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广东省教育厅联合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起草的《广东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实施方案》)公布。

《实施方案》提出以下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2023年,力争实现全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地级以上市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2030年,实现全省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

《实施方案》中还有哪些大家关心的内容?一起来看看!

家庭方面

家长除了时刻关注孩子的视力健康、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还要积极引导孩子到户外阳光下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使其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

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

中小学(含中职学校)方面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寄宿制学校学生晚上学习时间,义务教育阶段不应超过1小时,高中阶段不应超过2.5小时,且应合理安排课间休息。

加强考试管理。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1次,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严禁以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

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

强化户外体育锻炼。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中小学校每天安排30-4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

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学生探究式学习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控制在每天30分钟内

在卫生健康部门指导下,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度。

幼儿园方面

重视生活和游戏对3—6岁儿童成长的价值,严禁“小学化”教学。要保证儿童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结合地区、季节、学龄阶段特点合理调整。

此外,《实施方案》还提出,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等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对未实现年度学生防近工作目标的市、县人民政府和学校进行通报;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市、县人民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