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座陵墓的發掘對考古學家來說非常有研究價值,能夠讓我們更深入去解析越國曆史,最後我們只能說印山越國王陵的發現堪稱是令考古隊歎爲觀止。相關考古學家在研究從陵墓中發掘的文物,發現這些文物價值能夠與秦始皇的王陵相媲美,這樣是有了後來的“北有秦宮,南有印山”之美譽。

古人視死如生,對葬地選擇特別重視,尤其是皇陵的卜選,被認爲是直接攸關國運的大事,歷朝歷代的陵墓,除了受地理、政治和禮制的制約,風水也是相當。有一些君王爲了不讓後人發掘自己的古墓,專門選擇一些僻壤之地。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我國考古學家有了重大發現,那就是在浙江省紹興縣的一個村莊中發現了印山越國王陵。
這個印山的形狀猶如覆鬥,呈方形,四周開鑿,宛若古代印璽,這個陵墓可以說是非常大,佔地面積達到了160萬平方米,因爲它的形狀比較特殊,所以在這裏也被稱爲“印山”。

考古學家發掘的這座陵墓就是位於印山的南部,這座陵墓有前、中、後三室。在中室裏面有一個木頭製作的棺材——獨木棺,整個長度是6米多,寬有一米多,可以說這個獨木棺是迄今爲止,全國最大的古人棺材。

這個陵墓之前也多次被盜過,墓葬中的文物也被反覆洗劫。然而在考古學家發掘過程中,發現在中室還有很多文物,比如石劍、玉鎮、玉器等隨葬品大概有30多件,每一件製作都很精細。
在前後室內考古學家還發現了陶器、石環等,這些紋飾很精美,通過這些文物,考古學家直接可以判斷出這座陵墓是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的一位君王的陵墓。

相關史料記載,在古代的時候,這裏森林茂密,當時的越國被吳國打敗後,越國許多士兵在這裏砍伐木頭進貢給吳國,這些砍伐木頭的人,當時被人稱爲“木客”,因而印山在最早的時候也叫“木客山”。
越國的君王能把自己的墳墓選擇在印山中,他也是不想被別人發現。這座陵墓修建的規模是非常大的,外形獨特,氣勢宏偉,可以說也是舉世罕見。

相關考古學家在研究從陵墓中發掘的文物,發現這些文物價值能夠與秦始皇的王陵相媲美,這樣是有了後來的“北有秦宮,南有印山”之美譽。 值得一提的是這座越國王陵,不僅建築規模非常浩大,而且在防腐的措施建造中也是十分科學和講究的。
當時的這位君王爲了防止自己的墓室受到雨水浸泡,相關隨葬品會腐蝕掉,於是他在墓室中用了100多層的樹皮進行填築,同時在裏面還夾雜着木炭。

在墓坑中,考古學家還發現了一個70多米長的橢圓形封土墩。這些層層“屏障”建造後,最終讓這座獨木巨棺歷時約上千年基本完整地保留下來。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能夠修建如此規模之大的陵墓,可以看得出越國經濟繁榮。在隨葬品中,這個君王的身份和地位也是很尊貴,這是一般諸侯都不敢奢望的。有考古學家猜測,此王陵修建如此寬廣浩大,估計這個陵墓的主人也是皇家的中的一員。

雖然墓主人的身份還有待於佐證,不能否認的是印山這座王陵之墓着實是迄今爲止,除了秦始皇陵墓之外比較大的陵墓。在我國南方這種特殊環境下,能夠把此陵墓保存完好,是非常罕見的。

在墓內中挖掘出的這些陪葬物品,都是墓主人生前使用的隨身飾物。這座陵墓的發掘對考古學家來說非常有研究價值,能夠讓我們更深入去解析越國曆史,最後我們只能說印山越國王陵的發現堪稱是令考古隊歎爲觀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