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紅色旅遊,是黨中央從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思想基礎、羣衆基礎、文化基礎的戰略高度出發,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自2004年全國開展紅色旅遊以來,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把紅色人文景觀和綠色自然景觀完美結合,把革命傳統教育與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結合起來,打造紅色旅遊精品路線,既可以觀光賞景,也可以瞭解革命歷史,增長革命鬥爭知識,學習革命鬥爭精神。紅色旅遊蓬勃發展,已經成爲中國乃至世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成爲增強執政基礎、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途徑,成爲促進經濟增長、推動發展方式轉變的有效手段,成爲社會影響大、羣衆參與熱情高的響亮品牌,全面顯現出政治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踐證明發展紅色旅遊是時代的需要。

增強新時期愛國主義教育

增加愛國主義教育新方式

積極發展紅色旅遊,寓思想道德教育於參觀遊覽之中,將革命歷史、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融合於旅遊路線中。科爾沁區作爲通遼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自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以來,湧現出一大批英雄模範人物,因此,科爾沁區具有發展紅色旅遊的獨特優勢。目前,科爾沁區共有紅色旅遊景點6個,包括重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烈士紀念碑”、“毛澤東像章紀念館”;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徐永清紀念館”、“呂明仁紀念館”、“施介革命烈士紀念館”;農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勞模紀念館”(海玉琛、肖德新等爲代表的全國勞動模範、人大代表)。每年這裏都有大批黨員、學生、羣衆前來追記、悼念,緬懷英烈,真正的打造了一個標誌性、獨具特色的紅色旅遊景點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保護革命歷史文化遺產

推動紅色旅遊品牌效應

革命歷史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科爾沁區的烈士紀念館,人民英雄紀念碑等革命文化遺產是社會主義思想文化的重要陣地。科爾沁區將在接下來的工作中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深度挖掘紅色資源,強化教育功能,放大紅色旅遊品牌新效應,緊扣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主題。通過發展紅色旅遊,把這些革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好、管理好、利用好,對於建設和鞏固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陣地,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把科爾沁區打造成傳承紅色基因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教材和功能平臺,充分發揮紅色旅遊資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積極發展紅色旅遊

帶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發展紅色旅遊,增強產業融合發展新動能,推進“紅色旅遊+”,增強產業融合發展新動能,爲相關產業和領域插上“旅遊”翅膀、提供“融合”平臺,逐步形成一批新業態、新模式和新增長點。科爾沁區將着力打造以毛澤東像章珍藏館、呂明仁烈士紀念館爲主線的紅色教育遊。圍繞紅色旅遊+文化體驗,進一步增強紅色旅遊的觀賞性、趣味性和參與性,形成綜合性、複合型旅遊新產品,提升紅色旅遊的品質和綜合競爭力。推進紅色旅遊開放合作,着力提升科爾沁區紅色旅遊的輻射帶動力和綜合影響力。發展紅色旅遊,是帶動人民脫貧致富的有效舉措,可以將歷史、文化和資源優勢轉化爲經濟優勢,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培育特色產業,促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帶動商貿服務、交通電信、城鄉建設等相關行業的發展,擴大就業,增加收入,爲科爾沁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生機活力。

培育旅遊業新的增長點

開拓紅色旅遊新市場

隨着科爾沁區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的旅遊消費支出逐年增長,對旅遊內容和產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旅遊業進一步調整和完善產品結構,更好的地滿足人們多樣化、多層次、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科爾沁區將積極組織紅色旅遊景區參加旅遊交易會、博覽會以及重大節慶活動,加大宣傳促銷力度,並積極組織各中小學生開展紅色旅遊主題活動,推動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同時通過報刊、互聯網等新聞媒體,宣傳發展紅色旅遊的重大意義和政策措施,廣泛介紹紅色旅遊重點線路、景區(點)和相關知識。紅色旅遊作爲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滿足旅遊需求、促進旅遊業發展,增強旅遊業發展後勁,開拓更廣闊的旅遊消費市場,具有積極作用。

文 / 步東妮

來源:通遼市科爾沁區旅遊局

責任編輯:李亞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