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距離優信將助貸業務與Golden Pacer(58金融)合併升級已經過去了118天。

  7月12日,優信宣佈,將對公司二手車交易衍生的助貸業務與Golden Pacer(58金融)進行合併升級。合併消息發出當天,優信股價一路飆升股價最終報2.69美元,以14.96%的漲幅領跑中概股。

  合作的具體方式爲:Golden Pacer將爲優信的二手車在線交易提供助貸服務,優信和Golden Pacer將與資金方合作,優信或可不再承擔助貸資產的任何保證金及風險責任。優信將繼續爲合併升級後的公司提供車輛檢測、評估等專業服務。優信方面表示,本次助貸業務合併升級後,優信將專注於二手車在線交易,深化發展二手車電商業務。

  如今,優信股價已經從當天(7月12日)開盤的2.32美元平穩上升至昨天(11月6日)收盤價3.23美元。它驗證了一件事:股市對於優信剝離衍生的助貸業務、聚焦主營二手車業務表示了歡迎。

  二手車電商的真正價值被忽略

  瓜子、人人車、優信,二手車三個玩家都捨得花錢,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往往關注了這個行業的燒錢大戰,反而低估了行業價值和企業價值。

  二手車市場依然是一個萬億級市場。《2019年我國二手車電商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在過去8年間,我國二手車市場交易額實現了超過22%的年複合增長率,有望於2019年突破萬億大關。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佈,9月份全國共交易二手車131.18萬輛,環比增長9.44%,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7.47%。

  優信作爲二手車行業的龍頭,繼續引領行業。財報顯示,第二季度優信的“全國購”業務實現營收爲3.23億元,同比增長11倍;交易總額(GMV)爲28.64億元,同比增長481.5%;交易量增加至24585臺,同比增長500.4%。

打廣告VS選對道 二手車電商誰能突圍決勝

打廣告VS選對道 二手車電商誰能突圍決勝

  同時,受“全國購”交易量的大幅增長,隨之帶來的交易租金也有明顯上升。二季度優信交易佣金收入爲1.7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800萬元大幅增加892.6%;增值服務收入爲1.4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50萬元大幅增長14倍。

  優信的價值並不只是體現在交易的高速增長。在二手車購買行爲上,信息不對稱造成人人自危,客戶難以應對二手車的複雜情況,買車多半憑運氣。

  不管是優信還是瓜子、人人車,近幾年來都在推動整個行業的變革,讓小散亂的二手車市場有了更多的保障。優信推出視頻檢測、優信認證等等,讓買二手車不可怕。

  優信全國購,集中了優信的價值所在,也有更高的社會價值。中國的地區差異非常大,對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樣的大城市來說,汽車並不是“必需品”,因爲有太多的可替代工具,如地鐵、公交車、出租車、租車、共享單車等等。在三線及以下城市,汽車反而對人們的衣食住行更重要。上學、看病、做小生意等等,車輛方便性不言而喻。

  然而,對於這些地方的人來說,買車成本卻遠遠超過大城市,因爲所有車市都在大城市,在周圍非常難找到自己青睞的汽車,供求關係上來說,極爲不平衡。

  戴琨認爲,全國購解決了三個問題:第一,提供了無限選擇,把二手車的供求匹配關係拉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特別是對身處於中小城市的消費者來說,讓他們消費同權。第二,做到了數字化透明。數字化的車況,數字化的報告,它的佐證能力超過了消費者親眼所見。第三,有能力提供一站式的服務,能送車上門並提供全國範圍內的聯保服務。

打廣告VS選對道 二手車電商誰能突圍決勝

數據來源:艾瑞諮詢,《2019年中國二手車電商行業研究報告》

  二手車模式之爭馬拉松優信領跑

  當年瓜子、優信、人人車三家瘋狂打廣告,被人們戲稱“三個大胖車販子”在電梯間的狹小空間大打出手。有一個接近真實的段子稱,商家跑到分衆傳媒問:“能不能給我們留點資源?”分衆傳媒擺擺手:“沒有辦法,好的資源都被三家二手車電商瓜分了。”

  行業人士將三家的戰爭稱爲C2C和B2C模式之戰。瓜子和人人車選擇C2C模式,優信選擇了B2C模式。C2C模式就是要撮合買家和賣家、直接交易,去除中間商。B2C模式則強調全國近10萬家二手車商無法去除,他們承擔資金和庫存風險,電商要賦能傳統二手車商。

  其實,很快,C2C模式就暴露出問題,二手車買賣是低頻交易,只有車商才能讓行業變成高頻生意,C2C模式極大考驗人性,無法保證賣家不把車輛賣給出價更高的車商。瓜子只能向保賣、嚴選進軍,最終轉向了全國購。

