房時發現努爾力·艾斯卡爾不見了,立刻撥打了她母親的電話。

“楊醫生,我們不是不願意治病,真的再也拿不出一分錢了。”媽媽在電話裏泣不成聲。“我女兒和你女兒一樣大,她們以後的人生路還很長。我在北京治癒過很多此類白血病人,這個病經過治療是可以根治的。第一療程花的錢多是爲了控制病情,以後就不會花那麼多錢了,孩子將來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我可以幫助你們,孩子的治療絕不能停!”楊凌志耐心勸說母女倆,並找車把她們接回了醫院。

住院期間,楊凌志經常給努爾力·艾斯卡爾講一些白血病患者勇敢戰勝病魔的故事,還買玩具熊給她,逗她開心。爲了解決努爾力·艾斯卡爾的醫藥費問題,楊凌志除了自掏腰包外,還聯繫到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和自己的工作單位,通過多種途徑籌措醫藥費。一年的朝夕相處中,努爾力·艾斯卡爾情不自禁地叫起了楊凌志“楊爸爸”。

2013年春節,楊凌志援疆期滿要回北京了。臨行前,他把自己的平板電腦、手機都送給了努爾力·艾斯卡爾,鼓勵她病好以後一定要完成學業,實現夢想。等她一出院,就接她到北京複查。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楊凌志回到北京後,把努爾力·艾斯卡爾託付給了接班的北京援疆醫生王婷婷。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也關心着努爾力·艾斯卡爾的病情和治療,幫助解決她的困難。

努爾力·艾斯卡爾的病房裏堆滿了玩具、圖書和零食,這些都是楊凌志回北京後郵寄過來的,還有一些她急需、和田又緊缺的藥品。

在經歷了16次化療以後,2013年9月,努爾力·艾斯卡爾出院了。按照與楊凌志的約定,母女倆從和田乘飛機前往北京複查。

檢查結果顯示,努爾力·艾斯卡爾已經臨牀治癒,如果5年內不復發,她就徹底戰勝了白血病。看到這個結果,楊凌志開心得合不攏嘴。

“那次在北京一共住了15天,看病加旅遊,我們只花了10元錢。楊醫生出的錢,北京友誼醫院和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給我們捐了錢,這些恩情,我們會永遠銘記在心。”提起這事,媽媽就無比激動。

在“楊爸爸”的鼓勵下,努爾力·艾斯卡爾完成了學業,成爲墨玉縣醫院的一名白衣天使。她護理病人特別細心,贏得了同事和患者的好評,也收穫了愛情。

楊凌志得知這一喜訊後,專門帶着女兒、妻弟從北京趕到墨玉縣參加婚禮。婚禮現場,努爾力·艾斯卡爾深情地對楊凌志說:“我覺得自己真的太幸運了,‘楊爸爸’和北京醫療援疆團隊把我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我有了喜愛的工作,還遇到了今生的伴侶,過得很幸福。謝謝您,親愛的爸爸!您就是我的榜樣,我會延續這份愛心,盡我最大的努力幫助患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