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中國首屆市場監管領域社會共治高峯論壇在京開幕,來自市場監管部門、行業協會、企業、學界、媒體等近300名代表參加。經三個多月、超過10萬人的網絡評選和專家評審,“阿里巴巴打假聯盟(AACA)打造知識產權保護健康社會”從來自全國的217個優秀社會共治案例中脫穎而出,獲評首屆市場監管領域十大社會共治案例企業類之首,騰訊、百度獲獎項目分列第2、第6。

(圖說:首屆市場監管領域社會共治案例評選活動頒獎儀式。)

本次論壇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直屬的中國工商出版社主辦,總局信用監管司司長常宇在論壇上指出,未來監管部門要加強與行業協會、平臺型企業和市場化專業信用服務組織的合作,積極構建多元共治格局。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諮詢組召集人張穹表示,社會共治是解決數字經濟治理問題的一個重要思路。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張鳴起稱,通過協同合作促進共治、善治和共進、共贏,是新形勢下政府管理、市場監管的大方向。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平臺治理官鄭俊芳表示,阿里在竭力擔負自身職責的同時,充分發揮互聯網與數字技術的作用,主動協同政府,把廣大消費者、商家、權利人、合作伙伴聚合在一起,爲社會共治提供基礎設施與解決方案。

以知識產權社會共治爲例,2017年1月,由阿里巴巴發起,蘋果、LV等衆多海內外品牌共建,與執法機關一起合作的打假聯盟AACA正式成立,目前有來自全球16個國家的超過110個品牌加入,其中國外品牌84個,佔比76%。

AACA發起“執法機關+品牌權利人+阿里平臺”緊密聯動的打假共治系統,不只治理線上假貨,更是聯動一切社會力量,幫助品牌挖掘線下假貨源頭,做品牌以往難以做到的事,爲全社會解決侵權假冒問題貢獻自己的方案,讓“像治理酒駕一樣治理假貨”成爲現實。

(圖說:阿里打假聯盟AACA並流圍剿假貨,阿里打假共治系統形成閉環。)

數據顯示,今年4月1日至9月5日,阿里打假聯盟已向全國公安機關推送近200條製售假線索,絞碎214個涉假窩點,抓獲620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額達28.8億元。

“這是我應該向阿里致敬的一個方面,你們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公安部經偵局副局長張景利曾指出,阿里巴巴打假聯盟在保護權利人合法權益、維護整個市場的公平秩序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

2017年度《中國知識產權保護與營商環境新進展報告》中稱,阿里聯合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成立了大數據打假聯盟,執法部門根據阿里推送的案件線索,開展跨省(區、市)執法辦案,維護了蘋果、香奈兒、索尼等一批中外品牌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知產保護跟商業創造一樣,成爲阿里賦能品牌和商家的重要力量。不僅麥當勞、通用汽車、中糧集團、百麗、上海家化、沁園等相繼於雙11前加入AACA,AACA品牌成員中有近40個品牌進入2018年天貓雙11銷售額億元俱樂部。業內人士指出,成員數量的持續擴容與品牌繁榮的商業表現,使得AACA成爲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打假聯盟之一。

鄭俊芳表示,“未來,我們將繼續發揮數據與技術的力量,主動配合、協同政府,聚合平臺生態乃至全社會的力量,積極參與社會治理與經濟治理,爲建立更加高效的社會共治體系,提供新的可能和方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