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称的江苏镇江流传着脍炙人口的美食民谣《三怪谣》:“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煮锅盖。要做出一碗地道的锅盖面,必须经过“跳、漂、熬、浇”四个步骤。

文:王新春

面和锅盖一起煮:美丽的“意外”,美味的镇江锅盖面

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称的江苏镇江流传着脍炙人口的美食民谣《三怪谣》:“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煮锅盖。”“面锅里煮锅盖”指的就是镇江人家喻户晓,被称为江南“天下第一面”的锅盖面。

镇江锅盖面,原称火(伙)面,也称镇江小刀面,据记载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地道的锅盖面汤清面软、不粘不乱、青头鲜嫩,吃起来爽口顺滑、唇齿留香。对于镇江人而言,它已经不仅仅是普通老百姓早上的便餐,它独特的制作工艺、别致的口味和传说故事,已经是与镇江的历史文化、自然风貌融为一体。

要做出一碗地道的锅盖面,必须经过“跳、漂、熬、浇”四个步骤。

第一步“跳面”,是锅盖面的面条会不会柔韧有嚼劲的关键,即把揉和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将一根竹杠一端固定在案板铁圈压住面团,做面师傅坐在竹杠另一端反复颠跳,将面团挤压成薄薄的面皮,再用刀切成条。

第二步“漂”指的就是“面锅里煮锅盖”,也会影响到面的口感。大面锅里的漂着小锅盖,四周透气但开水不外溢。木锅盖压住翻滚的面头,使面条贴在锅盖下位置保持不变,水与锅盖之间没有空隙,煮熟之后才有筋道。同时,木锅盖的木香也可为面增加一些别致的味道。

第三步“熬”是酱油熬制。选取本地黄豆酱油,加入江虾、鸡骨、野生菌菇和地龙、桂皮、八角、香草等20多种调料,用大火烧沸腾后,再用文火慢熬数小时,最后加入食盐、白胡椒粉,等到冷却凉透后再食用。

第四步“浇”是浇头。一般使用本地荤素时鲜作为配菜,如肴肉、猪肝、香肠、黄鳝、腰片、牛肉、蔬菜等,根据个人口味选择,煮熟后调好调料放到面碗中。一碗鲜嫩爽口、顺滑筋道的美味锅盖面就此完成。

面和锅盖一起煮:美丽的“意外”,美味的镇江锅盖面

镇江锅盖面的来源说法颇多,其中一个版本也有乾隆帝的“友情客串”。还是在某一次南巡时期,“热衷”于微服私访的乾隆来到镇江,腹中饥肠辘辘之时来到一家面店。由于小店当天还没有开业,老板夫妇急急忙忙地和面烧水。在食客连番催促下,老板娘手忙脚乱地把面投入水中,然后随手拿起了一个锅盖盖住面锅,却不小心错拿成了旁边的小锅盖,结果锅盖就飘在了煮面的水面。待她想拿起锅盖水已翻腾,遂又加了一勺清水,放上配料,等到第二次水开时便将面捞起。乾隆皇帝吃时觉得软硬适中,正好适合自己的口味,便连声称赞。从此,锅盖面的名声便传扬开来。

乾隆帝和锅盖面的故事只是锅盖面来历诸多版本中的一种,但不管何种故事,都有着拿错锅盖的“意外”,最为流行的则是民间创造的版本。相传在很久以前,镇江有一户人家,夫妻恩爱、和乐融融。由于丈夫胃口不好,老是吃不下饭,妻子经常做面条吃。有一天,她下好面条之后出门打水,回来的时候面汤溢出锅。她手忙脚乱地加冷水的时候,不小心将汤罐盖子落到锅里,盖在了面上,结果做出来的别有一番滋味,丈夫接连吃了好几碗。后来,妻子凭着这门新的面条手艺,开了一家店铺,专门经营这种“锅盖面”,深得食客喜爱,便逐渐流传开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