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西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和提出的“五個紮實”新要求作爲改革發展的主線,建設壯美新廣西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到貧困戶家中瞭解生產生活情況

60年前,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八桂大地開啓新篇章。

60年後,廣西經濟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民族團結和睦,邊疆鞏固安寧,生態環境良好,人民安居樂業,幹部羣衆精神振奮,正闊步前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上。

近日,《瞭望》新聞週刊記者專訪了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

譜寫發展新篇章

《瞭望》:60年來廣西取得哪些突出成就,將如何推進高質量發展?

鹿心社:6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自治區黨委、政府團結帶領全區各族人民接續奮鬥,推動富民興桂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

一是實現由低收入階段向總體中等收入階段的歷史性轉變。全區生產總值從自治區成立之初的24.5億元,到2011年超過1萬億元,再到2017年超過2萬億元,人均GDP超過6000美元,分別是成立之初的832倍和371倍,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今年前三季度,全區生產總值增長7%,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二是實現由全國交通末梢向區域性交通樞紐的歷史性轉變。在全國少數民族地區率先進入“高鐵時代”“地鐵時代”,高鐵建成運營1771公里,高速公路總里程超過5000公里,分別通達全區12個設區市和89%的縣;機場旅客年吞吐量超過2400萬人次;沿海和內河港口年吞吐能力分別達2.5億噸、1.1億噸,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加快形成。

三是實現由相對封閉的邊陲地區向面向東盟開放前沿的歷史性轉變。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成功舉辦15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商務與投資峯會,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在西部和邊境省份中保持第一,建成西部首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搭建中馬“兩國雙園”、中國—東盟信息港等一系列國家級開放平臺,對外交流合作不斷深化,對外開放度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

四是實現人民生活由溫飽不足向全面小康邁進的歷史性轉變。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超過3萬元和1萬元。農村貧困人口從1978年的2100萬減少到2017年的267萬,貧困發生率由70%下降到5.7%,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今年全區115萬貧困人口有望脫貧,貧困發生率將降至3.7%左右。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前列,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深入開展,人民羣衆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充分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偉力,充分展示了黨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也充分證明民族團結是廣西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幸福線。

當前,廣西發展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全區5600萬各族人民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西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和提出的“五個紮實”新要求作爲改革發展的主線,着力盤活開放發展這一盤棋,打好精準脫貧這一硬仗,落實協調發展這一要求,激活改革創新這一動力,發揮好生態環境這一優勢,抓好黨的建設這一保障,加快實現開放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譜寫新時代廣西發展新篇章。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瞭望》:廣西將如何確保貧困地區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鹿心社: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是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打贏打好的硬仗。截至去年底,廣西還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67萬,排全國第3位,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鉅。廣西把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作爲最大的政治責任和第一民生工程,按照“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要求,以接受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爲契機,深入實施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

一是統籌抓好深度貧困地區和區域性整體脫貧。聚焦20個深度貧困縣、30個深度貧困鄉鎮、1490個深度貧困村,持續在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面傾斜支持,強化對貧困老人、婦女、殘疾人和因病致貧返貧家庭等特殊貧困羣體的精準幫扶。同時,層層壓緊壓實脫貧攻堅責任,統籌抓好面上脫貧工作,對症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一個人掉隊。

二是統籌抓好產業就業精準幫扶和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堅持把發展產業、帶動就業作爲貧困戶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大力開展鄉村旅遊扶貧、電商扶貧、光伏扶貧、邊貿扶貧,抓好易地扶貧搬遷戶後續扶持力度,讓貧困戶有更多更穩定的產業收益;積極開展就業扶貧專項行動,引進和設立更多“扶貧車間”,讓貧困羣衆在家門口就業增收。堅持把發展集體經濟作爲貧困地區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證,支持村集體因地制宜發展資源經濟、物業經濟和服務經濟,不斷增加集體經濟收入,增加貧困村的“造血”功能。

