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微博发帖称,在上海金桥盒马鲜生买到了过期两个月的椰浆。12月6日下午,盒马鲜生回复记者称:这个事确有其事,这两件商品是上个月被盗的商品,后来找回来了,但是门店员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直接上架了。因为店内之前给消费者的退款大多针对生鲜商品,不需要退货,只用直接退款,所以员工也没经验。

盒马鲜生承认,这是其工作流程的瑕疵。目前,盒马鲜生内部也对整个流程进行了复盘,决定对于脱离门店管理视线的食品原料或成品,无论商品状态,一律在第一时间进行报损,不得二次上架销售。

这已是盒马鲜生门店在一个月内第二次因产品日期问题被消费者投诉。11月15日,市民方先生在盒马鲜生大宁店内选购胡萝卜时,发现一名店员将生产日期分别为2018年11月9日、10日和11日的“崇明胡萝卜”产品的生产日期标签全部更换为2018年11月15日。

事后,盒马方面曾通过官方微博郑重表态,表示此事暴露我们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将在全国范围内门店开展自查,杜绝类似情况发生。

但是,仅仅不到一个月,又有消费者爆出盒马鲜生门店销售过期产品,暴露出盒马在管理上仍存在漏洞?很多倒下的生鲜电商,无论在经营上,还是在模式或多或少都是存在的问题,与必然性无关。他们犯下的必定是生鲜电商的生死劫。下面,我们一起开看看那些是决定生鲜电商生与死?

再次被曝销售过期食品,盒马能否承受生鲜之重?

再次被曝销售过期食品,盒马能否承受生鲜之重?

1、冷链劫:投入大

与普通商品的线上销售相比,生鲜电商更考验企业的物流能力,冷链物流的建设耗资巨大、布局繁杂,考验的是真实力。

由于冷链物流从生产流程、网络布局和设备配套上都与传统物流有着明显差异,因此随着未来生鲜商品在线上销售规模的不断扩大,冷链物流必将成为一个规模不啻目前传统物流的新网络。

这仅仅是在仓储环节,不同环节的物流车辆也必须具备四大温层的专用冷藏车,甚至连最后一公里的电动三轮车都必须包含冷藏和冷冻两种温度。从三轮车上楼到用户家中,则需要采用专业冷链保温箱、食品级环保降解专用袋,实现全程冷链的无缝衔接。目前来看,切入生鲜销售的几家电商在这张网上都花了大钱。

2、产品劫:标准化、稀缺品

纵览这些所谓盈利的生鲜电商,他们赢在产品的标准化和生鲜产品的切入点上。

我们发现,品质难以把控。水果生鲜电商产品由于产地和种植时机不同,即便同一种产品,其口感也差异很大。标准化不强,产品的好坏往往由消费者自身判定。

有专家指出,生鲜电商不太容易干,最主要的原因是生鲜产品本身是不标准的,这就意味着,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尺度,这时候商家就必须承诺:无条件的退换货,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买家就不会再买,特别是买家发现真实产品和图片不一致时,这是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这也是自从 2014 年以来,许多投资、资本在生鲜电商领域都没有太好的结果。

因此,做生鲜电商,最好选择容易标准化,且客单价高的项目。

3、资本劫:逐利的资本等不了你成长

资本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用的不好,就要关门倒闭。

当前,至少90%的生鲜电商创业者都在希望自己被资本看好、选择,没有资本进入就活不了。一份生鲜电商死亡名单,让整个行业的冷暖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报告显示,2016- 2017 年,青年菜君、鲜品会、美味七七、壹桌网等 14 家生鲜电商企业倒闭。

美味七七在倒闭前的内部公告中称,因运作出现严重困难,已没有资金支付员工薪资。分析人士指出,大多数生鲜电商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资本寒冬时期没有外来资本补助自然会出现问题。

同时,生鲜电商平台需要在供应链等方面进行较大金额的前期投入,如果没有足够大的体量吸引资本关注,平台很难支撑。有投资人告诫创业者:资本都是逐利的,一旦所投项目的遇到在盈利方面毫无起色的情况下,资本必将出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