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3日電 據《香港商報》報道,肝癌是香港第3位癌症殺手,但在患者之中只有約20%的人適合進行腫瘤切除手術,至於不能進行切除手術的患者,有一部分人會接受放射治療。據香港養和醫院最近的研究指出,在放射治療前進行一個雙追蹤劑檢查,可更精準判斷患者所需注射的放射性藥物,從而降低對患者造成的傷害及副作用。

養和醫院內科腫瘤科醫生梁惠棠(左二)指出,傳統電療方法可對治療部位周邊組織造成不必要傷害。圖片來源:《香港商報》/馮瀚文 攝

養和醫院內科腫瘤科名譽顧問醫生梁惠棠講述,傳統計算方法並沒有定量腫瘤的體積,僅將腫瘤周圍要接受放射的一部分,連同正常肝組織一起計算,因此當腫瘤大時,可能造成放射物劑量不足;反之,腫瘤小時,則患者被注射過多放射物,導致對周邊組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如放射性肝炎。

針對傳統注射的放射物劑量,養和醫院在2014年至2017年期間進行了一個爲期3年的研究,共有62名肝癌患者參與。

醫院在術前進行雙追蹤劑及電子掃描,用來找出腫瘤體積及肝癌惡性度,再於注射放射物後第二天進行微粒正電子掃描,觀察腫瘤以及周圍肝組職真正攝取的放射物劑量,並計算攝取比例。而在注射放射物後2個月,醫院再以雙追蹤劑及電子掃描評估治療成效。

研究發現,相對於傳統注射量,大部分病人均可以減少達50%的劑量,能有效降低對周圍肝組織的傷害。有關研究結果已於11月的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國際期刊刊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