三是統籌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打好基礎設施建設攻堅戰,持續抓好貧困地區“四好農村路”建設,解決羣衆“靠天喝水”問題,推進“互聯網+精準扶貧”,加快村屯“硬化、淨化、綠化、亮化、美化”,爲脫貧攻堅提供“硬支撐”。加快推進教育事業發展,做好控輟保學工作,使貧困家庭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一個都不能少”;推進縣鄉村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進一步降低貧困人口醫療負擔,爲貧困地區持續發展提供良好“軟環境”。

四是統籌抓好各方力量凝聚和內生動力激發。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互爲補充的大扶貧格局,特別是紮實推進粵桂扶貧協作和深化兩廣全方位合作,推進“攜手奔小康”行動,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以經濟發展推動脫貧攻堅。“輸血”“造血”雙管齊下,扶貧、扶智、扶志、扶德、扶勤綜合施策,充分激發貧困羣衆內生動力。

五是統籌抓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政策銜接、機制整合和工作統籌,增強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發展後勁,爲鄉村振興長遠發展打好基礎。深入實施特色農業強優、生態環境優化、文化繁榮興盛、治理能力提升、脫貧惠民富民、體制機制創新“六大工程”,強化組織、規劃、政策、金融、人才、法治“六大保障”,全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供保障。

生態優勢金不換

《瞭望》:習近平總書記稱讚“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廣西將如何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爲發展優勢?

鹿心社:山清水秀生態美是廣西的金字招牌,也是廣西最寶貴的發展資源。廣西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決摒棄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堅決摒棄高消耗、粗放式增長的“彎路”,努力走出一條具有廣西特色的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人民羣衆幸福感高的綠色發展之路。

一是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抓住重點區域、重點領域,以非常決心、非常舉措、非常力度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和環保督察“回頭看”指出問題整改落實,開展好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攻堅和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三年作戰,持續推進“美麗廣西”鄉村建設和宜居城市建設,確保八桂大地山常青、水常綠、空氣常新。

二是堅定不移推進綠色發展。優化國土開發佈局,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能源結構和區域流域產業佈局,積極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深入實施生態經濟“十大工程”,把生態優勢轉化爲發展優勢,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改善互促雙贏。

三是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結合廣西區情實際,建立健全生態文化體系、生態經濟體系、目標責任體系、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生態安全體系,全面落實河長制、推行湖長制,探索建立林長制,促進生態環境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爲推動綠色發展提供有力保障,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爲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成爲展現廣西美麗形象的發力點。

擴大對外開放貢獻廣西力量

《瞭望》: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和“一帶一路”建設5週年。廣西如何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貢獻廣西力量?

鹿心社:2017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強調,廣西發展的潛力在開放,後勁也在開放,有條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西的新使命新要求,廣西立足“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的獨特區位,充分釋放“海”的潛力,激發“江”的活力,做足“邊”的文章,着力搭建大平臺、建設大通道,積極爲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貢獻廣西力量。

搭建大平臺,主要是打造中國—東盟博覽會升級版。15年來,東博會已成爲高層對話、經貿合作和專業交流平臺,形成中國和東盟及區域外國家交流合作的“南寧渠道”。廣西正積極推動東博會升級發展,進一步提升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信息化水平,更好地服務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和“一帶一路”建設。

建設大通道,重點推動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這條通道縱貫中國西北西南地區,以重慶爲節點,北接渝新歐國際通道,南經貴州至廣西北部灣港和陸路口岸至新加坡及整個東南亞,是有機銜接“一帶一路”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中央有關部委大力支持,新加坡等沿線國家和國內有關省份也積極響應。目前,已經開通運行北部灣港至重慶、貴州、四川、雲南、甘肅等5省市的海鐵聯運班列,實現北部灣港分別至新加坡、香港的集裝箱班輪常態化運行。廣西作爲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的重要交匯點,正在國家支持下加強與有關方面合作,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着力解決好鐵路、公路、港口、航線、物流、通關等方面的協同問題,努力把南向通道建成連接中國與東盟時間最短、服務最好、價格最優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形成開放發展經濟帶,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文/《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程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