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終,法庭宣佈了對兩位未成年案犯的量刑結果,男孩A被判處無期徒刑,12年後進行復審,男孩B被判處15年監禁,8年後進行復審,兩人將在愛爾蘭唯一一座未成年人拘留所Oberstown中服刑,直到18歲,成年後再被移交到成人監獄繼續服刑。悲劇發生在2018年5月14日星期一,當天下午4:55,13歲男孩B給Ana家裏打去電話(兩位嫌疑人均未成年,法庭要求媒體報道中不得使用真名,以男孩A和男孩B指代),他對當時14歲的Ana說,有個朋友男孩A想認識她,希望能跟她見一面,天真的Ana以爲真的有同齡人想跟她交朋友,馬上答應見面,出門時還面帶微笑,跟養父說“去去就回”,沒想到這一去就再也沒回來。

去年春天,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發生了一起慘絕人寰的性侵殺人案,受害者是一位14歲的女孩,而嫌疑人同樣是兩位未成年人,如何給未成年嫌疑人定罪、量刑成了備受關注的問題,經過一年多的調查和討論,昨天終於塵埃落定,兩位案犯被正式定罪,成爲愛爾蘭歷史上年齡最小的謀殺罪罪犯......

14歲少女被兩名13歲男孩殘忍性侵殺害,法院的量刑引發衆怒…

這起案件的受害者名叫Ana Kriegel,是一個俄羅斯女孩,2004年出生於俄羅斯,

14歲少女被兩名13歲男孩殘忍性侵殺害,法院的量刑引發衆怒…

她是一名孤兒,出生後就被安置在孤兒院,2006年,養父母Kriegel夫婦收養了她,將她帶到愛爾蘭生活,養父Patric在都柏林理工學院教授法語,養母Geraldine曾任國家運輸公司經理,生活小康,養父母都不是俄羅斯人,但他們不想讓養女忘了她的俄羅斯背景,所以沒有爲她改名,仍然讓她使用原名Ana。

14歲少女被兩名13歲男孩殘忍性侵殺害,法院的量刑引發衆怒…

被收養後Ana終於有了一個溫暖的家,她喜歡唱歌、跳舞,曾在油管上上傳過跳舞的視頻。

但生活對她的磨礪遠未結束,她的右耳部位曾長過腫瘤,腫瘤切除後影響了聽力,導致她近乎失聰,再加上短期記憶力和視力不佳,身材高挑,來自異國俄羅斯,是被人收養的,這些都讓她在同齡孩子裏顯得有些特別,經常被看作“怪人”。Ana沒什麼朋友,別的孩子都成羣結隊一起玩兒,她總是孤零零一個人,因爲有“假的爸爸媽媽”,她經常受到一些孩子的欺凌,還曾因爲內心痛苦自殘。

14歲少女被兩名13歲男孩殘忍性侵殺害,法院的量刑引發衆怒…

Ana長期承受這樣的壓力,感到很無助,養母表示,她的年齡是14歲,但是“內心像個小孩子”,非常脆弱。

Ana曾給自己畫上“烏眼青”,像被打傷一樣,因此被學校停課,養母覺得這都是她內心苦悶的表現。

在社交網站上,一些人攻擊Ana的身高和被收養的身份,其中包括性騷擾和辱罵的內容,這些都給她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也讓她特別想顯得合羣一些,想受到關注,她甚至偷偷開了個小號,學其他欺凌者一樣跑到她自己的大號下評論,發送欺凌的內容,事情被發現後,養母堅決要求她將所有社交賬號密碼告訴家長,以便家長對她進行監控,不讓她在做出類似的“自虐”行爲。

14歲少女被兩名13歲男孩殘忍性侵殺害,法院的量刑引發衆怒…

受欺凌、沒朋友,孤單的Ana迫切希望能交到同齡的朋友,無論是現實生活中的朋友還是社交網站上認識的網友,這就給了別有用心之人一個可乘之機。

悲劇發生在2018年5月14日星期一,當天下午4:55,13歲男孩B給Ana家裏打去電話(兩位嫌疑人均未成年,法庭要求媒體報道中不得使用真名,以男孩A和男孩B指代),他對當時14歲的Ana說,有個朋友男孩A想認識她,希望能跟她見一面,天真的Ana以爲真的有同齡人想跟她交朋友,馬上答應見面,出門時還面帶微笑,跟養父說“去去就回”,沒想到這一去就再也沒回來。

