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近的市場表現來看,美股過去將近兩年的“平靜”已遠去,波動性已經正式迴歸。恐慌情緒再一次讓華爾街陷入混亂,導致美股市場接連遭遇重挫的“催化劑”到底是什麼?

  多空爭奪激烈

  打開上週美股的“成績單”,“跌”成爲了出現頻率最高的詞。上週五,標普500指數收跌2.3%,道指收跌約550點,納斯達克指數收跌3.05%。上週,標普500指數累計下跌2.3%,創下近3月來的最大單週跌幅,道指累計下跌4.5%,納斯達克指數累計下跌4.9%。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的波動率指數(VIX)也累計上漲近29%。

  科技股無疑是本輪美股震盪當中最受矚目的板塊,“FAANG”五大科技股集體大跌。僅在上週五,奈飛股價下跌超過6%,亞馬遜下跌超過4%,蘋果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股價均下跌超過3%,且兩隻股票均回吐今年全部漲幅。截至目前,蘋果公司市值已不足8000億美元,較最高點已蒸發3000億美元。

  如果說收盤情況還看不出美股的波動性,上週四的美股市場可謂“驚心動魄”。當日盤前交易時段,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標普500指數期貨開盤暴跌,一度觸發熔斷機制,導致期貨及期權交易暫停,標普500指數盤中最大跌幅一度達到2.9%,但在收盤前強力拉回,使最終收盤僅微跌0.15%。從2010年5月25日以來,標普500指數還從未出現這麼大幅度的下跌之後還能在日內交易時段出現這麼強勁的回升。美股交易員保爾表示,美股80%的日內波動都是由程式化交易的自動賣盤帶來。此外,這種走勢或許還與投資者抄底或者補倉有關。

  美銀美林在2019年展望報告中表示,一旦美國利率預期升至高峯水平、全球收益預期跌至低谷,資產價格可能在明年上半年仍將“尋底”,同時市場波動性捲土重來。

  市場在擔心什麼?

  那麼,導致美股市場接連遭遇重挫的“催化劑”到底是什麼?

  最近,美債收益率倒掛讓投資者擔憂美國經濟增長前景。不過,研究機構Canaccord Genuity Group首席市場策略師Tony Dwyer表示,從歷史上看,美國股市能夠經受住美債收益率曲線倒掛的考驗。自1950年以來,這種倒掛已經發生過7次。其實,兩年期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纔是市場更應關注、更可靠的經濟衰退指標,而這一利差目前尚未倒掛,仍爲正值。

  也有投資者從技術分析角度出發,認爲標普500指數的50日均線下穿200日均線,形成所謂“死亡交叉”,這意味着股價或將長期處於低位,這纔是真正賣出的信號,而上一次美股出現這一技術形態是在2015年。

  瑞銀經濟學家Paul Donovan認爲,美股下挫是由於市場對美國貿易政策的擔憂所引起。他表示,美國推行的貿易政策令市場承壓,投資者似乎認爲美國繼續加徵關稅的風險正在提高。如果沒有這種擔憂,其實最近美國公佈的經濟數據繼續向好,本應對市場起到積極作用。

  的確,美國經濟基本面依舊穩健。從美國亞特蘭大聯儲的預測模型來看,這家地方聯儲預計今年第四季度美國GDP的年化增長率將達到2.7%,略低於11月初預測的3%,但距離經濟衰退仍很遙遠。不過,也有經濟學家發出警告,美國經濟可能會在2020年陷入衰退,投資者應該準備好迎接更大幅度的市場震盪。一旦美國經濟增長進入週期末端,市場震盪本來就是應有之義。

  瑞信在近日發佈的報告中表示,美股目前存在多個隱患,其中包括美股曾“獨樹一幟”表現良好,但這種局面將結束;今年美股約40%的盈利增長來自於一次性的利好,如企業加速回購、減稅等,但這些利好逐漸消退,美股還將受到強勢美元的挑戰;美股科技板塊目前的估值在其歷史範圍的高位,美股非科技板塊的估值也在歷史範圍的相對高位。此外,從歷史數據來看,美股的市值很難超過全球股市市值的55%,而目前美股市值已經接近這個數字。

  如何迎接2019年

  據海外媒體報道,正值美股市場劇烈震盪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焦急詢問白宮內外的顧問,爲何市場對此前的貿易政策相關消息反應沒有顯得更爲正面。只是,特朗普仍然“相信”,市場波動並非他個人的行爲造成,而是源於美聯儲計劃加息。

  就目前來看,市場已將美聯儲12月加息解讀爲板上釘釘,但在展望明年加息路徑時,華爾街各大投行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不過,利率期貨市場的行情反映出華爾街交易員認爲明年美聯儲加息空間已經不足25個基點。也就是說,交易員正在懷疑美聯儲明年是否會停下加息的腳步。美聯儲理事Lael Brainard近日表示,美國經濟勢頭強勁,逐步加息只在短期內仍適用。有分析人士表示,Brainard的表態表明其支持美聯儲在本月加息,但同時認爲美聯儲有必要在2019年採取更爲謹慎的態度。

  CMC Markets市場分析師Tina Teng表示,近幾個月的美股上演出如過山車般的行情,美股震盪波動或引發資金脫逃美股與美債,進而拉低美元走弱。在油市仍然低迷、股市雙邊震盪與貿易摩擦仍然劍拔弩張的條件下,美聯儲返回鷹派口徑的可能性不大。

  2018年即將結束,摩根資管在近日發佈了2019年長期資本市場假設,對全球50個主要資產類別在未來10至15年的平均表現作出一系列預測。摩根資管略有下調對美國股票展望,上調了對新興市場股票的預展望。此外,信用債及新興市場債券仍是固定收益資產中在未來10至15年提供最佳回報的投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