  投中網11月7日報道,爲了迅速把全國購做起來,今年三季度,瓜子CTO張小沛提出“像素級copy優信”。包括與車商的互動,倉儲物流建設,與當地收車勢力的利益協調等等,在細節上要求與優信完全一致。也就是說,經過幾年的風吹雨打,一直宣傳“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瓜子開始了“中間商悄悄賺差價”。

  人人車和瓜子從今年3月和9月先後宣佈進軍全國購,業界終於認可了戴琨的倔強和堅持。

  優信這次勝出也只能說慘勝。因爲在別人眼中,優信市值跌了七成,廣告也不見了蹤影。戴琨從今年年初就屢次強調,二手車是一個低頻生意,沒有必要讓三歲小孩都知道,廣告當然是市場營銷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是也並非唯一的手段。

  從今年4月做空開始,優信的話題並沒有減少,雖然看起來負面也頗多,比如做空、比如剝離金融業務,好在優信戰略與主流業務上並無大變化,媒體和資本一直在關注賽道的選手情況。

  三年以後,人人車離主賽道漸行漸遠,只剩下瓜子和優信還在互稱友商,不時霸佔媒體的頭條。

  全國購有難以超越的護城河嗎?

  實際上,優信的全國購業務因爲起步早和做得堅決,逐漸爲這一行業構築了一個門檻。

  南方都市報報道,優信從2017年5月做成了全行業第一單純網上交易的全國購(當時商業模式還叫全國直購)業務。2017年6月中旬宣佈全國啓動這項業務,其實從2017年開始,優信就不斷輸血全國購。

  在今年優信助貸業務與58金融合並升級之前,優信金融被稱爲優信的“現金奶牛”,是優信最重要的收入來源,金融在其中所佔的比例超過了70%,優信一度被稱爲“金融公司”。而這項業務正是優信“全國購”投入的重要資金來源。

  衆所周知,二手車跨區域流通壁壘非常嚴重,打破這一壁壘,需要源源不斷投入鉅額的資金成本和人力成本。優信要在賽道繼續領先,只能選擇“不盈利”,更多的資金投入出,獲得更多的獲客能力,樹立更深的“護城河”。

  優信早期就非常注重“金融業務”輸血“全國購”業務。早期優信就很重視全國購的“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全國物流控制系統,車源採集中心、車輛交付中心、客戶服務中心等等二手車全國購網絡的小節點等等。這些建設的難點在於一城一地難以見到任何效益,優信的一線的車源信息採集人員幾乎都碰到過被車商呵斥、轟出大門的經歷,並且所有基建都“燒錢”。

  根據財報數字顯示,2018年全年調整後淨虧損爲16.71億元,比2017年虧損16.96億略有收窄,雖然2019年繼續收窄,但是上半年虧損仍然達到6.5億元。

  其實,優信的“基建”道路與當年的美團有相似之處。當年外賣“鐵軍”“掃街”讓餐館加入美團,也是屢遭白眼,業界稱“鐵軍”比環衛工人還苦,天天干最髒最累耗時的活兒。

  繼續虧損確實不符合股東利益,但是大股東並不是傻瓜。查詢優信各種公告發現,目前爲止,優信的重要股東一家都沒有退出。

  “實際上優信在金融賺的錢都投入到全國購了。”優信物流中心一名員工介紹,如果戴琨想賺錢,把二手車業務賣掉,只做金融就是了,戴琨還是想做二手車,只好戰略性虧損。

  美團經歷多年,纔開始迎來逆襲,剛剛上市一年的優信又有什麼可擔心的呢?優信目前共合作車商六萬多家,優信一年的所以交付的車輛歷程,去年超過6000萬公里,相當於圍繞地球赤道1500圈,國內無出其右者。

  再來看優信的組織架構變化,媒體爆出優信的管理層離職消息。個人離職並非傷筋動骨之事。這在大多數公司來說,並非少見。離職可能是個人的正常選擇、也可能是功成名就後的隱退,也可能是“一言不合老子不幹了”的衝動。360迴歸A股一年,跟周鴻禕一起敲鐘的高管都走光了,360也活的好好地,因爲老周還在。優信跟大型互聯網公司相比起來,還是初創公司,最重要的還是看創始人對事業的決心和勇氣。

  多位優信員工爆料,戴琨在利星行中心的總部時間並沒有變化,經常一身運動裝的戴琨在辦公區各會議室之間穿梭,首席財務官曾真亦如是。

  據一名接近優信高層的內部員工透露,有時候半夜十二點離開辦公區,戴琨辦公室仍然燈火通明,有時候碰到員工,也主動談幾句“ALL IN全國購”,爲全國購加油打氣。“老闆還是幹二手車事業的人,二手車事業肯定在他心中最重要的地位。”

  瓜子、優信、人人車通過資本燒錢進入二手車賽道,只有優信選擇了B2C模式,選擇大於努力,何況戴琨還一直在努力的奔跑,優信的價值應該能得到公衆認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