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NHK臺利用最新數碼技術重新打造的新版《火之鳥》

作爲手冢治虫先生頂峯時期的作品本片的故事構成早已超越了國界、時間和生死。作爲無可比擬、包羅萬象的宏篇鉅著,影片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注目,因此稱其爲傑作中的傑作好不過分。無需更多的評價本片無論在現在還是未來,都會對日本動畫界有不朽的影響。

“火鳥是傳說中的不死鳥,它可以穿越時空,不死不滅,阿拉伯人叫它費利克斯,中國人則稱它們爲鳳凰,火鳥不會死亡,它們會在火中重生……”在漫畫中手冢以火鳥做爲線索,探討生命的祕密講述生命的故事。發生在不同時空裏的十二個故事,雖然主角、時代、背景各不相同,但卻有着共同的主題和內在的聯繫。讀者隨着火鳥一起縱橫馳騁在人類的歷史和未來裏,體驗手冢對人類文明、生命的意義以及宇宙本源的思考。富堅義博擅長峯迴路轉的懸念,但與之相比僅僅是玩弄結構遊戲的小聰明;高橋留美子擅長刻畫生活,但一比之下也變成了毛皮。

在這部作品面前《凱普》那號稱鬼斧神工的奇幻想象顯得平淡無奇;《暗黑破壞神》和《五星物語》也再配不上“波瀾壯闊”這樣的修飾。並不是說這些作品不好,僅僅是因爲《火鳥》實在是太優秀了,用兩個字形容就是“廣博”。就像手冢自己概括的:“一定要說這部作品的主題那就是:‘在某個時間的某個地方,有某個生命在發出聲音……’”是啊,武士和強盜,機械人和外星生命……它們共同演繹的是生命的主題,在時空的大河裏一個生命可以渺小的連沙子都不如,但並不代表它不存在。美好的夢想可以眨眼間被打得粉碎,但整個宇宙的生命大合唱卻生生不息,永無休止,就好象火中的鳳凰……

這部被日本漫畫界喻爲無法超越的未完成的作品,在Tv版被分爲《黎明篇》《復活篇》《未來篇》。

黎明篇

開篇中這樣敘述到,人誕生下來,然後走向死亡。這是絕對的天地間的法則。衰老和死亡,任何人都無法擺脫這命運。無論人怎樣堵上性命反抗,都是無用的。只能順從。邪馬臺的女王預測到火鳥被捕,卻未預測到,命數已定。另一方面被困在火山裏的庫茲利最後卻尋找到了生的希望,他的孩子用獸牙做登山工具,在火鳥的幫助下攀越了火山口,奔向了黎明的曙光。當看完13集的全劇後,你會發現後面與此不拍而合,在《未來篇》中,作爲夢媒的達瑪彌鼓勵真人,活着就有希望,這一主題便顯得重要了,並且《復活篇》中雷歐納對於父親拋棄他而自殺的憎恨,也可以看出了他對父親所寄予的希望,他很想告訴父親活着就有希望,地球將會有復甦的一天。在困境中的時候對生存懷有希望,終將迎來黎明的曙光。

黎明即希望。手冢治虫先生在回顧自己的一生時想到了什麼呢?我們不得而知。或許就是那山口的一抹光。

復活篇

《復活篇》開篇這樣敘述:地球正在死去,向着滅亡的倒計時,從某日突然開始。世界各地,自然界的平衡正在崩潰,所有的生命體被否決了生存的權利。任何科學技術都無法阻止慘劇的蔓延。人類決定在宇宙中生存,放棄地球。

這篇中的主角與以往相反,在黎明篇中,無論是平民還是女王,人們都努力的想要得到火鳥,不老不死,救活即將逝去的人。復活篇中雷歐納卻恰恰相反,對於被擅自改動的大腦,眼前的怪物,憤恨不已。當他在洗浴盆的鏡中看到怪物般的自己時,砸毀了鏡子,拿起了破碎的鏡片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火鳥出現了。告訴他遵循他的命運。在他的命運裏,他終於遇見了他的夥伴,和他一樣的“人”,就在廢棄物處理中心。或許是人工智能的原因,他愛上了廢舊的機器人希露。他說,活着是爲了贖罪,對於麗子背叛的救贖。那麼手冢治虫先生是否想說芸芸衆生活在這個世上也是爲了贖罪?

這點就不得而知了。黎明篇結尾,雷歐納請求野田彥博士將他改造成機器人,他選擇了以這樣的方式生存下去。但這與追求不老不死沒有關聯。或許是對於機器人希露的愛,或許是爲了救贖,或許是爲了見證地球的復甦。

太陽篇

太陽篇開篇中百濟王族的哈利馬在戰爭中被俘虜,被剝去了人皮,覆蓋了狼頭,半人半狼。在和老虎的搏鬥中身負重傷,他恍然意識到自己是人,怎能以野獸的方式死去。對於生存的頑強與執着的追求,他活了下來。這不禁讓我想起《復活篇》中的雷歐納,在生與死的遊離中,人類以執着的信念重獲新生,這是否是“復活”的另一層含義呢?

