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按照联合国的定义,一个地区如果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超过7%,就可以认为该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

《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早在本世纪初,我国总人口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重就已突破7%的基准线;截止到2017年,这一数字达到了11.4%。65岁以上人群占比从7%增长到14%,英国用了45年,日本用了25年就进入老龄社会,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可能比其他国家都要快。

老龄化催生巨大潜力的“银发经济”市场

根据全国老龄工委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8亿,2014-2050年间,我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增长至33%,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法国高等经济与商业研究学院(INSEEC Business School)社会学教授塞尔日•介朗(Serge Guérin)提出人们应该从更为积极的角度看待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动态反映了人类社会向长寿社会转型的趋势。人们需要尽快适应这种转变,并对有关的社会经济问题进行思考。

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巨大挑战,但也提供了创新的机遇,为国家经济增长带来积极影响。

“银发经济”推动老年人消费升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观念正在改变当中,不少70岁以下的老人时尚感增强。他们在服装上不仅注重舒适,还要考虑面料、做工款式、颜色等。以前不被老年人重视的化妆品,也开始受到老年人的关注。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决定了其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偏好、消费能力、消费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由此形成了现实消费需求和潜在消费市场。

近5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增加,老年人的消费观念也有了很大改变,由过去的舍不得消费到现在的花钱买健康、花钱买快乐,消费观念的改变也对老年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利。此外,全社会还千方百计地增加老年人的收入,鼓励他们在经济承受限度内,科学健康地消费,并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同时,进一步更新老年人观念,支持鼓励老年人健康消费。

互联网成为“银发经济”重要阵地

“银发经济”除了传统的老年市场产品,如保健品、养老产品等,互联网也越来越受到老年朋友的青睐。

网上购物、移动支付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社交媒体的兴盛与移动支付的便利,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老年群体的消费思维模式,他们渐渐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现金支付或刷卡支付,而是更加愿意尝试网上购物和移动支付。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老年网民群体快速增长,60岁以上网民占比为4.8%,同比增加0.8个百分点,预计未来还会继续增长。

互联网将是争夺“银发经济”的重要阵地。

“银发经济”中的人文互联网机遇

“我鸽”是复华集团旗下人文互联网创投平台——北京梦想未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首批投资、孵化的人文互联网产品,将逐渐引领并建立以人为本的互联网人文新秩序,并发现、挖掘、放大、变现个人价值力。2018年下半年,梦想未来公司计划对电商、游戏、金融、健康、旅游等垂直分类领域,进行人文互联网布局,打造梦想系人文价值经济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