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中文,在网上一直有各种各样的段子流传。最经典的,莫过于外国人学习中文时的各种搞笑视频。

确实,在语言的学习中,中文一直是语言门类中的大山。而文言文,简直是语言大山中,最大的那座山。

上学的时候,我们都曾害怕被背书支配的恐惧。

其实,许多名人也同我们一样,童年被背诵全文支配着,并不能随心所欲。

这其中,就包含有鲁迅。

没有朝花夕拾,我们就无法认识童年的鲁迅。

《朝花夕拾》这本书,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散文集。说是一部集子,其实只有十篇文章,算是一本小册子。

虽然这十篇文章写作时间不一,但是从书名中就可以看出,这是鲁迅成年后,回忆曾经青少年时期的一部作品。

在这本书中,包含了鲁迅先生对于童年时期的回忆,当然,从中也透露出他的一些点滴思考。

无论是学习交友,还是亲友长辈,鲁迅化身为曾经那个天真活泼的少年,讲述着曾经在自己身上发生过的,那些故事。

对于年少的鲁迅来说,不能理解的事情,有很多。

对于年幼的鲁迅来说,最不能理解的,大概就是,为什么要背书。

鲁迅借助小孩子的视角,提出了很多在童年时,他不能理解的困惑。

在《朝花夕拾》中,你可以看到鲁迅对于自己童年的回忆。

比如说,父亲的病。

我们都知道,童年的鲁迅家庭条件优渥,还请得起佣人。而他的家庭条件,就是从父亲得病以后,慢慢地开始中落。

在父亲看病的那几年光景中,他遇到了种种奇奇怪怪的医生。每个医生都说不出来父亲是什么病,但是却开出来奇奇怪怪的药。

再比如说,奇怪的衍太太。

这位做了祖母的衍太太,经常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有大人在的时候,会表现地和小孩子特别亲热;但是大人不在的时候,她又会说一些奇怪的话。

就比如说,衍太太曾经给没有钱用的鲁迅支招。小孩子没有钱是正常的事,但是衍太太却说,母亲的钱不就是你的钱吗?怂恿鲁迅变卖母亲的首饰。

当然在小孩子看来,这些人这些事虽然奇怪,也可以尽量远离,但有一件事,那是想怎么远离也远离不了的。

这件事,就是读书。

即使是名人,在童年时也摆脱不了被抽查背书的恐惧。

其实可怕的倒不是读书,而是突然被父亲抽去要给他背书。

背书的故事,就记载在《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里。

对于小孩子来说,最喜欢的就是热闹。尤其是在物质生活不富裕的那个年代,乡里的集会和庙会,就是小孩子最喜欢的场合。

虽然听不懂也看不懂,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可以吃到平常不常吃到的食物,还可以见到许多新奇的玩意儿。

所以每个月固定的集会的日子,都是小孩子最渴望的日子。

这天,恰好就是集会的日子。一大早家里就决定要去看热闹。所以在鲁迅家里,无论主仆,大家搬东西的搬东西,做糕点的做糕点,煮饭菜的煮饭菜。

正当大家热热闹闹,准备看会用的东西时,鲁迅的父亲过来了。此时的父亲还没有患病,还很健康。

父亲来的也奇怪,说要把鲁迅叫回去,让他背《鉴略》。还说如果背不出来这一段,今天就不准去看会。

大家肯定会好奇,《鉴略》是一本什么书呢?其实《鉴略》类似于历史启蒙,三字经之类的书,和百家姓、千家诗差不多。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古代的这些文言文,没有标点,也没有注释,全靠学习者自己领悟。

再加上没有任何的讲解,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于童年的鲁迅来说,无疑是相当的痛苦。

而对于幼小的鲁迅来说,父亲就是绝对的权威,所以即使大家都整理好了出门要用的物品,也都只能等待鲁迅磕磕巴巴地背完书,才能够启程。

名人的童年,和我们的也没有什么不同。

鲁迅在文章中写到: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后来的鲁迅,早忘了那天背诵的内容,也忘了那天的集会到底热不热闹,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背书这件事。

他到现在也还觉得困惑,为什么父亲要在那一天让他背书呢?

父亲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呢?

  • 如果站在父母的角度,可能很多人会说,其实就是希望孩子不要在出去玩的同时,耽误了学习。

毕竟哪怕家境再优渥,对于孩子的教育,也要从娃娃来抓起。即使他不理解,但是终有一天他会明白父母的苦心。

  • 但是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在即将开心去玩耍的时候,却遭到了如此的当头棒喝。

这时候的学习对他们来说,似乎就不是一种乐趣,而是一种负担了。

虽然我们都知道,在青少年时期,小孩子的记忆力最好,正是应该大量背书,大量学习的时候。

但是鲁迅那时的不理解,是否可以代替我们的孩子,向做父母的这些人发问:

我们用我们觉得好的方式,对待孩子的学习,是否真的合适呢?

虽然在学习上,有压力才有动力,尤其是在出行游玩的刺激下,可能学习的效率会更高。

但是这样降低体验感的事情,相信无论发生在谁的身上,大家都可能不太愿意接受。

所以这样看的话,其实名人的童年,和我们的也没有什么不同。

他们同样要经历快乐与不快乐,同样也不能完全的放飞自我。

甚至一样的都要接受严厉的老师,被迫学习根本不想学习的知识。

大抵这才是我们每个人童年的真相:

没有全然的快乐,也没有全然的苦恼。

当然,不论这些快乐或是苦恼的事,在往后的我们看来,都是一笔宝贵的回忆。

我们的成长,总是在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改变自己幼稚的认知,不断获得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