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

@徒步投資筆記

@黃金

 

來源:蘇寧財富資訊

SuningWealthInsights

作者:左俊義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2018年的春風還早着呢,但通脹的風已經刮起來了——

年初以來,石油、汽油價格在上漲,茅臺酒的價格在飆漲,去菜市場轉一圈會發現,豬肉、雞蛋、蔬菜的價格都有上浮。

黃金作爲傳統對抗通脹的工具,要不要趕緊買一些?今天就來分析一下。

通脹預期走高,黃金強勢上漲

進入2018年的國際市場,利比亞輸油管爆炸、伊朗局勢緊張、美國原油庫存穩步下降,原油價格從2017年底的60多美元一下子漲至今年以來最高70美元,國內汽油價格也跟隨上漲,今年以來漲幅達到6%。

不僅原油價格在上漲,白酒、農副食品價格都在上漲。茅臺終端價從1299元上調至1499元。去菜市場逛一圈,蔬菜價格受寒冬影響正在飆升,今年以來平均價格上漲9%,另外水果、雞蛋、豬肉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參見圖1)。

通脹不僅在我國出現,全球也是如此。比如美國,以10年名義國債收益率和10年TIPS收益率之差來衡量的隱含通脹預期在走高,從2017年底的1.8%上升到目前2.0%左右。

黃金無疑是對抗通脹的利器,通脹預期的抬升也推高了金價。從美國數據看,黃金價格跟通脹預期走勢基本一致,國際金融危機後的2009年到2011年,經濟增速回升、貨幣大水漫灌,大家的通脹預期很高,同時黃金價格也在上漲。2012年3季度以來,市場開始討論雖然有各項政策刺激,但經濟依然不能出現回升的可能性,投資者的通脹預期走低,同時黃金價格持續回落。但從2016年開始,全球經濟重新走高,尤其是2017年下半年以來,美國稅改方案穩步推進、失業率下滑至4.1%的低位,使得通脹預期和黃金價格再度走強(參見圖2)。

注意!黃金短期可能會調整

目前,黃金價格已從2017年12月的低點1235美元/盎司持續上漲至1333美元/盎司。那麼黃金短期可以追漲嗎?

嗯,需要提醒的是,預計短期黃金會出現回調。理由如下:

首先,雖然黃金價格在上漲,但投資者並未跟隨買進。

從全球最大的黃金ETF的持倉數據看,雖然2017年12月以來黃金價格明顯反彈,但ETF的持倉不漲反降,說明投資者並未跟隨黃金價格上漲而買進(參見圖3)。從2017年12月11日到2018年1月16日,SPDR的價格上漲7.8%,但其持倉量卻下降了1.6%,說明投資者並未對短期黃金價格產生強烈的看漲預期,也沒有采取行動買入黃金。因此,黃金價格反彈的可持續性存在疑問。

這一波黃金反彈與比特幣家族的暴跌有一定的關係。由於貨幣發行權掌握在政府手中,大家對信用貨幣體系自然充滿了不信任,何況金融危機後貨幣超發是常態。按傳統,大家可以買入黃金這種硬通貨來抗衡信用貨幣,現在區塊鏈技術發達後,大家還可以買入比特幣。所以,黃金和比特幣家族就有一定的蹺蹺板效應,比特幣瘋狂上漲時,黃金就備受冷落。同理,由於最近各國對比特幣家族的政策在收緊,比特幣價格的暴跌反過來使得黃金受益(參見圖4)。

當然了,給比特幣定價比給黃金定價更難,但機構一般將其定價在[5000美元,15000美元]範圍內,現在比特幣價格在11247美元左右。可見,經過大幅調整,比特幣價格也迴歸到了區間中值附近,能否進一步下跌還很難說,畢竟比特幣相比信用貨幣的優勢是不會大水漫灌,這種優勢不會消失。

其次,美元存在反彈的可能。

由於經濟數據繼續向好,歐洲和日本都表達了收緊貨幣政策的意願,比如歐央行將月度購債規模從600億歐元減少爲300億歐元;日本央行宣佈減少購買10-25年期債券和25年期以上債券,降幅分別是100億日元。這兩項政策刺激了歐元和日元的表現,相應使得美元指數走弱。

但美國作爲緊縮貨幣政策的急先鋒,美元存在被低估的可能。2017年4季度,美國時薪增速出現明顯反彈,從10月的2.36%提升至12月的2.50%,薪酬加速有可能導致美聯儲的穩步加息(參見圖5)。從美聯儲2017年12月公佈的利率點陣圖看,2018年預計會加息三次。因此,如果2018年1、2月就業和經濟數據良好的話,不排除美聯儲3月加息的可能,這會對美元指數形成支撐。

長期看,黃金的配置價值凸顯

長期來看,黃金有很強的配置價值,因此短期調整正好是購入黃金的良機。

背後的原因是市場普遍預計美債進入了熊市,這意味着全球央行可能會從美債中撤離,而黃金是其首選。

雖然不同市場大牛對美債進入熊市的判斷標準不同,但美債收益率的持續抬升是不爭的事實。老債王比爾·格羅斯認爲,10年美債收益率持續超過2.4%意味着美國債券進入熊市,而現在10年美債的收益率是2.54%,同時格羅斯預計今年底10年美債收益率會超過2.7%,大部分美債投資者的回報只有0-1%。當然,新債王Gundlach認爲10年美債收益率超過3.22%才意味着美債牛市結束。

美債收益率上行會影響美債的投資收益,對持有巨量美債的央行來說甚至會形成浮虧,如果美債價格跌幅超過票息的話。比如現在10年美債的票息是2.5%,如果10年美債今年價格下跌的幅度超過2.5%,那麼利息收入就不能彌補價格損失,央行持有的美債就有浮虧。當然,如果央行持有至到期,那麼就不必考慮價格波動的問題。

從持倉數據看,中、日兩國已在減持美債。其中中國2017年9月、11月分別減持197億和126億美元美債;日本2017年8月、9月、10月、11月連續4個月分別減持114億、57億、20億、99億美元美債(參見圖6)。如果美債收益率繼續抬升,不排除全球央行繼續減持美債。

從歷史來看,中國減持美債的同時一般會增持黃金。比如上一輪減持美債時,從2014年底到2016年底,中國一共減持1400億美元美債,同時增持了1800億元的黃金(參見圖7)。雖然減持美債的資金沒有全部用於增持黃金,但黃金顯然是央行增倉的品種之一。據此猜測,如果這一輪中國繼續減持美債,央行有可能繼續購入黃金。

通脹的風已經刮起來了,而隨着房地產市場調整,目前能夠長期抗通脹的資產只有黃金和股票。這時候,調整資產配置該提上日程了。

原文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c2MDg0Ng==&mid=2650972338&idx=1&sn=8482375b3908643dee9e81918213e6c4&chksm=80acb993b7db3085a9812466dd7cf52ef24f1584045c92fa3501511c8176fb485c15560e10f8#r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