她和男孩B會面後,在對方的帶領下穿過一個公園,來到一座已經廢棄的19世紀農舍,13歲的男孩A就等在那裏,他並不是想跟Ana交朋友,而是準備好一個陷阱,早就做好了殺掉她的打算。

他提前準備好一隻“殺人包”,裏面有面具、黑色手套、護脛和護膝,還準備了兇器——一隻木棍和一塊水泥。

Ana被哄騙到廢棄農舍後,就受到男孩A的性侵、虐待和攻擊,男孩A開始行兇時,男孩B就從農舍逃走了,沒有參與作案過程,只聽到了受害者Ana的尖叫。

14歲少女被兩名13歲男孩殘忍性侵殺害,法院的量刑引發衆怒…

與此同時,Ana的養父母開始覺得事情不對勁兒,Ana明明說“很快回家”,但久久未歸,養母知道Ana沒什麼朋友,一般沒人會找她出去玩,事情有些蹊蹺。

Ana失蹤後他們報了警,3天后的5月17日,Ana的屍體在農舍內被發現。當時Ana只穿了襪子,身上一絲不掛,衣服散落在農舍內,脖子上粘有藍色膠帶,警方認定她曾遭受性侵,死因爲鈍器傷,農舍內也發現了帶血的木棍,Ana在死前曾激烈抵抗過,但最終還是未能逃脫兇手的魔掌。

14歲少女被兩名13歲男孩殘忍性侵殺害,法院的量刑引發衆怒…

很快,警方就鎖定了案件的嫌疑人男孩A和男孩B,最開始,兩個男孩都否認了謀殺罪行,尤其是男孩B,他沒參與行兇,不承認犯了謀殺罪。

在調查和審問過程中,警方還原了案件的全貌,根據男孩B的供述,案發前一個月左右,男孩A主動找到他,開口就問:“嘿,你想殺人嗎?”

男孩B回答“不”,

男孩A繼續鼓動:“嘿,爲啥不呀?”

男孩B回答“那很弱智”,可他還是好奇地問了一句“你想殺誰”,男孩A回答:“Ana Kriegel。”

就這樣,男孩A作爲主謀制定了殺人計劃,還提前準備了作案工具,男孩B負責哄騙受害者Ana來到殺人現場,一個月後他們就對Ana犯下了殘忍的性侵謀殺案。

14歲少女被兩名13歲男孩殘忍性侵殺害,法院的量刑引發衆怒…

警方通過調查發現,男孩A來自一個穩定的中產階級家庭,是老師口中禮貌又聰明的乖學生,不像殘忍的殺人犯,他的祖父說,孫子是個充滿愛心的善良孩子,以前從沒惹過什麼麻煩,也沒表現出任何攻擊性,家人們都很愛他,但搜查結果證明,在男孩A乖巧的表象下,隱藏着殘暴的內心,這位家長、老師口中的“好孩子”,鼓動另一個男孩一起實施了可怕的犯罪。

警方找到男孩A殺死Ana使用的兇器木棍,在他的靴子上發現了Ana的血跡,找到了他性侵Ana的確鑿證據,並且從他的電子設備上,發現12000多張色情圖片,很多都描繪了性暴力的內容,在男孩的家中,警方搜到一本“撒旦教派”的書,該教派比較暗黑,一直頗受爭議,還發現他曾搜索“酷刑的方法”和當地“被廢棄場所”的內容,疑似爲犯案做足了準備。

面對鐵證,男孩A仍舊不打算認罪:“你開玩笑的吧?你是認真的嗎?”

