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第一批出家的90後,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寺廟

不知從何時起,佛系價值觀在年輕人當中流行開來

有沒有都行,不爭不搶,不問輸贏,開始養生

這樣一種對萬事都無所謂的心態看似平和,其實是對壓力與責任的逃避

人生態度的消極淡漠並不能換來你對美好生活的進一步靠近

那麼,如何打破佛系人生觀的桎梏?

……

今日博雅君送上一份哲學小書單,讓我們跟隨書單中的哲學家一起進行嚴肅思考,

思考古希臘的慾望、現代社會中的他者,

以及透視那些源遠流長的古代文明如何浸潤我們的心靈。

美國漢學家對佛教的解讀,也可以匡正佛系對於佛教的誤解。

只有用理性驅趕盲從,用睿智代替迷信,我們才能真正收穫內心的篤定。

1

總體與無限:論外在性

(法)伊曼紐爾·列維納斯 著,朱剛 譯

他者與我何干?屠殺者與死難者莫非不相干?在社會這輛大巴車上,你我是否能夠置身事外?

20世紀歐洲最偉大的倫理學家、現象學家伊曼紐爾·列維納斯的這部“他者倫理學”的奠基之作,向我們揭示了文明中所隱含的對他者的暴力,從思想的根源處棄絕自我對他者的傲慢,理解他者與自我的倫理關聯。

2

慾望的治療:希臘化時期的倫理理論與實踐

(美)瑪莎·努斯鮑姆 著, 徐向東、陳瑋 譯

本書爲著名古典學者、當代最活躍的公共知識分子之一瑪莎·努斯鮑姆探討希臘化時期情感理論的代表作。

作爲爲數不多的女性哲學家,她的研究提供了與衆不同的視角。

在本書中,努斯鮑姆向人們展示了哲學家們的治療範式,討論了亞里士多德(攻擊的目標)、伊壁鳩魯主義、懷疑論、斯多亞派哲學家對慾望的看法,以超強的文本分析能力重構了希臘化時期的哲學論證與思考。

3

中國思想之淵源

 (美)牟復禮 著

普林斯頓東亞系奠基人牟復禮教授的小品,先秦思想之精要,大家小書之典範。與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齊名的讀懂中國必讀書! 

以流暢明晰的筆法、高超的見識和深厚的文化比較的功力,對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的思想和代表人物進行了簡明精妙的介紹。同時又以宏觀的話題,如宇宙論、世界觀、知識論、政治哲學、人性論等貫穿在對這幾大學派的的介紹和分析中,既高屋建瓴,又曲盡其妙,是大家小書的典範。

4

中國歷史中的佛教

[美]芮沃壽 著

20世紀美國漢學家芮沃壽的經典之作,在近十萬字的篇幅裏手術刀般精準地處理一箇中國人都難以釐清的課題:中國歷史中的佛教。

作者芮沃壽是與費正清並肩的美國漢學奠基人,也是歷史學家史景遷的導師

梁文道《開卷八分鐘》足足做成兩集節目大力推薦

平裝版風行十週年之際,特別推出精裝紀念版

5

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

陳來 著

作爲中華文明之源泉的夏商周三代,文化上經歷了怎樣的因革損益?龜卜筮佔如何開展出了禮樂文明?

本書把中國前軸心時代的文化置於世界歷史的宏觀框架中比較考察,廣泛吸取了世界學術的研究成果,交叉使用人類學、宗教學、文化學、歷史學等方法,對夏商周時代的宗教與倫理觀念作了綜合性的思想史研究。由此而提出了一系列獨到創新的觀念、看法和解釋框架,創造性地闡釋了古代中國思想的特徵和發展模式,澄清了中華民族精神氣質的形成根源。

6

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

陳來 著

西周至春秋,秩序井然的禮樂文明經歷了怎樣的嬗變,滋養出輝煌燦爛、相互爭鳴的諸子百家?

本書交叉運用了宗教學、神話學、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文化哲學等多學科的方法,通過對前孔子時代的春秋時期思想文化的具體研究,闡明瞭春秋時代的文化與西周文化在精神氣質上的連續性,具體體現了春秋時代精神生活的變化和文化各個領域的生動發展,並呈現出儒家思想及整個燦爛的先秦哲學發生的文化前提與環境。

《現代儒家哲學研究》

《近世東亞哲學研究》

7

莊子哲學

王博 著

作者嘗試了一種新的解釋莊子思想的方式,也採用了一種新的學術專著寫作的範式。作者在對原文精準把握的前提下,深入挖掘了莊子哲學的內在精神,描述了莊子與世道那種微妙的張力。在這種精細的探尋中勾勒出了莊子獨特的人格氣質和非凡的精神魅力。可以說這是一部滲透了個人體驗和感悟的學術作品。作品有極強的親和力。語言上通俗易懂,充滿了作者多年來研究莊子的心得,以及對生活的感悟。

8

悖論研究

陳波 著

世界哲學院院士陳波教授的力作。悖論是邏輯學中最光彩奪目的寶石,如古希臘的“說謊者悖論”、中國的“白馬非馬”之說等等。從古至今激發邏輯學家、數學家、哲學家以及普通大衆進行深入思考,經常使研究者陷入兩難、無所適從。它雖然看似荒謬,違反常理,但卻似乎論證縝密、無從反駁。本書是國內迄今較爲全面系統地介紹悖論問題的著作,作者將從古至今五花八門的悖論分成十二類,詳細介紹每一類悖論的歷史原型、各種變體、邏輯學家的解決方案、與日常生活的關係,等等。本書獲得了北京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9

西方詮釋學史

潘德榮 著

本書爲作者多年來研究詮釋學的一本厚積之作。該書完整地論述了西方詮釋學的發展史,時間跨度從古代希臘到後現代,通過大量文獻資料完整地勾畫出了西方詮釋學發展史的主流線索;通過梳理闡明瞭詮釋學發展的內在邏輯,突出強調了古典闡釋學和方法論詮釋學的意義和價值;該書特別關注到目前國內學界較少涉及的《聖經》闡釋學,以及貝蒂、赫施和馬克思主義闡釋學,裨補了國內多年只關注本體論和存在主義詮釋學的片面性和侷限性,是一本全面、精細的哲學史力作。獲得了教育部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二等獎,以及上海社哲學社會科學一等獎。

10

韋布西方哲學簡史

[英]克萊蒙特·韋布 著 高原 譯

作者雖然是學院派出身,但文筆非常美,該書的寫法與羅素《西方哲學史》類似,非常深入淺出,生動扼要,但篇幅比羅素的要小很多,更利於便攜閱讀。

推薦與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搭配來讀,由此掌握中西方哲學史的大概。

裝幀精美適於收藏或當做禮品贈送。

11

世界時代

[德]謝林 著 先剛 譯

北京大學哲學系先剛教授的經典譯作“謝林著作集”系列中的一種。

謝林後期哲學已經成爲德國古典哲學研究的前沿領域。這本譯著有利於推動國內學人對謝林哲學的重視與進一步研究。

本書的重要性可以與黑格爾《精神現象學》相媲美。在這部作品裏,謝林按照“過去-現在-未來”的思考框架,展示了絕對精神從最初到最後的演化過程,其深邃的思辨使得《世界時代》成爲西方哲學史上第一部以“時間”爲主要問題的哲學著作。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世界時代》購買鏈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