哈利馬被採藥的婆婆救了,他們出發去倭國的時候又救了打了敗仗的倭國將軍猿田。當他知道他的身份後要求他助他一臂之力恢復人的身份。到達倭國海岸,又意外的救了犬神的女兒,又在後來的火海中被犬神救了一命。被占卜爲破邪之力,不祥之星的他,命運是什麼呢?

他的命運是保護天地諸神,千百年來在倭國形成的神明,受到權力之人以推行佛教名義的壓制。他請求火鳥幫助他,但被拒絕了,火鳥只能是觀望。火鳥說,神與佛的紛爭只是千百年來人類慾望的產物。神也好,紛爭也好,都是人類製造出來的,所以哪一方都是正義的。正義與正義的紛爭是無法阻止的。錯的既非佛也非,而是企圖利用神與佛的人類的慾望。慾望一旦與宗教融合,就會不由自主的變成殘酷的道具。

在最後皇位的爭奪戰中,實際演變成了人與人的爭戰和神與佛的爭戰。在戰爭勝利後,人類依舊拋棄了天地諸神。依舊以唯一的佛統一倭國。或許是受了火鳥的影響,他成了無慾之人,踏上了前往北方的旅程。

手冢治虫先生一生深受佛教思想影響,在思辨中形成了自己的哲學觀,人生觀。無論是《佛陀》還是《火之鳥》,佛教的思想在他的作品中不斷的滲透。他在質疑中領悟真諦,真正的罪孽是人內心的慾望。

未來篇

未來篇中地球被設定在公元3403年,依舊是資源消失,地球步入死亡的年代。人類把一切轉移到了地下,地下是最後的希望和堡壘。同復活篇中一樣,科學家們總是努力的想要挽救一切。夢媒,一種適應力極強的生命形態,能夠將人類的慾望具體化。猿田博士以此爲實驗,希望從中找到在地表生存的生命形態。而地下城市中,人類所依賴的計算機互相發起了戰爭的指令,一切都歸於零,地下的人類全滅亡了。在地表,僅有幾人暫時存活,作爲夢媒的達瑪彌鼓勵真人,活着就有希望。但曾經的同伴,洛克,從地下城市逃出來的倖存者,爲了帶着夢媒乘坐火箭逃脫地球,槍殺了真人。猿田博士利用夢媒頑強的生命形態做實驗,但唯一的希望,機器人露比達也被洛克射殺了。

而火鳥,從未救過人的火鳥啄破了自己,用血救了真人。一切即將結束的時候,真人復活了,可他深愛的夢媒消失了。時間一晃,六年過去了,露比無法被修復,作爲人類的唯一倖存者真人一直思戀着逝去的愛人夢媒達瑪彌,他無時無刻不感到孤獨,無人對話的孤獨。絕望中他向自己開槍自殺,可是獲得了永恒生命的他又立即傷口痊癒再度復活。

手冢治虫先生的《火之鳥》,人類從古至今想要得到的永恆的生命,不老不死,被設定給了人類最後的一個人,即使不老不死,只有孤單的自己,生活又有何意義呢?他離開了基地,在曾經的人類世界的廢墟中搜尋生命的跡象,最後在地下城市的地下找到了生命 ,但要等待4660年。4660年是多麼遙遠的歲月啊。可是至少有了其他的生命了,他尋找到了活着的希望,利用那些花種子讓周圍成爲花園,那樣的話當她復甦,周圍將是生命的色彩。可是僅僅十二年一切都凋落了,強大的輻射無法阻斷。孤獨寂靜的5000年就快結束了,即使是永恆的生命,他也老了,他懷揣着希望去等待雷娜 威爾特,時間終於倒計時結束了,棺蓋打開後,只是冷冰冰的醜陋的死去的屍骸。那就是他等了4660年的結果。希望徹底沒了。

又一個五千年,五萬年,六億年過去了。得到不死鳥永恒生命的真人依舊活着。一個人孤獨的活着。六億年的等待換來了生命的轉機,大量的彗星撞擊地球,改變了地球的地貌、氣候,孕育了新的生命。在猿田博士的日記中,他發現原因與結果,火鳥出現了,原因與結果就是一切。世界正在重生。雷鳴與火山噴發,是構成新世界的圖景。故事結尾,真人終於明白了自己的命運,原因和結果,真人本身就是原因,他被不死鳥賜予永恆的生命等待了漫長的六億年,而他將是新世界重生的原因,他是新世界重生的媒介。

影片結束,不死鳥衝向了他,歷經三十億年地球重獲新生。

一即是萬物,萬物即是一。我們從最初即擁有永恆的生命。不會終結的事物,便是生命,生命最初便是永恆的。

或許這部未完成的《火之鳥》既是對當下的猜測,或許是對未來的預測。或許,手冢治虫悟到整個宇宙就是“因”與“果”,如此因果循環,亙古不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