14歲少女被兩名13歲男孩殘忍性侵殺害,法院的量刑引發衆怒…

即使兩位嫌疑不認罪,但以現有證據,也足以證明他們的犯罪事實,其中男孩A是主犯,男孩B沒有參與性侵和謀殺過程,屬於從犯,不過這起案件的定罪和量刑,還是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

第一個爭議點是兩位嫌疑人的年齡,他們案發時都只有13歲,均是未成年人,犯了重罪的未成年嫌疑人如何定罪、量刑,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經過長時間的討論,今年6月18日法庭公佈了審判結果,法庭沒有姑息兩人的罪行,判定他們性侵和謀殺罪名成立,兩人也因此成爲愛爾蘭最年輕的謀殺案案犯,判決公佈後,今年14歲的兩位男孩已被拘留,等等進一步的量刑結果。

判決結果一出,法庭上原、被告雙方陷入了悲喜兩重天,原告Ana的家人看到了希望,紛紛喜極而涕,互相握手、擁抱,被告男孩A看起來很沮喪,爸爸握着他的手,媽媽在一旁哭泣,男孩B垂着頭擁抱了媽媽,他的爸爸則覺得判決太重,“一個無辜的孩子就要進監獄了”。

14歲少女被兩名13歲男孩殘忍性侵殺害,法院的量刑引發衆怒…

案件審理過程中還有一個耐人尋味的插曲。

愛爾蘭《兒童法》中規定,禁止公佈被定罪和判刑的未成年人的具體信息,法庭也下達了禁令,要求媒體在報道中以“男孩A”和“男孩B”指代兩位嫌疑人,且不能公佈兩人的照片。

但案件在網絡上發酵後,兩人還是遭到憤怒網友們的“人肉”。

一些網友扒出了他們的個人信息,比如名字和照片,發佈到臉書和推特上,其中不乏貶損、侮辱兩人和其家人的內容,男孩B的律師表示,男孩B的家人因爲受到威脅,不得不躲起來。

後來形勢進一步失控,一些無辜的人被牽扯進來,比如兩個男孩的老師,或者被誤認爲嫌疑人的普通人,之前有一個男孩被網友們誤認爲是男孩B,在網上遭到口誅筆伐。

今年年中,爲了防止網絡暴力進一步擴大,波及更多無辜的人,法庭再次做出反應,法官宣佈維持原來“不公佈信息”的決定,並判定臉書和推特公司對此負有責任,要求他們刪除網上關於兩人的內容,比如能夠識別他們身份的照片和身份信息等。

臉書和推特公司表示,這件事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爲法庭之前沒告訴他們兩個男孩的姓名,他們無法提前發現網友要發佈相關內容並進行阻止,臉書後來採取了極其迅速的行動,刪除了相關內容,甚至使用了圖像匹配技術來阻止用戶重新發圖,但還是會出現一些來自其他網站的圖片,無法被及時監測到。

14歲少女被兩名13歲男孩殘忍性侵殺害,法院的量刑引發衆怒…

平息了網絡上的“血雨腥風”沒多久,宣佈量刑結果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如果成年人犯了相同的罪行,一般會被判處無期徒刑,但在愛爾蘭,被判有罪的未成年人很少被判處3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對於特別嚴重的犯罪,法官有權酌情處理,延長刑期,這起案件如何量刑,也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

兩位案犯被拘留後進行了精神評估,他們的父母和受害者父母也接受了詢問,今年10月,案件再次開庭審理,受害者Ana的養母在一次聽證會上,訴說了女兒慘死帶給他們一家的傷痛,“Ana的事毀了我們的生活。”

“我們失去了寶貴的女兒,弟弟失去了姐姐,現在每次家庭聚會都充滿痛苦和悲傷。”

“我們徹夜不眠,想象着她遭受的痛苦,這將伴隨我們一生。”

“我們無法用看待孩子的方式看待這些犯了罪的十幾歲男孩。”

也是在這場聽證會上,男孩A終於承認了殺害Ana的罪行,對Ana的死表示“非常遺憾”,稱“無法想象Ana的家人遭受了怎樣的打擊”。

14歲少女被兩名13歲男孩殘忍性侵殺害,法院的量刑引發衆怒…

11月5日,法庭進行宣判,公佈對兩位案犯的量刑結果,法官Paul McDermott在陳詞中說道,“一位健康的14歲少女,在結束短暫的一生之前本來擁有美好的未來,她不應被‘怎麼死的’定義。”

