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许会奇怪

  有些人

  分数不高

  活动不牛

  申请时却挺吃香

  有些人

  套磁不机智

  面试不健谈

  申请结果却那么好?

  也许是因为它——

  同理心(Empathy)

  有了这个小宝贝

  就有了

  美国大学招生时

  最渴望看到的个人品质

  1同理心是什么?

  从广义上来说,同理心也叫“共情力”,或通俗意义上的“换位思考”

  在国外,尤其是国外高等教育体系中,Empathy已成为申请者所应当具备的能力之一,并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人际交往才智(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不同大学对这种能力各有不同的解释。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认为这是:“一种设身处地感受并理解他人意图、动机和愿望的能力。”

  多伦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则认为是:“对他人困境发自内心的体会,并站在对方角度设身处地做出回应。”

  简单来说,“共情”是“同情”的升级版。

  面对遭遇不幸者,共情不光能让人体会到“好可怜”,更能说出“我懂这种感觉”

  可是,这种看似和学术生活毫不沾边的能力,为何国外大学如此看重呢?

  2口味不断变化的美国大学

  虽然现在申请外国大学时,多数学校仍要求学生提交越高越好的标化成绩,但它们已很难决定一个人能否被录取。

  讲真?一点没错。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总结多年的招生数据并发现,美国大学在招生时,越来越关注申请者的个人“质量”,而不是学业成绩的质量。

  也就是说,优秀的个人品质才是判定申请者的重要砝码之一。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这样解释:“我们不希望看到学生为了申请大学而去努力做成绩,我们将寻求那些难以量化的人格特点。

  人格特点(personality traits)这个词,在各校申请要求中的出镜率不低。

  也许,更让我们熟悉的说法是“软实力”。

  你的人格特点可以告诉大学:你的身份、情感、心态、同情心、责任感、行动力等特质,而且往往比任何考试成绩更能准确预测你在大学的学术能力,甚至是你的一生能否成功

  千人千面,人格特点也变化多端。

  在所有特点中,有两种最吃香的品格——和热情(Passion),它们是大学招生官最希望看到的关键品质。

  关于热情,并没有什么好说的,一个人爱他所学自会废寝忘食,同理心是怎么表现在大学学习能力和个人潜质上的?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的研究表明,同理心的高低影响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其中包括读写、算数、专注、独立思考、人际交往等等11种能力。

  从长远来看,同理心高的学生能获得更多资源,有着更强大的未来发展可能。

  在这个时代,有了强大的同理心,等于有了开挂的人生。

  3同理心如何体现?

  首先,同理心能帮助我们缩短记忆知识和技能所需要的时间

  神经科学研究表明,理解力是提升智力水平的关键,而同理心和记忆形成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确实,熬夜啃书并不能让人考出高分,学习的刻苦程度与学习能力无必然联系,我们最需要提升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力。

  第二,同理心能使人对人对事,始终保持一份感性而敏感的态度。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人生态度也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天真,会发现理解别人真的很难,“感同身受”成为一种难能可贵的情感,而同理心使人能够保持好奇心、敏感度、尊重、反思、深入学习等特质。

  无论在大学还是在社会,这些品质都被认为是“人类杰出的情感能力”。

  第三,具有较高同理心的人更能营造积极的人际关系。

  在大学生活中,当一个人与周围教授同学维持和谐融洽的关系时,能学得更好。

  同理心高的人常常更有人缘,更为突出,在注重学生多样性的外国大学生活,证明情商尤其重要。

  最后,同理心使我们更有竞争力。

  我们已经知道,同理心能提升人的理解力,使人更加敏锐、更受欢迎。

  具备这些素质的人,无论是在大学内还是应聘时,都能有很强的竞争力,将来在公司中夜能更加了解同事、合作伙伴和客户的需求,成为某一行业的领导者。

  4逐渐消失的同理心

  遗憾的是,同理心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一种稀缺而珍贵的能力。

  2015年,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进行关于同理心的研究,收集并对比了1984-2014这30年间14,000名美国大学生的人格特点评估测试,得出的结果令人震惊:

  和30年前的学生们在共情方面的得分相比,当今大学生的得分下降了40%。

  理解别人,换位思考为什么会越来越难做到?

  原因有许多。但针对学生群体,主要原因来自这三方面:

  首先,和过去相比,现在的学生更加自信和独立以自我为中心。

  同龄人之间的激烈竞争,让同理心的存在越发稀薄。

  其次,在这个信息迅速传播更迭的时代,各种媒体每天带来的新闻令人眼花缭乱。

  在一心求“快”的过程中,浮躁和不安全感也在侵蚀着我们的心态,令很多人觉得自顾不暇,更谈不上关心别人的事。

  第三,社交网络让学生容易交友和倾诉情感,但也不耐烦去倾听别人的痛苦和问题。

  外国教育者已认识到年轻一代人缺乏同理心的现状,并把这代人称为“Generation Me”。

  正是如此,外国大学开始有意识地将同理心作为一种申请学校时必须的素质。

  意识到这种能力的重要性并培养它,不光能让我们具备吸引招生官的宝贵品质,更能让我们拥有高情商、有竞争力的人生。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和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问题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