“她希望擴大朋友圈,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但也充滿潛力和志向。”

“現在她的家人們生活被毀,以這種最殘酷的方式,一家人的快樂和安全感都破滅了。”

接着,法官對兩位案犯說,“男孩A,你結束了Ana Kriegel的生命,還讓她遭受了如此可怕的性侵和人身傷害。”

“男孩B,你積極參與了對受害者的謀殺行動。”

“對於這些罪行以及它們給Ana的家人們帶來的傷害,你們的餘生都將充滿罪惡感和羞恥。”

最終,法庭宣佈了對兩位未成年案犯的量刑結果,男孩A被判處無期徒刑,12年後進行復審,男孩B被判處15年監禁,8年後進行復審,兩人將在愛爾蘭唯一一座未成年人拘留所Oberstown中服刑,直到18歲,成年後再被移交到成人監獄繼續服刑。

14歲少女被兩名13歲男孩殘忍性侵殺害,法院的量刑引發衆怒…

對於這樣的量刑結果,受害者Ana的家人表示接受,宣判後的新聞發佈會上,Ana的養母發言感謝了法庭和陪審員、他們的法律團隊、媒體以及所有支持他們的人。

Ana的養父表示,他們終於爲女兒伸張了正義,兇手就要爲他們的罪行付出代價了,但對他們一家人而言,“永遠都不夠長”,

14歲少女被兩名13歲男孩殘忍性侵殺害,法院的量刑引發衆怒…

法庭沒有遵從“3年以下監禁”的慣例,對兩位未成年嫌疑人進行了適當的加刑,延長了刑期,主犯男孩A還被判了“無期徒刑”,但是,這樣的量刑結果還是被一些網友diss了。

他們覺得結果並不完美,兩個男孩都因爲“未成年”,沒按照成年人的標準被判處“真正的”終身監禁。

12年後複審?對於司法系統來說,生命貌似是最不重要的。

你會因爲遠沒那麼嚴重的犯罪被判更長時間。

14歲少女被兩名13歲男孩殘忍性侵殺害,法院的量刑引發衆怒…

Ana的一生是14年。

那些男孩服刑的時間(可能)比她的一生更短,這就是他們所謂的“無期徒刑”。

在我看來,現在唯一遭受“無期徒刑”的就是她可憐的家人們。

14歲少女被兩名13歲男孩殘忍性侵殺害,法院的量刑引發衆怒…

在愛爾蘭,無期徒刑不是一輩子呀。

14歲少女被兩名13歲男孩殘忍性侵殺害,法院的量刑引發衆怒…

要犯啥事才能完完全全被判終身監禁呀?如果這些人在15歲就如此邪惡,他們以後還會幹啥?

14歲少女被兩名13歲男孩殘忍性侵殺害,法院的量刑引發衆怒…

Ana可沒有第二次機會了。美麗的姑娘啊。

14歲少女被兩名13歲男孩殘忍性侵殺害,法院的量刑引發衆怒…

可憐的女孩啊!

我希望他們到案件複審的時候,假釋委員會決定將他倆永遠關起來。

我不同意給他們終身的匿名權。

14歲少女被兩名13歲男孩殘忍性侵殺害,法院的量刑引發衆怒…

我希望,不是真的判“無期”時,就不要管這叫做無期徒刑。

他(男孩A)27歲就可以出來了,那會兒再做點啥呢。

14歲少女被兩名13歲男孩殘忍性侵殺害,法院的量刑引發衆怒…

犯罪就是犯罪,生命就是生命,案犯對受害者造成的傷害,不會因爲年齡、性別、背景而改變,案犯的改過自新和受害者家屬的原諒,都建立在案犯已經受到應有懲罰的基礎之上,在此之前,任何案犯都應該先爲自己的罪行買單......

14歲少女被兩名13歲男孩殘忍性侵殺害,法院的量刑引發衆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